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而不同 同而不和

 虹72 2016-06-19


和而不同 同而不和


【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智者感悟】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和”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不是无原则的一味求和,而是有其一定适用范围和对象的。因此,对于一件事,"知和而和",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子路》有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人和谐相处,有自己的主张,同时也会允许别人保留自己的意见;小人表面上很容易苟同别人,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冲突四起,往往都不能与人和平相处。这样的“同”反而导致了“不和”。何晏《论语集解》说:“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则同,然各争利,安得而和?”这样便把“和”与“同”彻底地归于人的不同上来,君子的见解相同,但他们所做的不一定都相同,如在教化上,有些人认为要出仕做官,有些人认为要教书育人等等,各有所见,互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为了教化。小人看似相同,却是为了利益,如果同伴中损伤了他们的利益,很容易生成内讧,如鸟兽散。宋儒十分注重义利之辩,他们结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用“义”和“利”解释了“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和因义起,同由利生。”这种解释一直持续影响到清末。

“君子和而不同”,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释。“以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活理念和基本法则。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理出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协商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所以君子在一起,虽然意见和观点会经常不同,但总是能够通过沟通与斗争达成共识,能够长久地相处。做君子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又要有坚持原则的精神。庸者聚合,在感情和义气上会很快的融合,以求大家和和气气。在这样的群体中,伤和气是大忌,会离心离德,会因小事难脱大祸,但是这种和气是没有正基的,常常会很快瓦解。

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集团之间,甚至国家之间,如果一方总是一味地顺从另一方,不分对错,是非曲直,甚至没有自我的一味盲目顺从,将会失去自身的独立性,那简直是一种灾难,要想持久长久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亲人、朋友、同事之间,还是竞争者之间,一般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是要讲和为贵;对于为非作歹的歹徒,穷凶极恶的恶棍,不是不可以讲和为贵,前提是他们必须放下屠刀凶器、承认错误,主动改邪归正,或者受到强力制裁、废除武功,丧失作恶能力。否则,泛泛而谈和为贵,很容易流于迂腐、乡愿、和稀泥,成了无原则无是非的纵容和包庇,甚至成为罪恶的帮凶。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作为仁者,不但要能够对好人好,还也要能对恶人心存厌恶!牟宗三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很有启迪意义,他说:孔子的“仁”之意义很不容易去把握,如“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恶是每个人都有的,人若没有好恶就是没有是非,但要能成就好恶更是不容易的。唯仁者才能成就“好人”之好,“恶人”之恶。如一讨厌就讨厌得不得了,即是所谓的恶恶丧德。“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欢时千方百计地设法使其生,但到讨厌时也非得把他杀掉不可,处之于死地。这样的好是溺爱不明,这样的恶是恶恶丧德。恶是当该恶的,但恶之至于丧德,其本身就是恶,好即本来你是恶恶,但恶的结果是你本身陷于罪恶,甚至比原来所恶的恶更恶,这样的反动很可怕。这个道理孔子在二千多前就已经说出来了,可是我们到现在还不明白。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是指能善察仁道的人,也即生命中有定常之体(仁体)的人,即是有真实生命的人。有真实生命的仁者,才能好,才能恶,才能成就好之为好、恶之为恶。儒家是肯定好恶的,因无好恶就无是非。接下来就是如何成就好恶,但要成就好恶就要下许多工夫。

好恶是人所需要的,有好恶才能表明有是非,维护社会正义。但是,如果不懂得正确的好恶,本身也就很容易陷入恶中。牟宗三先生说的“恶恶丧德”,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恨一个人,恨到极致,恨到想把对方杀了的程度,那这种恨已经同时转化为你自己的恶了。

自古至今,人类因国界、宗教、种族、主权、经济利益的歧义,思想、语言的差别,乃至因家庭、财产、感情等诸多问题,所引起的矛盾不胜枚举,以至常常上演“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悲剧。人类是很奇怪的,既最善于共处,又最不善于共处。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心灵、文明,都处在各种各样形式的共处中,并在共处中生存。人类一旦离开与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以至心灵的共处,即不存在。人们欲自己生存,亦要让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同存;人们相互共处,但由于其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素质的差异,亦会发生冲突和竞争。和为贵的观念,对匡正今日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弊病,裨益多多。从理性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所提倡的和是有前提和条件的,而不是一味的求和。

来源:王贵水《儒家的处世之道》

感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但是人们也似乎更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道德方面的修养,长期如此,将会出现诸如暴力犯罪、道德沦丧、个人主义、精神空虚等问题而严重危害社会。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则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所说:“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是一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人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儒家思想包容万千,主张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提出了各种解决社会关系的准则和方法,主张以君子之道坦然面对种种矛盾!儒家提出了许多震撼人心,具有穿透时空的警世恒言,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当然虽主张对人要宽厚仁慈,但并不是为人处世不讲原则和方法,一味顺从或不懂变通,而是能够世事洞明、随机应变、处事练达,妥善处理各种关系,达到立人成事之功!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