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医针经----法天道部七

 并不hy 2016-06-19

古经大法释形针篇七

形针者,阴之所属也,而形之金针者,殆金属矿物之统称也。金针近分金质,银质,不绣钢合金质三大类。

三者之性,自是有别,金沉而银浮,合金介之,余则大率类矣。昔人以金为惊镇之物,故贵之为首,是取其重附不移之性也。故金针之用,亦自有别于冶属针也。

夫针术之传,源自歧黄,古医云:

一针二灸三以药。

是针治之道为医道之先,匡古上之上耶。

世谓气道金针之法,始(佛)而有以名也,其诀云:

气针相融,浑然一体;

出乎气针,自成针气!

气针之治,诊治一体,(经)谓:“针家不诊”之旨欤!诊治始终,道隐行中:

一曰布气,二曰布患,三曰引的,四曰定气,五曰针气,六曰 引,七曰气麻,八曰穴引,九曰皮住,十曰接 .十一曰引 ,十二曰行 ,十三曰集 ,十四曰出 ,十五曰转场,十六曰换场,十七曰针补,十八曰内运,十九曰开灵,二十曰助功,二十一曰发功,二十二曰变针,二十三曰验疾,二十四曰留气,二十曰补脱,二十六补痛,二十七刺异,二十八曰无方,二十九曰无穴。

此形针之道也,细知其质,可参后章细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