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胃镜在口咽部检查的精细操作?

 板桥胡同37号 2016-06-20


介绍一下胃镜在口咽部检查精细操作的几个要点,笔者经验之谈,供同行们参考。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作者:熊文坚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内镜的操作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胃镜在进入口腔开始的每一个精细操作,至关重要。如果胃镜从口腔进入到食管上段非常顺利,那么受检者的恶心不适反应大大降低、同时耐受性能大大提高,而且能大大提高口咽部病灶,尤其是早期咽喉癌的检出率。以下是胃镜在口咽部检查精细操作的几个要点,是我个人经验之谈,供同行们参考。


一、检查前与患者详细的沟通,解除受检者的思想顾虑,重点是叮嘱他们采取“缩颈抬头位”:大部分人初次做胃镜检查时都有恐惧感,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非常重要。通常可以暗示他们“胃镜检查一般只要几分钟”;“胃镜没有你想的那么难过”;“难过只是一点点恶心的感觉”;“配合好的话难过大大减少”;“配合好的话医生可以看的更清楚”等等。叮嘱他们:用鼻吸气而口呼气;口水要外流、不要做吞咽动作;呼吸尽量平稳、必要时做短暂的屏气等等。而重点要告知患者采取“缩颈抬头位”(见图一),“缩颈抬头位”可以使胃镜在咽喉部的视野清晰;便于详细的咽喉部的观察;可以大大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同样受检者的耐受性大大提高;当然,耐受性提高则能提高早期上消化道癌的检查率。



图一  缩颈抬头位


二、口咽部最佳的胃镜路径:胃镜在进入口咽部时,就应当在直视下沿着最佳路径进入食管上段。推荐的口咽部路径(见图二、图三):口腔——舌颚弓——悬雍垂左、右侧——咽后壁——右侧(或者左侧)梨状隐窝靠近中线位置进镜入食管上段。


图二 口咽部最佳的胃镜路径(白光)


图三 口咽部最佳的胃镜路径(NBI)


三、口咽喉部观察不能遗漏的部位:在口咽部检查时,由于患者的恶心反应,往往容易遗漏观察会厌谷左右侧(图四)、咽后壁(图五)、梨状隐窝左右侧(图六)。而且应当采用NBI有意识的观察,以避免漏诊早期咽喉部病灶。


图四  会厌谷


图五 咽后壁早期咽后壁癌



图六 左右梨状隐窝


四、咽部检查一定要用NBI(Narrow band imaging,窄带成像)观察:咽喉部的上皮为鳞状上皮,使用NBI同样可以观察到上皮乳头下毛细血管(IPCL)。白光时很容易遗漏微小病灶(如图七) ,而NBI不会遗漏“棕色区域(Bronish area)”,发现棕色区域表示毛细血管聚集,用放大NBI观察容易发现长短不一、粗细不均、蛇形扭曲的异常分布毛细血管(如图八),由此可以区别是否早期咽喉癌,以及判断侵润深度。



图七 咽后壁微小病灶



图八 梨状隐窝早期咽喉癌


我们或许有许多“理由”让胃镜快速从口腔进入食管,而忽视咽喉部的观察,忽视咽喉部的细微病灶的发现,但我们同样必须记住“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