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100分的父母,真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翠竹藤萝书屋 2016-06-19

作者:杨早


导读:当有人说起“我的童年阴影,就是母亲总在身边,从未离开”,你会不会悚然惊醒,再一次认识到“此人之肉,彼人之毒”的道理?每个孩子要什么,缺什么,真不是靠理论和经验就能推导出来的,如果不在成长过程中留白,就有可能把“这个孩子”的未来涂黑。


还记得今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1吗?四格漫画;100分,亲吻;98分,巴掌;55分,巴掌;61分,亲吻。

这则漫画歧义丛生,并不适合要求急、准、稳的高考作文,但可以用来隐喻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比如,不要先在地将画中人物视为儿童或学生,他们也可以是两位父亲。

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2016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

那天在群里讨论“城市生育意愿的降低”,各路专家旁征博引,雄辩地指出:城市化的现代进程与生育意愿的降低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这个不难理解:教育时间的延长(一口气读完博士,也过了晚育年龄),国家控制的松弛(某些时代,适龄不婚不育是要受处罚的),个人价值体现的多元化(不说成为行业精英空中飞人,当个游戏高手也需要没日没夜的练习,旅游达人更是漂泊无定)……更关键的是,很多现代人从观念上已经不认可“传宗接代”或“光宗耀祖”的合法性,“养儿防老”在城市生活中更是随风而逝的笑谈。尤其于男性而言,现在还有不少人大谈“生个孩子女人才圆满”,却没听过同样标准用在男性身上。

吊诡的是,另一方面,教育和舆论,对于为人父母的要求日益提高。我知道“男主外,女主内”仍然是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分工模式,但至少,这种形态不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了。人们评价父亲,不再只关注他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赚钱能力,还会讨论他是否参与喂养,陪孩子游戏,教育孩子的方式如何,等等。《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指的是父亲有义务让孩子接受教育,下一句“教不严,师之惰”才指向教育的内容与责任人。而在今天,公众舆论普遍认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父母都需要重新成为学生,学习如何与下一代相处并给他们适当教育。

上述两方面,都可以看作社会的进步。个人追寻自由与价值,无可厚非,父母成为子女教育的重要角色,更是值得鼓励的变化。只是,两者相加的结果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生育意愿会进一步降低,生育孩子成为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这里我又要提到鲁迅了。实在他老先生那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太过重要,为现代社会划出“100分父亲”的上限,下面这句话也就成了“现代父亲”的座右铭金句: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句话中的奉献精神无可怀疑,因为它是从所谓自然界的“爱”推导出来的:“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是否支持上述结论,只来分析金句的逻辑:

在一个转型时代,父辈应当“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殆无疑义,前者如不再大谈“父母养育之恩”,不坚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用于压迫子女的谰言,后者,比如自己吸着数十年的雾霾,而尽力放子女到没有雾霾的地方去,这些都是可知、可得、可以努力的方向。然而这后半句,怎样才算是“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可是一桩大麻烦!

鲁迅1919年写《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时,还只是一位“将来之父”,以他内心的虚无,与“还了四千年的旧债”的挂名婚姻,或许根本没有指望自己有成为父亲的一日。然而十年之后,“我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我想,那种切肤的愉悦与焦虑,怕不是十年前与“老小昏虫”作战时的痛快淋漓的心情可比。1931年4月,自家儿子一岁半时,鲁迅致信友人李秉中,慨叹生子后的责任:

“生今之世,而多孩子,诚为累坠之事,然生产之费,问题尚轻,大者乃在将来之教育,国无常经,个人更无所措手,我本以绝后顾之忧为目的,而偶失注意,遂有婴儿,念其将来,亦常惆怅,然而事已如此,亦无奈何,长吉诗云: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尚何言哉。”

“加倍服劳”尚属容易,“将来之教育”倒是最易“惆怅”的问题。试想,你背着重担,肩着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了,然而他们整天买名牌,玩游戏,聚众吃喝,考试作弊,校园暴力……你的牺牲,你的悲情,还有意义吗?

最近有两桩新闻,一桩是达州某中学生在高考后自杀,遗书中表示“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只有父亲粗暴野蛮的咒骂与殴打;一桩是艾奥瓦大学多达百名中国留学生,涉及请人代上课及请枪手代考试,严重违反该校规章,涉案留学生收到校方警告信,甚至已有学生因此被开除。

达州中学生小斯(化名)高考后自杀,父亲谈起小斯捂脸痛哭达州中学生小斯(化名)高考后自杀,父亲谈起小斯捂脸痛哭

对于前者,有媒体解读为“父母的自私”,“把孩子当成理所当然的索取对象,对孩子要求严格,批评孩子不争气,看起来是为孩子前途忧虑,实质是为那点可怜的面子操心,或为孩子将来没能力给自己养老送终而担忧……根本原因就是缺了‘为孩子着想’这个基础”。我总觉得这个结论,多少有臆测之嫌。以中国教育之残酷,中国父权之强大,即使父母爱孩子,为孩子着想,也未必不会走到两败俱伤这一步。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说不定父母的感受是“你怎么就体会不到我们的爱”,两代人怎么各自定义“爱”的内容,倒成了问题的焦点。

美国大学算不算是“宽阔光明的地方”,人言人殊,在那些经济并不宽裕又尽力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心中,肯定是。而“代上课”和“代考试”,当然算不得“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播下了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该怪谁呢?媒体不妨大谈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校园风气的窳败,但这些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父母心中之痛,又靠什么来宽解?

香港电影里痛斥忏逆子很喜欢用这句“生旧(块)叉烧好过生你”,没错,当今之世,生育孩子风险之大,投入之多,心血之剧,生什么都好过生孩子。不过,既已为人父母,“尚何言哉”,只能奋勇前行。只不过,我们需要时时考量:哪些是必要的投入,哪些则是自找的苦头?

必要的投入,有如考试的60分,是一条合格线。而过度的投入,则如誓争100分的拼搏,一来是个无底洞,二来根本无法保证投入的回报率。达州那位不幸早逝的高三学生,遗书里称他的父亲连他考98分也会责怪他为何没能得满分。当这位父亲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置于“必须得到满分”的恐怖情境。俗话说“见人挑担不吃力”,又说“船上人(艄工)不使力,岸上人(纤夫)累断腰”。父母投入再大,督责再严,孩子不能将之转化为动力,或力有不逮,也是空事。不明白这个道理,只知道一味地加火加料,我认为还谈不上自私(最自私的做法是不闻不问,毫不萦念),更恰当的形容是“不智”。

小斯生前照片小斯生前照片

每当看到学生家长们在QQ群微信群里比分数比投入,或者一群所谓精英在酒桌上比小孩的成绩与特长,我都觉得醉得不能再醉。太多人不是不“为孩子着想”,而是下意识地不把每一个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总是为外界设置的竞争标准着魔癫狂,为虚无飘渺变数众多的“未来”急火攻心。我们当然应该做够为人父母的60分,营养,玩具,教育……都该有基本的保证。然而,怎样才能做到周边、社会眼中的100分父母?课外班?家教?名校?留学?早早备好的工作与婚房?产房外就开始互留的异性婴儿QQ号?还是微信群里呼朋求友的拉票刷票?

一般来说,我们谈起童年阴影,很多是“我成长的时候,父母总不在身边”,这是比较普遍的想象与认知。可是当有人说起“我的童年阴影,就是母亲总在身边,从未离开”,你会不会悚然惊醒,再一次认识到“此人之肉,彼人之毒”的道理?每个孩子要什么,缺什么,真不是靠理论和经验就能推导出来的,如果不在成长过程中留白,就有可能把“这个孩子”的未来涂黑。

生孩子为什么比从前苦比从前累?很大一个原因,是孩子作为家庭中心的角色越来越明显,1980年代独生子被称为“小皇帝”,30多年后他们依然高踞龙庭,而且耗费的资源正在倍数递增。前30年享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哺养与照顾,后30年为无微不至的哺养照顾下一代而努力,这种交叠的传承图景,真的是我们想要的人生吗?

我总是以“60分父母”自勉,剩下的40分,是要父母与孩子去共同完成的。他们的天赋是什么?兴趣是什么?我们的时间精力有多少?金钱人脉有多少?两相配合,决定最后的得分。70分不哭,90分不笑。不强努不吐血,两代自然地完成接力棒的交替,这才是我的理想。

母亲下周就过70岁生日了。记得她跟我讲过,高考没有人送考接考,约上同学喝完稀饭就进了考场。考完之后,填志愿也是自己作主。外婆早逝,外公不发一言。

“那你后来不会埋怨外公没有帮你选择更好的专业吗?”

“外公说,如果我帮你拿了主意,将来有了问题,你才会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