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误国主义者画像

 昵称30507935 2016-06-19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
  ■误国主义者具有三副面孔:往往以爱国自居、动辄骂别人卖国、结果以行动害国。
  ■明治维新以来富国强兵目标的实现,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的胜利,使大多数日本人都变得浮躁和膨胀,大国意识和强国意识弥漫全国,爱国主义演变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而发展成扩张主义和军国主义。形成了谁都不敢被贴上卖国标签的氛围,结果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失去了理智,滑向了灾难的深渊。
  ■误国主义以爱国为名行害国之实,谋取私利,沽名钓誉,强硬之下不过是一种武装的自卑,值得引以为戒。
  面对中日关系目前的困境,日本有识之士开始探索缓和之路。继鸠山由纪夫、山口那津男之后,村山富市和加藤纮一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对于这些肩负着历史责任的沟通和努力,日本各大媒体基本上都给予肯定,认为对于两国关系的改善有重要意义。但是也有媒体认为,这些人是在实行“赎罪外交”,访华者是日本的“国贼”。对此,笔者不禁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著名作家山崎丰子访华时,中国领导人曾对她提到过日本的“误国主义者”问题,主要是说某些自诩为“爱国主义”的人表面看来是为国家着想,其实是“误国主义者”。笔者认为,误国主义者具有如下三副面孔。
  第一副面孔:往往以爱国自居。爱国本来是国民对祖国忠诚的自然表现,国家也当然希望和要求国民具有这种品质。但是在战前的日本,由于进行了彻底的皇民化教育,夸大了爱国的精神作用,导致了对武力的疯狂崇拜,结果把国家引向了灾难的深渊。战后,天皇裕仁在写给现在的天皇明仁的一封信中就说: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军部过分强调爱国精神的作用,忽视了国力的差距。最近,在钓鱼岛问题上,石原慎太郎又有此种“爱国”冲动。他说:钓鱼岛要由东京都来保卫。于是,他挑起了此次中日争端,也使日本外交陷入了困境。可见,以爱国之名,行误国之实,谋取私利,沽名钓誉,这是误国主义者的本质属性。
  第二副面孔:动辄骂别人卖国。战前的误国主义者极端狂妄,他们曾宣称三个月之内可以解决中日战争问题,而对于任何理性的言论,一律斥之为卖国。战后的误国主义者不但不反省侵略战争的罪行,而且还把对那场战争持反省态度的观点斥责为“自虐史观”。最近,鸠山由纪夫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表达了钓鱼岛乃争议之地的看法。于是,误国主义者们便说他的行为是卖国,甚至连内阁防卫大臣也称鸠山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