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思而后行 人生无后悔

 虹72 2016-06-19


三思而后行 人生无后悔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从三个不同角度考虑过去、现在、将来,表示慎重,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

“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训出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否则,一时冲动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人相爱、结婚。婚后,太太怀孕了,一家人都很高兴,然而在生孩子的时候,太太却因为难产而死,留下了年轻人和他的孩子。

年轻人要忙于工作,因为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年轻人就训练了一只狗。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那只狗变得聪明听话,能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帮助年轻人照顾孩子。每天,年轻人都随口嘱托狗几句,然后很放心地出门。

有一天,年轻人因事到了别的乡村,突降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

等主人把房门打开一看,到处是血,连床上也是血,而孩子也不见了踪影,围在身边的狗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凶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哇哇”哭的声音,只见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年轻人抱起孩子,仔细查看,见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回头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

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狗主人嚎啕大哭,却再也唤不回这样忠诚的狗了。

如果狗主人能冷静一点,三思而后行,那么结尾肯定可以改写。人与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与其他人呢?

一个事业有成的父亲,爱车如命,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给车做全方位的保养。

这一天,父亲刚给车做好护理回来,他的女儿——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看到父亲的车闪闪发亮,就好奇地走过去,绕着车看了一圈。眼一斜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小砖头,她就拿起来在车上刮一下,出来一道痕迹,她很好奇,这么亮的车怎么能刮破呢,就又试一下,车上又出现一道刮痕,就这样小姑娘在车上刮了许多道痕迹,她并未意识到这些刮痕会给她带来什么。

这时,父亲看到了自己心爱的车出现了刮痕,顿时火冒三丈,七窍生烟,顺手拿来两根铁丝,把女儿的两只手掌绑住,训斥着:“站在这里,不许动!”

小姑娘见平时疼爱自己的父亲脸色这么难看,说话这么大声,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眼含着泪水不敢出声,站在车库里,不敢动,也不敢叫妈妈,怕再惹父亲生气,怕父亲再一次训她,就这样站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四个小时过去了,父亲突然想起女儿还在车库里,马上飞奔到车库里,去看自己可怜的女儿,可是大错已经铸成,女儿的两个手掌因长时间被束紧,血液不通,差点坏死。

父亲只是想教训孩子一下,却因为自己的无心而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错误,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给家庭造成沉痛的回忆。

凡事都要经过三思然后再去做,才不至于后悔,要提前预想做每一件事将要给自己、给父母、给子女带来怎样的影响,或者让自己收获怎样的结果。

老百姓说:“吃饭先尝,做事先想。”不要冒失莽撞地行事,因为不加思索地做事往往会让自己后悔,因此,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做出将来后悔莫及的事情。

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我们在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处理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也很有好处。

有人说,“三思而后行”不适用于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稍一犹豫,机会就会在瞬间错失,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不好。正如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经讲过的: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70%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而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那么你就出局了。

但是,“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

留意身边很细小的事情,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多留意身边人的情感,培养自己的细腻情怀;多留意身边人的优点,多向别人学习。做任何事情不急于采取行动,而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让自己更从容,更加镇定,学会控制自己,内心平静一点,活得轻松一分。

来源:杜大宁《大道至简

感悟:大道至简是大道理。即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中华道家哲学大道至简,悟在天成阐述了相关的修身、求知、心态、处世、职场,交友、生活、成功等等真谛,就像一汪泉水,将清凉灌注到我们的心田,让我们远离喧嚣与嘈杂,提示人们不必在意那些烦心的事情,给自己一份安详、一份宁静、一份美丽;不再忧伤、怨叹。自孔子以来,历代儒家非常重视对人性和人的心理规律的探究,在浩如烟海的著述中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宝藏。一个健康的现代人,不仅应该拥有健康的身体,还应有健康的心理,认识自我、主动科学地调试身心,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还能让人形成良好积极的人生态度,谙熟随遇而安的心态之道,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生活。让我们徜徉在儒家思想的海洋中,采撷绚丽夺目,启迪心智的智慧之珠。德才兼备的修身之道。儒家学派很重视儒者自身的精神修养,儒者自身的精神修养活动为儒家精神奠定了基础。从中国文化的根源出发,力图以平易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文风、一个个小故事,使我们在读这些古今融通的先哲智慧的同时,学会修身养性,给人们的人生以新的启迪。文/单眼老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