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化工很多年 不晓得肥皂去污原理?

 伴乐一生 2016-06-19


小7说生活 

提起肥皂,我们就会想起黄色的洗衣皂、红色的药皂、五颜六色的香皂。它们都是肥皂,从制造的原料和生产的原理来看是相同的,都是利用动物油、植物油和碱为原料经皂化反应制成的。那么肥皂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怎样的?小7来讲讲。


由皂基生产香皂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这些皂类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RCOOM,其中R代表长碳链烷基,M代表某种金属离子。具体洗涤、去污、清洁等作用的皂类主要是脂肪酸钠盐、钾盐和铵盐,其中最常用的是脂肪酸钠盐。


肥皂去污原理


用吸水纸往湿的字迹上一按,纸上立即印上了字迹;把细的木炭粉放在蓝墨水里一摇晃,墨水会褪成无色。


日常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例子都说明了物质表面的分子,具有这样的特性:能够吸附其他分子。物质吸附本领的大小,一方面与表面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面积越大,吸附的本领也越强。另一方面与物质的性质也有密切的关系。


洗衣服同样是如此:当你把肥皂溶解于水,它部分地被水分解或氢氧化钠与硬脂酸。它们各有“拿手好戏”--氢氧化钠能够与衣服上的油脂等脏东西起化学反应,大大减弱脏东西与衣服纤维之间的吸力,使其“若即若离”。而硬脂酸呢?又特别容易使水起泡沫。当你用手揉衣服时,白花花的泡沫犹如几十个螃蟹在那里吐气似的,浮满水面。


泡沫个儿很小,表面面积却很大,吸附本领非常强,它把那些已经被氢氧化钠“动摇”了的脏东西从衣服上“拉”下来。因为泡沫里尽是气体,比水轻,就浮上水面,顺便把那些“拉”来的脏东西也带到水面,这样,衣服就洗得干干净净了。


人们在买肥皂时,都爱买那些起泡多的肥皂。然而,有一件事儿却常常被人忽略:泡沫多的肥皂虽好,可是这些泡沫必须“持久”!如果泡沫多,而一会儿全烟消云散,仍然算不上好肥皂。很多人爱用牛油做的肥皂,就是因为牛抽肥皂虽然起泡比较慢,但是泡沫很久不散,这样衣服就洗得很干净了。


泡沫怎样洗东西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如果要把木炭粉与粘土分开,那么,只消搁在这种满是油泡沫的水里一搅拌,一会儿就分得一清二楚:浮在水面的泡沫上吸满木炭,而粘土却沉在水底,这是因为粘土“喜水”,易与吸水而沉降,而木炭“借水”,易于被泡沫吸收。


很多矿物中、各种成分有“喜水”的,也有“憎水”的。利用这种泡沫浮选办法,很容易把它们分开。


香皂与洗衣粉可否混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讲;用洗衣粉洗衣服后,衣领袖口等易脏处,若再用香皂去洗,这样就会降低其去污能力。因为洗衣粉显酸性,肥皂呈碱性,酸碱中和其去污力当然会降低,听起来似乎蛮科学,其实是一种误解。



我们知道,香皂的主要成份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或钾盐),此外还有香精、杀菌剂、活性剂等填料,在制作过程中需加入强碱,以及其本身的水解,RCOO-+H2O≒RCOOH+OH-,所以在使用时溶液显碱性,由于在制作中经过加酸中和,所以香皂的碱性一般较小。


而合成洗涤剂的种类较多,按其结构可分为三种: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洗衣粉属阴离子型,由于中和时加入强碱及本身的水解也显碱性,在日常使用的洗发水、沐浴液等多为非离子型,在水中不电离也不水解,故其水溶液呈中性。只有阳离子型洗涤剂在水溶液中水解显弱酸性,但其亲水及憎水基团与香皂间也不会发生反应,因而基团的活性并未因此而降低。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当您在洗衣或沐浴时,大可不必存此芥蒂,在享受清洁带来愉悦的同时,不妨掺进一丝淡淡的芬芳,为您的生活增添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