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禄堂的五大武学贡献 (2)

 小功架 2016-06-19

第二章 创立了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基本理论

  回溯数千年的武史长河,武技的繁衍可谓千支百脉,形式更是万种千姿。不同门派之间存在的不同的形式和各自修为特点,使那些“惟我独尊”者为了门派的荣誉而争执不断。可以说,直到二十世纪初,也没有哪家拳派具有完备的拳学理论(太极拳的情况虽略好一些,但限于个别流派),更没有谁的拳理能得到大家的共同承认。那么、各个拳派间有没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如果有,是什么?孙禄堂先生以《易》为指导,通过自身的武学实践并结合总结前人的经验,完整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建立了传统武学共同的基本理论: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体用理论。

  孙先生的武学理论由六项成果组成。六项成果是:

  (一)揭示出内劲的本质和修为机制——中和;

  (二)创立了以中和为原则的拳学修为的基本理论;

  (三)创立了以中和为用的道艺技击理论;

  (四)创立并最终完成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这三门拳学各自的技术、理论系统;

  (五)创立了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的武学理论,建立并完成了传统拳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系统:

  (六)揭示出拳学之中和与道家的表里关系。

  六项成果包括五大理论成就:

  (一)揭示出拳术修为的核心和基础是内劲,并阐明了内劲的本质及其形成与作用机制,揭示出内劲的功能与效用、内劲的进阶基础与进阶规律。

  (二)揭示出拳术修为合乎自然法则的基本原则(中和)和理论方法(先后天八卦合一理论、以修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

  (三)揭示出技击能力的本质(适应能力)、作用机制(感应一一协同机制)和功能结构(三球模型);

  (四)揭示了完备的技击能力的标准(神行机圆)并建立了理论方法(明劲、暗劲、化劲理论及三拳合一理论) ;

  (五)揭示出拳术与宇宙的基本法则、与传统哲学之间的表里关系。

  因此,孙禄堂先生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体用理论,是武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成就,为武术成为一门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化体系建立了完备的理论基础。从而,孙禄堂先生历史性地完成了传统武术统一的基本理论的建构。

  现将孙禄堂先生以中和为原则的武学体用理论的六项成果简述如下。

  (一)揭示初内劲的本质和修为机制——中和

  在孙禄堂先生之前,武术领域对内劲概念没有明确的提法,对其修为机制更无确切的阐述。孙先生以自身的武学实践为依据,结合前人的经验与体会,揭示出内劲的本质与修为机制,进而揭示出内劲应该成为武学修为的核心和全部武术技术的基础。

  孙先生在所著的《形意拳学》(1915年正月出版)总纲第四节中指出:“所谓虚无一气者,乃天地之根,阴阳之家,万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亦即形意拳中之内劲也。世人不知形意拳中之内劲为何物,皆于一身有形处猜想,或以为腹内运气,如此等类,不胜枚举,揭是抛砖弄瓦,以假混真。”那么虚无一气又是什么呢?孙先生指出:“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此机名曰先天真一之气,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础也。”这里的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就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本机制——适应机制。于是,孙先生也就揭示出了内劲的本质:是人体身心在一定的功能状态下自发的适应机制,这是生命的存在与衍生的根本机制。

  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武学实践,天才地发现了拳术的基础是内劲,将拳术的修为建筑在生命体存在与衍生的基本规律上。这就使拳术能合于自然之道。这一成就,为数千年来的武术繁衍从纷乱走向有序、从个体的经验升华为统一的理论建立了合乎自然法则的理论基础。这在武术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那么如何修为产生内劲呢?孙禄堂先生在《形意拳学》第六章说:“中也者,形意拳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他指出:“形意拳之内劲,是由此中和而生也。”(同上书第四章)关于内劲如何生自中和,他说:“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之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谓拳之内劲也。丹书云:以凡人之呼吸,寻真人之呼吸。庄子云:“真人呼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术调呼吸,从后天阴气所积,若致小腹坚硬如石,此乃后天之气勉强积蓄而有也,总要呼吸纯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腹虽实而若虚,有而若无。”(同上书第四章第六节)而拳中之规矩就是以“中和”为统驭的“六合”、“九要”、“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等要则(具体内容在孙先生的著作中有详论,此不详引)。也就是说,这些要则可使习者通过拳术的修为产生中和之气,进而得内劲。于是,孙先生揭示出内劲的修为机制:通过拳术中的规矩使身心处于中和状态,进而使神气形合一、完满,从而生成内劲。

  孙先生认为,内劲是一切拳术共同的技术基础,因此也是全部武学修为的核心。他指出:“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从而为一切拳术建立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中和——内劲理论。

  (二)创立了以中和为原则的拳学修为基本理论

  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以中和为原则的拳学修为基本理论可简要表示为:中和——内劲理论。这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内外合一理论即先后天八卦相合理论,二是以修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

  孙先生依据人体功能的基本性质,将人体分为内外两大系统,提出内外合一理论即先后天八卦相合理论。

  他指出:内系统的运作属先天,因其运动方式不完全受后天主观意识支配而有明显的自主规律。他将这部分功能结构系统定义为先天八卦(详见 《八卦拳学》)。他又指出:外系统的运作属后天,因其运动方式基本上受后天主观意识支配而不存在明显的自主规律。他将这部分功能结构系统定义为后天八卦(详见《八卦拳学》)。 孙先生在其著作中进一步揭示出人体的内外两大系统通过拳术的修为可以中和同化,即一方面通过拳术修为的原则(中和及其相应的技术要则)使外系统的运作合乎内系统的自主规律,从而善养中和之气,培育内劲;另一方面通过中和之气的善养、内劲的渐臻完满,使内系统自觉地统驭外系统的运作,使之无论形式如何变化皆符合内系统的自主规律,同时自主规律本身也渐臻意识化即内外系统的功能态渐臻同化。这就是先后天八卦相会,内外合一。这使技击合乎生理,从而使技击与修心修身相统一,产生打若不打、不打而打的技击效果。这便使拳合于道。可见,孙先生的内外合一理论发现并建立了拳与道合的修为机制。这在武术领域同样具有空前的理论意义。

  以修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是孙先生为使拳术修为构筑在完善机体功能基础上所建立的拳学进阶理论。该理论不仅建立了拳学修为的进阶标准,而且揭示了在此基础上一切拳术进阶的基本规律即明劲、暗劲、化劲的生成演化规律。这就为传统武术的进阶建立了系统而完备的基本理论。这是武术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以修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是对内外合一理论的补充。这并不是要求练拳的同时还要去专门修道,而是说只有在进阶至修道成真的层次时,静坐修道才是必须的。在此之前;静坐与练拳合修可也,因为一动一静可相合启发、互为补充。只修拳不习静坐亦可也,因为以中和为原则修拳亦能合道,并不影响拳学进阶的层次。这就揭示出:一方面,若以中和为修拳原则,按照相应的技术要则,修拳本身就具有修道的效果;另一方面,拳术合于修道,则又使拳术本身符合自然法则,产生最佳的技击、修心、健身的修为效果。据此,孙先生建立了“式正气从”、“以形调吸”、“诚中形外”、“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等技术理论,使拳与道合建立在一套可操作的技术法则上,为拳合于道构筑了现实可依的进阶之梯。

  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中和——-内劲理论,把武学的基础建筑在生命的存在与生衍的基本机制上,发现了拳与道合的修为与进阶机制,使拳术成为形而上形而下相互启发、知悟互参、体用完备的学科。这是武术领域数千年来空前的理论成就。孙先生通过五部拳学著作所阐发的中和——内劲理论,不仅在当时令“海内精技艺者无不望风倾倒”(《大公报》1934年1月28日评语),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武学理论的最高成就。其理论价值之高、意义之深远,远非其后出现的其他武术理论学说所能企及。

  (三)创立了以中和为用的道艺技击理论

  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的武学实践,创立了以中和为用的道艺技击理论。该理论揭示了使技击能力达臻最高境界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个根本原则就是中和。孙禄堂先生说:“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见孙

  著《评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1932年《国术周刊》第85期)又云:“夫武术以和为用,和之中智勇生焉。”(见孙著《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 1929年《江苏省国术馆年刊》)

  为什么说“拳术之道,首重中和”呢?一方面,根据孙先生的“中和——-内劲理论”,要想达到拳与道合这一拳学修为的最高境界。其拳术的技术基础必须建立在培育内劲上,而内劲正是通过机体身心达至中和状态来获得的。另一方面,拳手获得内劲后,其行为(包括技击行为)则由内劲来统驭,而由内劲来统驭的行为也必将合乎内劲生化之理,使作用的方式与作用的过程必符合中和状态。因此,要想达到拳与道合这种最高境界,其行为基础与行为的方式与过程都是中和的这种状态。

  那么,中和如何为用呢?标准是什么呢?基本方法又是什么呢?

  中和为用就是内劲之用,也就是通过拳术的修炼使技击行为成为内劲功能的自然运作。因此,中和为用就对外作用而言,不是我要怎么打,而是他要我这么打。就内劲的功能状态而言,打与不打则是统一的。这样,中和为用便不仅无损于自身卫生,而且符合内劲的生化原理。这就是“不求胜于人,而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见《拳意述真》陈微明序)

  可见中和为用的标准就是“打若未打(相对于己之身心卫生)、不打而打(相对于对被之技击效果)”。修为中和为用的基本方法,是在拳术的练习中以内外合一、动静合一为基础来统驭技击实践,吸收符合自身条件的各个门派的技击方法、技击技术与技巧,使之同化到自身内劲的功能结构中,生化为自身内劲功能的自然运作。在这个过程中,练与打循环共进,体与用互验合参。这便使技击合于道。孙先生为此提炼、总结出“道艺”的技击理念,并揭示出其修为与效用机制。他在《拳意述真)第四章中云:“道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时出之。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心无其心,心空也。身无其身,身空也。古人云:‘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谓真空。’虽空乃至诚至实也。忽然有敌人来击,心中井非有意打他,随彼意而应之。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即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也。此是养灵根而静心者所用之法也。”孙先生由此揭示出技击的本质是人体身心的适应能力,技击的最高境界(能力)是使技击行为成为人体身心适应机制的自然运作过程,从而使技击行为升华到与“道”合真的层次。

  综上,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以中和为用的道艺技击理论,解决了使技击行为如何合乎自然法则的根本问题。这是数千年来关于人类技击行为的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也是时至今日人类技击理论的最高成就。

  (四)创立并最终完成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这三门拳学各自的技术、理论系统.

  孙禄堂先生分别于1915年、1916年、1919年完成并出版了《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这三部著作。这是有关这三门拳学公开出版的最早的著作,也是最早出现的有关这三门拳术的技术、理论最为系统性的成果,标志着形意、八卦、太极这三门拳学各自的技术、理论系统的最终完成。虽然在这三门拳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许多人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惟孙禄堂先生使这三门拳术最终集之大成,并使三拳融合、升华为一。孙禄堂先生以易学为指导,以“中和——内劲理论”为核心,参合儒、释、道之理,精纯三家特性并融合三家之共性,完成了《形意拳学》、《八卦拳学》 、《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等五部拳著。直到今天,孙先生的这五部拳著仍代表着这三门拳学技术与理论的最高水平。下面分述之。

  1.关于《形意拳学》

  追溯形意拳的产生与发展,有三项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易筋》、《洗髓》二经。据说二经源于达摩,当然也有不同意见。无论出自何人,此二经确是形意拳产生的重要基础之一,意义在于揭示了按照一定的规矩进行外动可以修内,产生健体强身的效果。于是不仅心意可以支配外形,而且外形也可以作用于心意,即神与行可以相互作用。但仅此二经尚属有体无用,不能成拳,其仅仅揭示了形与神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作为外形的运作如何既合乎技击的作用特征又能修内强身,此二经未能涉及。故后人在《易筋》、《洗髓》二经的基础上发明“易骨”之法。关于易骨之法的发明权,传统的说法是岳飞,近人也有将其归功于姬隆丰的。无论发明权归于谁,易骨之法探求的是外形运作外合于用,内合于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也就是外形与内意的相互作用之所以能成为拳的关键。换言之,形意拳的技术体系是否完善的唯一标准是:其技术体系能否使习者产生内外合一的能力,能否符合中和的标准。自岳飞或姬隆丰及以后的内家拳所摸索、所逐渐认识的莫不是此。

  二是易骨之法的渐臻完善。易骨之法要达到内外合一的完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天才拳家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以下几位拳家作出过突出贡献:戴龙邦由十大形中总结出五行拳,这是由繁化简地探求拳术基本功能结构的一次重要进步。李能然以改进的三体式,最先明确将技击锻炼从根节延伸到梢节,这是手足相通,发现骨系合理传力结构的重要进步,由此李氏形意拳从心意拳中脱颖而出。孙禄堂以《易》为指导,以中和为原则,最终完善了三体式的结构,并由此改进了形意拳的整个技术系统和运作结构,使易骨之法臻于完善。他发明的三体式不仅传力顺达而且易于转换,不仅满足内外合一的要求而且易于内外合一能力的转换,这是产生动静合一的基础,使孙氏三体式成为《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原理在拳术中的完满表达。

  三是形意拳理的形成。有确切史料可考的、对形意拳理论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以下三位拳家;郭云深总结出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构筑了形意拳技术理论的雏形。宋世荣以《内功四经》为基础,提出拳理即天理、练拳应以变化气质为旨归以及拳术修为与修道不悖等思想,构成拳与道合思想的雏形。孙禄堂以《易》为指导,在郭、宋二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武学实践,最终完成了形意拳基本理论的建立,著成《形意拳学》,使形意拳由“术”成为“学”。孙先生的《形意拳学》在形意拳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有以下六个方面。

  (1)创立了“中和——内劲理论”,建立了以修为内劲为核心的形意拳修为的基本理论,并使形意拳成为《易》的一种体现方式,这就是孙先生建立的以中和为总则,以无极为源,太极为本,三体式为基,五行为纲,十二形为目的形意拳理论体系。从而将郭云深的技术理论和宋世荣的拳学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个完整的拳学理论体系中。

  (2)总结出形意拳演习要义即一塌、二缩、三扣、四顶、五提、六横顺、七起钻落翻等技术要则,并提出“顺中用逆、逆中行顺”这一符合中和原则的技术运作的总纲。

  (3)提出形意拳的理论基础——内劲之理可与诸家合一的思想, 揭示了形意拳具有教化人之身心的作用。

  (4)揭示出形意拳的作用原理符合儒家“诚中”之理,具有浑圆纯刚的作用特征,据此提出 “刚球”的作用理论模型。

  (5)提出形意拳“打坚不打暇、击实不击虚”的战术原则。

  (6)揭示出“打若不打,不打而打”的拳术运用原理和修为方法。

  因此,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学》不仅完成了形意拳基本理论的最终建构,而且对形意拳的基本理论做出了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形意拳的集大成之作。

  2.关于《八卦拳学》

  孙先生的《八卦拳学》是历史上有关八卦拳的第一部文献,开辟了八卦拳史的新纪元。其重要贡献有以下五个方面:

  (1)首次建立了八卦拳理论与技术的宏观系统。

  (2)提出“中和一一内劲理论”的两个基础理论—— “先后天八卦相合”理论和“以修道进阶为基础的拳学进阶理论”。揭示出人体存在先后天(内外)八卦两大系统,并参照《易》、《丹》二经揭示出拳与道合的内在机制和八卦拳修为的基本原理,为八卦拳的发展与传播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基础。

  (3)系统总结出“九要”、“三害”等修拳的基本规矩和 “四情”、“四德”、“八能”等体用法则。

  (4)提出修拳中环境场与人体运作的相互作用理念,从武学上奠定了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这一理想的技术与理论基础。

  (5)揭示出八卦拳“避实击虚”的作用原则,以及“虚中”的作用原理和动静合一、万法归一的作用特征。提出“钢丝球”的作用理论模型。阐述了“不见而彰”、“不动而变”,“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等切身实践经验。

  因此,孙禄堂先生的《八卦拳学》直到今天仍是八卦拳技术与理论领域的最高成就,对今天的八卦拳的研修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3.关于《太极拳学》

  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学》是中国历史上有关太极拳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历史上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太极拳文献。《太极拳学》使太极拳的理论由歌诀上升为以《易》学为指导的、系统的技术与理论体系。主要贡献如下:

  (1)根据“中和——内劲理论”,最先揭示出太极拳修为与体用的核心是中和之气即内劲。

  (2)揭示出太极拳的基本作用原理是圆研相合之理,具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作用效能。

  (3)提出形断意不断、式停意不停,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等行拳原则。

  (4)提出太极拳的修为原理是无极而太极,逆运先天中和之气,以和为用,贯串始终。并指出此理并非太极拳所独有,形意拳、八卦拳亦符合这个原理,故三拳一理,可证儒释道之学,并与道家相表里。

  (5)提出太极拳抱元守一的作用原理和“空中”的作用特征。提出太极拳浑圆“皮球”的作用理论模型。揭示出内劲精纯者,其太极拳则能与形意拳、八卦拳浑融一气而并用,三者并用则能超越太极拳“不丢不顶”的作用原则,产生“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的效能。

  因此,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学》标志着太极拳的技术与理论系统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发展始臻完善,是太极拳技术、理论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成就。

  (五)创立了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的武学理论,建立并完成了传统拳学的基本技术理论与技术系统

  按照姜容樵先生的记载,三拳之间的交流从董海川、杨露蝉、郭云深时期开始,但这种说法缺乏有力的史料支持。事实上,形意拳与八卦拳的交流始于程庭华和李存义。有人说还有练太极拳的刘德宽(太极门的人不这么看,认为刘德宽并未得太极拳真传)。不过他们的活动仅限于各自技法上的交流,还远谈不上这三门拳术在技术体系和理论上的合一。历史上真正提出并完满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孙禄堂先生。

  孙先生从技术和理论两个方而解决了三门合一的问题,井揭示出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构成了所有拳学的基本技术体系。

  孙先生通过对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进行技术体系上的改进和完善,使三拳内合于《易》、《丹》,外合于用,于是拳与道合。从而在技术体系上建立了三拳的内在联系。提炼出三拳皆以中和为总则,以内劲为核心,以三体式为基,以六合、九要为规,以“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为矩,以“一以贯之、纯以神行”为行拳总纲:使三拳的基本规矩相统一。其基本原理就是孙先生揭示的“中和一—内劲理论”,故其基本理论也是统一的。孙先生进一步揭示出不只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任何一门拳术若要使技术体系符合自然规律、合于道,则基本规矩必然也是统一的,与上述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基本规矩相同。孙先生的这一重要贡献,为其后诸多拳种的技术改进和理论形成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所以,孙先生的“三拳合一”理论是传统武学的基本技术理论。

  孙先生指出,拳与道合者皆内合于修道外合于用。合于修道必以无为为本,合于用必以和为本、以直为用。直就是整劲即内外合一之劲,拳法虽干变万化但用直不过三法,一是“中直”,二是“变直”,三是“蓄直”。形意拳为“中直”之道即“诚一”,八卦拳为“变直”之法即 “万法归一”,太极拳为“蓄直”之术即“抱元守一”。 “一”者,内劲也。故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以内劲为基础构成了所有拳术的基本“用直”技术。广而言之,既使不考虑内劲,仅就技击的劲法而言,三拳之劲已涵盖拳术运用的全部劲意。故三拳构成全部拳学的技术基础。三拳的关系是:三拳技术的基础都是内劲,技术原则都是中和。因此三拳的基础是统一的。而三拳的技术形态与作用特征又是各有侧重的,因此又是各有作用特点的。三拳中的任何一拳的技术都不能完全替代另外两拳,但同时又与另外两拳基础相同,故能与之相融互补。

  (六)揭示出拳学之中和与道家的表里关系

  孙禄堂先生说:“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元妙也。”(见《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1932年10月)又说:“内家拳术,实与道家相表里。”(见《太极拳学》)这里需注意的是,孙先生指明是道家而不是道教。换言之,孙先生并不是要把拳术归于宗教,而是指出拳术之理应合乎老庄所提出的自然之道。那么,拳术、中和与自然之道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孙禄堂先生说:“形意拳术三体式者,亦即形意、八卦、太极拳三派合一之体也。此式是自虚无而生一气,是自静而动也。动而复静,是拳中起钻落翻之未发也,谓之中也,中者,是未发之和也。三体式重生万物张者,是静极而再动,此是起钻落翻已发也。动作能循环三体式之本体,是已发之和也,和者是已发之中也。故形意拳之内劲,是由此中和而生也。”(见《拳意述真》第四章)孙先生又说:“中也者,形意拳之大本也,和也者,形意拳之达道也。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矣!若知五行归一和顺,则天地之事,无不可推矣。”(见《形意拳学》第六章)孙先生通过其五部拳学著作,揭示出拳术一旦符合中和原则,就成了使人通向(掌握)自然之道的阶梯,成为使人的身心真正获得自由, 进入自然而然之境界的法门。故一方面,拳术是手段,中和是原则,目的是使人悟道合道。另一方面,以中和为原则,使拳术合于道,也就为拳术的技术合理性建立了客观标准和理论依据,使拳术升华为一种具有开发人之良知良能这一独到功能的文化体系。所以,孙禄堂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使武术升华为文化的第一人,为中华武术的发展作出了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第三章 建立了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

  中国近代武术门派林立,在技法上更是名目繁多。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未成体系,无论从明确某种技术本身的功能上,还是从对武技的发展与优化上,各个门派技术系统间存在的种种无序状态,给武术技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优化和统一带来严重障碍。本世纪初,当一些人还陶醉在各自门派的天地里自我标榜时,孙禄堂就已通过自身广泛而深入的武学实践与研究精辟地指出:“形意一门,内含无极、太极、五行、八卦、起点诸法。探原论之,与彼太极、八卦二门及外家、内家两派,虽谓同出一源可也。”(《形意拳学》自序,1915年出版)揭示出武术的各个门派在技术体系上存在共同基础。进而,孙禄堂先生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打通武术各个门派间的技术藩篱,使之熔于一炉,并铸以绝伦的拳艺与精审卓识于一体,使天才丰富的原创性发现和系统严密的学理性技术体系完美统一,通过其《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三部拳著,为整个传统武术的技术系统建立了统一的技术基础――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为形成统一的武术技术体系奠定了完备的技术基础。

  根据孙禄堂先生的中和——内劲理论,内劲是武术的基础和核心,修为完备内劲的法门是中和原则。因此,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修为的原则和特点就是中和。以完备内劲为核心的武学技术体系从修为的角度讲就是以中和为原则的技术体系,即中和技术体系。

  中和技术体系的形成,是孙禄堂先生在武学技术领域的伟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揭示并建立了武学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武术技术系统的基本结构,由以下六项基本技术构成:1、能量的吸收、积蓄与释放技术,2、力的传导与作用技术,3、力的转换与作用技术,4、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5、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6、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

  中外武术无不针对上述六项技术而形成各自的修为系统。但是,由于指导思想、修为方法的不同,不仅产生了不同的技术形式,而且存在着在合乎自然法则、利用自然法则上的差异。孙禄堂先生以《易》为指导,以自身的绝伦之艺为依据,天才地创造出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武学,建立了最为充分地利用自然法则的武学技术体系:中和技术体系。孙先生的中和技术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原则、两大系统、三大功能。一个原则是中和原则;两大系统是内劲的培育系统和内劲的运用系统;三大功能是协同作用功能、运动变化功能、随机转化功能。下面分述之:

  1、中和技术体系以中和为原则:以无极、太极、三体、五行、八卦、生克原理为法度,通过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空而不空、感而遂通诸项技术,形成内外合一、动静合一、拳道合一等功能进阶和“打若未打、不打而打”的作用效能,构成中和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

  中和是掌握自然法则的法门。只有始终以中和为原则才能渐臻拳与道合。中和既然是掌握自然法则的法门,就不能以主观意向为基础,而是要客观即所谓客气从之,于是要以“空”、“虚”、“无极”为基础。故孙氏拳皆以无极式为起点。但“空”、“虚”、“无极”并不是无序也不是不蕴含任何功能,相反,恰恰蕴含着不可限量的功能――自然法则的功能。这就是空而不空。这种空而不空是通过先天真一之气即太极来体现的。这是内劲的内在能量与信息的基础,是人体身心整体功能系统协同状态的一种反映。它既是一切动静形态的基础,又是一切动静形态是否合乎自然法则的标准和依据。孙先生指出,合理的拳术是将此起点之意节节贯串,即所谓动中求静。这是内劲能量的积蓄技术。若将此先天真一之气与身体的最佳传力结构协同一致,就产生内外合一之劲,便能宣布与外,合于用。于是就有了内外三合,形成六合的技术要求。而身体最佳的传力结构就是符合外三合的所有结构形态,所以历史上就产生了各门各派众多的桩架与拳式。那么,在如此众多的合乎外三合的传力结构的形态中,那种形态不仅传力最佳而且便于力的转换与身体的移动并能合乎先天真一之气的运化呢?即什么结构才能使内、外、整、灵的最佳状态达到统一呢?孙禄堂先生以自身绝伦的武学造诣为依据,以中和为原则,天才地创造了孙氏三体式。使先天真一之气与身体的传力、转换及移动的最佳状态中和为一,解决了武术技术形态的基本结构问题,为武术的所有技术形态找到了最佳的结构基础。关于孙氏三体式的具体的技术分析和最佳结构的论证将另文专述。这正如孙禄堂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万法皆出于三体式,此式乃入道之门”(《形意拳学》总纲,1915年出版)。

  孙氏三体式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使能量的积蓄与释放、力和传导与作用、力的转换与作用三大基础技术得到完美的统一,并为进一步统驭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那么,如何以孙氏三体式统驭身体的移动与作用技术、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呢?如何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构成武术技术系统完备的技术基础呢?孙禄堂先生创立了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大拳术体系,解决了使能量的积蓄与释放技术、力的传导与作用技术、力的转换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主动变化与作用技术、身体的随机变化与作用技术统于一体且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问题。孙先生认为三派拳术统于一体,各有侧重,目的是解决使武术技术的功能基础的完备问题。他指出,形意拳之“诚一”,八卦拳之“万法归一”,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三拳皆出于三体式,以三体式为基础。诚一是解决协同作用的功能问题,万法归一是解决主动运动变化下的协同作用的技术问题,抱元守一是解决随机转化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的技术问题。倘若一个人能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方式,不仅掌握了协同作用的基本技术,而且无论是在主动的变化状态下,还是在随机的转化过程中皆具有协同作用的技术能力,则作为武术技术的功能基础而言已臻完备了。所以,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构成了武术技术系统完备的技术基础。

  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虽有各自研修的重点,但技术原则仍以中和为统驭。无论是作为其共性的静中求动、动中求静,一以贯之、纯以神行,空而不空、感而遂通诸项技术,还是作为其特性的实中、变中、虚中诸项技术都如此。

  静中求动是站桩的成就。先天真一之气由三体式在人身内产生内动就是静中求动。这需以内三合的心态和外三合的拳架为基础,做到内外合一,其要为中和。

  动中求静是走架的成就。将站桩时内外合一的中和之意在走架中转运于拳式变换的过程中,心意恬澹(内不悖于真气之运行)、形态自然(外不悖于力之顺达严整),将此内外合一之劲为“中”,身体运动变化不悖于此为“和”,故其要仍为中和。

  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是指内外合一已臻自然而然的境界。孙禄堂先生指出:“《老子》云:‘得其一万事毕’,人得其一谓之大,拳中内外如一之劲用之于敌,当刚则刚,当柔则柔,飞腾变化,无入而不得,亦无可无不可也,此之谓一以贯之。”孙禄堂先生进一步揭示道:“一之为用,虽然纯熟,总是有一形迹也,尚未到至妙处,因此要将一化去,化到至虚至无之境,谓之至诚至虚至空也,如此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之道理,得矣。”如是则为纯以神行。

  空而不空是中和状态在不同层次上的体现和作用。它在站桩阶段体现了由无思无象的恬澹虚无而生中和之气的功能状态;在走架阶段体现了由于松空而至中和,产生不加力而力自彰、不运气而气自周的功能状态;在运用阶段体现了客从彼意、感而遂通的技击能力,即在与敌接触的瞬间使我与彼中和为一。只有自身无任何主观意向,才能最客观最准确的感受出对手的意向;也只有自身没有主观的用力趋向(加速度为零),才能使自身之力以最快的速度因彼之势而发出,做到后发先至。孙先生将此技术概括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为中和之用。

  而实中、变中、虚中也是以中和为法门。形意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协同作用的技术能力(即六合为勇),其劲性如刚球,技术运用讲求实中;八卦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动静合一的技术能力(即方法归一),其劲性如弹簧球,技术运用讲求变中;太极拳通过对中和的研求侧重于修为反馈调节的技术能力(即抱元守一),其劲性如皮球,技术运用讲求虚中。

  综上可见,孙禄堂先生创立的中和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是武术技术体系的核心,并构成一切技法的功能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