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6-20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

谗言毁誉作用的问题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1,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

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说,召而赏之。景公问其故。

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2径,急门闾3之政,而淫4民恶之;举俭力孝弟,罚偷窳5,而惰民恶之;决狱不避,贵强恶之;左右所求,法则予,非法则否,而左右恶之;事贵人体不过礼,而贵人恶之。是以三邪毁乎外,二谗毁于内,三年而毁闻乎君也。今臣谨更之,不筑蹊径,而缓门闾之政,而淫民说;不举俭力孝弟,不罚偷窳,而惰民说;决狱阿6贵强,而贵强说;左右所求言诺,而左右说;事贵人体过礼,而贵人说。是以三邪誉乎外,二谗誉乎内,三年而誉闻于君也。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是故不敢受。”

景公知晏子贤,迺7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

【译文】景公派晏子任东阿邑宰,三年,谗毁的话传遍全国。景公很不高兴,召回晏子而免去他的官职。

晏子拜谢说:“我知道我的过错,请求再让我去治理东阿,三年赞誉我的话必然传遍全国。”景公不忍心,于是让晏子再去治理东阿,三年而赞誉传遍全国。景公很高兴,召晏子入朝赏赐。景公问是什么原因。

晏子回答说:“从前我治理东阿,堵住小路,加紧对门闾的管理,而奸邪之民憎恶;推举勤俭力行孝敬友爱,惩罚偷盗腐败,而游手好闲之民憎恶;判决狱讼不避亲疏贵贱,而权贵豪强憎恶;左右的人有所求取,符合法规则给予,不符合法规则拒绝,而左右的人就憎恶;侍奉显贵之人不超越礼仪规范,而显贵之人就憎恶。因此三种奸邪之人在外毁誉,二种谗言在内毁誉,三年过去而坏话也就传闻到君主这里了。如今我更改了过去的方法,不堵塞小路,而放松对门闾的管理,而奸邪之民喜悦;不推举勤俭力行孝敬友爱,不惩罚偷盗腐败,而游手好闲之民喜悦;判决狱讼迎合权贵豪强,而权贵豪强喜悦;左右的人有所求取马上应诺,而左右的人喜悦;侍奉显贵之人体躬越礼,而显贵之人喜悦。因此三种邪恶之人在外赞誉,二种谗言在内赞誉,三年过去而赞誉我的话也就传闻到君主这里了。过去我做的事应当受惩罚的恰恰是应当奖赏,如今我做的事应当受奖赏的恰恰是应当受惩罚,因此我不敢接受奖赏。”

景公知道晏子贤明,乃将治国大政交给晏子,三年过去,而齐国大为兴盛。

【说明】编者之所以记载晏子的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谗言毁誉作用的问题。本节的重点不在于景公对晏子的任免,而在于晏子对东阿的治理,以及晏子用事实对景公的回答。对一个昏庸糊涂的上级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使他明白?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事实。虽然晏子后三年对东阿的治理有些委曲了东阿人民,但晏子却使齐景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治国。由此而让晏子担任治国大任,使齐国得到兴盛,人民得到安居乐业。这就是晏子的最佳行为方式。

——————————————————

【注释】1.宰:(zǎi)《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周礼·目录》:“宰者,官也。”《周礼·序官》:“乃立天官冢宰。”《论语·公冶长》:“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孟子·离娄上》:“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於其德。”《荀子·王制》:“宰爵知宾客祭祀飨食牺牲牢之数。”这里是指古代官吏的通称。

2.蹊:(xī西)小路。《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雅》:“蹊,道也。”《释名》:“步所由道曰蹊。”

3.闾:(lǘ驴)《书·武成》:“封比干墓,式商容闾。”《管子·立政》:“审闾闬,慎筦键,筦藏于里尉。”《韩非子·扬榷》:“木枝扶疏,将塞公闾。”《吕氏春秋·仲夏》:“门闾无关。”《说文》:“闾,里门也。”张衡《西京赋》:“便旋闾阎。”这里用为里巷的大门之意。公闾:即宫室的门。门闾之政:即修建里巷大门,防遏盗寇。

4.淫:(yín)《书·洪范》:“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书·毕命》:“骄淫矜侉,将由恶终。”《管子·牧民》:“上无量则民乃妄,文巧不禁则民乃淫。”《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善人劝焉,淫人惧焉。”《左传·襄公二九年》:“迁而不淫,复而不厌。”这里用为邪恶、奸邪之意。

5.窳:(yu)《荀子·议兵》:“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韩非子·南面》:“是以愚赣窳墯之民,苦小费而忘大利也。”《新唐书》:“俗不偷薄,器不行窳。”郝经《玄政议》:“天下一大器也,用之久,则必弊窳残缺。”这里用为败坏,腐败之意。

6.阿:(ē婀)《管子·君臣下》:“从其欲,阿而胜之。”《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吕氏春秋·长见》:“阿郑君之心。”《国语·周语》:“弗谏而阿之。”《礼记·月令》:“是察阿党。”这里用为曲从、迎合之意。

7.迺:(nai)古同“乃”。《诗·大雅·緜》:“迺慰迺止,迺左迺右。”《诗·大雅·公刘》:“迺场迺疆,迺积迺仓。”《尔雅·释诂》:“迺,乃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迺,语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