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心灵成长的男人是如何爸气十足的?...

 刘淑姿 2016-06-20


采访、整理/张看看

图片提供/史晋


探索君: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父亲的形象。父亲节到了,很多人都在给父亲送节日祝福。但我们今天想了解下父亲的真实想法,特别是一位心灵成长中的男人是如何当父亲的。于是我们和意象对话水晶级心理咨询师史晋,一位11个月大萌娃的爸爸,来聊一聊初为人父的感受,一个心灵成长的男人是如何爸气十足的?



史晋 心探索嘉宾

临床心理学科班出身,意象对话水晶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及培训讲师。跟随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心理学创始人朱建军先生10余年,是朱建军先生八位嫡传弟子之一。国内首本心灵成长自助手册《心探索》杂志前编辑,“捕梦人”及“能量”专栏撰稿人。《时尚健康》、《瑞丽》、《精品购物指南》、《心理月刊》等多家报刊、杂志心理版块特约撰稿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栏目特约心理健康专家。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萌娃,再和他爸开聊!

宝宝我是天生丽质的精灵,看我360度无死角的萌!











心探索:初为人父的感受如何?

史晋:早在之前曾经想过,当了父亲的样子,以及成为父亲后要怎么做,怎么跟孩子相处。但当这一切发生时,还是毫无准备的,根本没反应过来。这个感觉也很有意思。有时候觉得挺自豪的,有那么一个小家伙是自己的小孩儿,有种不由自主地炫耀的感觉。有时候也觉得挺特别的,毕竟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身份,好像属于全天下的父亲的一切,开始慢慢在自己心里升起来了。看到别的小孩子,都想上去抱抱,逗一下、扶一把,而且这些也是自发的,毫不刻意的。最后,还会有点酸,感觉爱人把更多的注意力给了孩子,这时候又欣慰,又有点小不满,好像自己心里的那个小孩儿在争宠一样。


心探索:从心理学的角度,你如何理解父亲在孩子成长和生活中担任的角色?

史晋:通常情况下,大家会觉得女人是一个家庭的后勤保障,而一旦有了小孩儿,这个重要的后勤工作就要交给爸爸了。客体关系心理学早就指出,对于孩子来说,从出生到最初的那几年,母亲是第一且最为重要的客体(他人)。孩子几乎全部的情绪激活、人际模式的形成都离不开母亲的对待、回应和陪伴。所以我听很多爸爸都说过这样的话“2岁前,我就是隐形人。”


然而,爸爸这个隐形人其实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孩子生理、心理的成长离不开妈妈,那么,使得妈妈能胜任这一重要任务的关键,则是爸爸。从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爸爸那里,妈妈能够感受到情感上的支持、理解和陪伴,这些都是妈妈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托。除了担当养育阶段的经济支柱外,爸爸还可能扮演妈妈的抱抱熊、男闺蜜,甚至是出气筒。



老爸辛苦啦,看我给你扮个鬼脸!



我的太空步走得够帅吧!


心探索:作为一名学心理学的父亲,你觉得和普通父亲有什么不同吗?

史晋:我觉得当爸爸这件事,和心理学没什么太大关系。可能平时跟人打交道多了,咨询中我会发现,没有什么理论能定义或是解释人本身,反倒不断在告诉我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不同,也不必用他人的观点、价值观去看待自己。


不过就专业来说,我其实是有一点私心的。经典精神分析领域,尤其是客体关系学派,主张一个很有必要的训练,那就是作为治疗师,观察婴儿的行为,对于专业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多了一个观察对象。


心探索:观察之后,你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什么规划吗?

史晋:在咨询中,我越来越觉得,有些被称为教育的东西,实在是很毁人的。从短期来看,有的教育是能够有所获益的。比如,让一个孩子更懂事、听话,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更擅长去压抑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想法。同时,大部分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埋没一个人的天性的,让人能够适应社会、尤其是现代的社会生活,更认同人格的面具,而不是带着尊重去认同人格本身。这些可能在十年、二十年里看起来是很有作用的,但从更远的未来去看,有时候你会觉得很惋惜,一个人的个性、天赋,甚至去过幸福生活的能力都被所谓的教育给消耗殆尽了。


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他自己的事。我倾向于给孩子尽可能大的自由。或者说,如果我能做什么,那么就是我会传递给他一个理念,生活本身很有包容力,做什么都行,就算一事无成也可以好好地活着。



嚯,快乐辣么大!



什么好吃的?快放到宝宝嘴里来。


心探索:意识到这些,再学点心理学,对培养孩子会更有把握吧?

史晋:知识这种东西,学来是为了反思自己的,在真实应对人的时候一点用都没有。有的父母去学心理学,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听自己的话,那么,这个学就不如不学。还有的学了一大堆,照样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我想说,做父母的,自己心里纠结得不行,方法上怎么做都不对;把自己的内心弄明白了,怎么做都是对的。


好吧,吐槽了半天,我想说的是,如果说心理学教会我什么,或者说提示我在孩子的教育中要做什么的话,我觉得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让孩子有机会都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处去走走,必要时离城市、离教育远一点。


心探索:很多人成年后的创伤会回溯到原生家庭,你怎么看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史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我面对很多带着心理问题来求助的来访者。不夸张地说,大多数来访者的问题,都源自早年原生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而我所看到的,这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父母没能坦诚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内心。


举例来说吧,你会听到一个凡事都容易自责的来访者讲起小的时候,经常吵架的父母总是说,“如果不是因为你(孩子),我们可能早就离婚了”。可以想象,在当时那个幼小的孩子心中,要承受多少对父母的负罪感。相反,我们也会看到,有些孩子的父母虽然分开了,但依然不影响双方对孩子的爱,他们会告诉自己的孩子,爸爸妈妈分开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你无关,同时更不会影响我们对你的爱。因而,坦诚地面对自己和孩子,是我想要做的。


另一方面,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结(心理学称之为情结),心理咨询师也不例外。这些情结在我们与他人打交道时,会成为令我们看不清真实与真相的障碍,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因为情结本质上是无意识的,因此你的情结,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你的孩子。



老爸你回来啦!憋动,等宝宝爬过去迎接你。



看我直冲云霄的超人姿势,

老爸把我的红内内拿来。


心探索: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会更注意些什么?

史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属于自己的给予爱和被爱的方式,有时候一些方式的确存在问题,结成家庭,也会成为这个家庭、乃至家族的问题。但我们总得活着,而且要带着问题好好活着。


所以,原生家庭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作为父亲、母亲,首先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一个人越是自我,TA的问题也就越不会影响到周围人。作为父母,越是能够认真、投入地成为自己,也就越能够避免再将自己无法承担和面对的问题让孩子来替你背负。我们做自己,承担自己本该承担的,这样,孩子也会做自己,承担属于自己的生活。


心探索:人们常说与父亲的关系决定了我们跟世界的关系,父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史晋: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如此。自体心理学就认为,孩子的(emotion)情感体验、情绪表达离不开与母亲的朝夕相处,而(ambition)与外界对接、社会功能等方面则少不了父亲的言传身教。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父亲,通过自身让孩子领悟到勇敢、信任和担当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品质会令孩子一生受用。勇敢,既表现在对外在世界的积极探索和融入,也体现为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信任,既是对他人的信任,同时也是自信的养成;担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能承载团队(家庭、社会团体)的使命。


孩子的人格养成,离不开母亲与父亲的共同作用。例如,一位情感丰富的母亲,可以同样令她的孩子获得多彩的内心体验。而与此同时,善感而不多愁,多情却不优柔寡断,则是父亲带给孩子的影响。相较于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为感性化的影响,对于主动性、决策力以及对自我约束的培养,则是父亲的任务。



好像听见有人说宝宝萌了!



萌成这样有一半妈妈的功劳啦!


心探索:所以你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

史晋: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与孩子坦诚交流的父亲,可以像孩子的一个年长朋友那样,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或是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各种品质。我打算做一个“成长”的父亲,通过不断的自我成长,尽可能更多地化解掉自己的情结,而不再传递到孩子的身上。在这样的父子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未来在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更具活力、更敢于表达自己,同时也能更好地处理和权威、师长之间的关系。


心探索:现在初为人父一段时间了,有什么实战经验可以分享给其他父亲吗?

史晋:实战经验,其实特别简单。作为父亲,你一定希望好好爱孩子,也希望孩子是爱自己的。心理学中有一句话:“爸爸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爱妈妈。”所以你只要做一件就足够了,就是好好爱你老婆。道理很简单,孩子和妈妈毋庸置疑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坚不可摧的组合和同盟。如果你不爱孩子的妈妈,孩子每天接收到的一定都是关于你的负面的描述和情绪。那么孩子就不可能爱你,至少无法顺畅地爱你。所以最聪明的爸爸,一定要好好爱孩子的妈妈,这就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实战技术。



老爸节日快乐!你永远是宝宝心目中最帅的!


探索君每晚都在,你的每个留言,本君必回,这待遇上哪找?还不赶快勾搭本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