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案式营销计划制作指南

 易良义 2016-06-19

如何做方案式营销计划?既然“营销计划”就是“为了解决顾客认知问题而设计的一连串行动”,那么比起流行于市面的“大纲式计划”,一个“方案式计划”应该至少符合这些条件:

 

 明确你要解决的问题

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目标

需要针对用户设计行动,而不是自己

 需要根据问题重新配置资源

 

1.明确你要解决的问题

 

任何的计划,必须说明“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如果问题并不明确,那么任何的任务清单都毫无意义。

 

比如,之前我见过一个做装修的企业,看到大家都在运营微信社群,自己也要运营,但苦于不得其法。


 


“我的微信群,经常活跃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活跃了,怎么做可以延长生命周期?”

 

既然需要一个“社群运营”的计划,我们要先看看“为什么你需要运营社群”。 

 

“当然想让更多人买我的装修服务。”

 

既然“我们想获取更多顾客”,那么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很多顾客没有买你的服务?是因为他们缺一个有持续生命力的社群吗?

 

当然不是。装修本身是十几年才遇到一次的任务,大部分人会在装修时密集关注此类话题,一旦装好了,就不再关心。

 

既然这样,关键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让目标消费者在想要装修的时候想到我?

 

而“持续生命力的社群”这个计划显然对这个问题没有帮助——等大家装好了房子,根本不会再关注装修话题了,这个时候你拼老命让别人在一个“装修”群里聊天,有什么意义?(当然,如果是可口可乐这种持续重复购买的商品,还是有意义的。)




很多时候,我们用键盘随手一敲,就在短期营销计划里写上了“H5互动”、“引爆全网”、“病毒视频”,就在长期计划里写上了“微信增粉”、“持续运营微博”等,但是都忘记搞清楚到底想通过这些计划解决什么问题。

 

再比如文章最初提出的商场周年庆计划,并没有说明到底现在面临什么问题,以及到底怎么解决,仅仅列举了一些过去就做过的常规活动。

 

所以,任何的市场计划,必须在开头说明:我们现在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我接下来要说的计划能够有效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而如果说不出这一点,那么很可能就是在做“大纲式计划”,照搬模仿一些业内的普遍做法——如果你做一件事唯一的原因就是其他人也在做,你当然说不出“到底要解决什么关键问题”了。


 

2.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目标


很多时候,翻开一个市场计划,发现绝大部分是目标的罗列——H5传播、引爆全网、病毒视频。

 

不可否认,目标和愿望的存在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实现目标的方式,而不是目标本身。

 

比如“病毒视频”,其实根本不是一种视频制作方式,而是视频要实现的目标——传播量大的视频自然就是病毒视频,传播量不大的视频,即使以“病毒视频”作为项目命名,也不是真正的病毒视频。

 

把“病毒视频”当做传播的计划方案,就跟把“做一道好吃的菜”写进厨师菜谱一样废话和无用——“做一道好吃的菜”无法为厨师提供任何实质性指导,还不如简单说一句“多加盐”。




所以,计划应该更加注重过程,应该是对“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的描述,而不是简单描绘美好的愿望。

毕竟,当一个人说“他缺一个推广计划”时,他并不是“不知道营销的目标可以有多好”,而是“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

 

同样,我们需要一个计划,也不是因为担心“大家目标和愿望不够大”,而是担心“大家接下来的行动,缺乏一个明确的指导方针”。


 

3.针对用户设计行动,而不是自己

 

大部分大纲式营销计划,往往是从企业自身行动出发(比如我要做海报、我要做H5),而不是从用户的行动出发(我想让用户产生什么想法)。

 

而实际上,就像战争上的作战计划更多地需要包含“敌人的行动”而不是自己军队的行动一样,市场营销计划应该更多包含的是用户的想法和行动。




为了做到这一点,营销计划需要回答这些问题:

 

(1) 如果用户怎么想,情况会对我更有利?(比如开头的商场:如果用户更多考虑线下逛街的体验,情况会对我更有利)

(2) 给用户施加什么信息刺激,会让他们产生这种想法?(比如:告诉用户“要逛就逛真正的街”并体现网购痛点,会让他们产生上述想法)

(3) 这种信息应该如何最有效传达到目标用户?(比如:本市的公交站牌)


 

4.符合经济性原则

 

什么叫做“经济性原则”?就是你做这件事比其他人做这件事“更合适”。

 

比如你是一个卖“智能水杯”的人,那么日常微博活动的作用可能就很低(智能水杯是耐用品,不是像杜蕾斯那样的日常消耗品,不能依靠每天互动来刺激重复性购买),你就不如杜蕾斯合适。因而集中精力一次性大范围传播的作用可能就很高。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计划当做“解决方案”,任何解决方案都需要重新考虑“经济性”——为了解决我的问题,有哪些价值被高估,有哪些价值被低估?

 

比如我们团队刚成立的时候,想要招聘设计师,本来的一个方案是:去4A公司找优秀的设计师。

 

这个方案被否决了,因为不符合经济性:4A公司优秀的设计师固然不错,但其实有浪费——他们有一些能力,我们并不需要(比如把图片做的非常复杂、华丽和精致的能力),因为我们以内容为主,要求图片清晰突出文字,不需要这么好的修图水平。同时有一些我们需要的能力,他们可能并不具备,比如偶尔帮忙剪辑视频、做PPT等。

 

这就意味着,我们并不比这些4A公司更适合雇佣这些人才。假设这个人的薪水是3W,那么至少有1.5W的是用来支付我们并不需要的一些能力(比如高超的修图能力)。

 

最终我们在其他渠道找到更合适的人。

 

总之,任何事情都有无数解决方案,而做方案的人必须说明为什么这个方案比其他方案更加合适,为什么自己公司比其他公司更适合这个方案。

 

再比如之前参加一个讨论会,帮一个食品想推广方案,有人提出“咱们可以跟支付宝合作做线下推广啊!”

 

这个创意当然不错,但其实无法解决什么问题。因为你可以和支付宝合作推广,那么别人也可以(包括你的竞争对手),你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你比其他人跟支付宝合作,更加有效。

 

同样,H5传播、微信运营、微博互动、病毒视频、线下广告等,传播方式非常多,你一股脑写到营销计划里,难道是想让资源平均投入到所有方式里?

 

当然不是,实际上,你只能集中资源,投入到最有助于解决你关键问题的渠道中。(比如“持续购买和关注”并不是上文装修公司的关键问题,所以运营持续性用户社群,意义可能就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