(被点评的照片1)
(被点评的照片2)
作者提问: 两幅作品《水墨马鬃岭》,请您点评,谢谢!
徐晓刚讲评: 被点评的两幅照片《水墨马鬃岭》第一眼看起来很漂亮,一道道的山岭,又有云雾,展示了美好的自然生态。可以把山岭视为主体,云雾为陪体。但由于风光作品的门槛非常高,好看的作品太多,各地类似的山岭、云雾也非常多。因此,把这几道山岭作为主体并不具有个性特征,主体本身的感染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业已高涨的审美标准。
进一步的问题来了,如果遇到特别好看的“奇峰怪石”,和云雾结合,可以这么拍吗?比如张家界武陵源奇特的峰林地貌,比如珠穆朗玛峰,比如富士山等。可以这样拍,因为我们出游,遇到就不容易,但你要知道,这样拍的人会很多。虽然说,不会有和别人完全一样的照片,但大体会相似,拍完一张之后,就要想怎么与别人拍得不一样了。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优中求异。
具体怎么实施呢?同样拍摄云与山,可以在云与山之外的附近寻找其他的主体,可能是一棵形状特别的树,可能是一群牛羊,可能是一些飞鸟等,找到一个更有感染力、更具个性特征的元素作为主体,以云与山为背景,是一类办法;可以使用特殊的技巧,比如多次曝光,比如夜景补光,比如红外,比如慢门,比如特殊的后期处理等,也是一类办法;还可以改变思路,避开人群密集的拍摄点,深入腹地,移步换景,寻找其他的主题,自然那么大,想找新的拍摄对象,能做得到,这又是一类办法。
《四姑娘山》 徐晓刚 摄 云与山很好看,但当时更注重特殊主体的发现,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群牦牛。
《秋之韵》 李保顺 摄 云与山很好看,柿子树更精彩,作为主体,感染力极强。
《藏寨仙境》 徐晓刚 摄于四姑娘山。四姑娘山最著名的是四座山峰,当天没有看到露出的最著名的山峰,但在下山途中看到了分布于普通的山峰下的藏寨。
总结: 其实,本文在谈创新,创新大致有三个维度,一个是视点新,一个是技法新,一个是思路新。需要注意的是,创新需要了解已有的当地作品,在此基础上,再设法超越。 如想系统学习摄影技巧,推荐一下我自己的书《一招出牛片》,认准作者“徐晓刚”,有一本后期的,是盗用我的书名,不是我的,质量一般,请勿选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