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认为,每位司机都应该想到这样一个安全预防:如果某天突然刹不住要撞击前车了,你会选择怎么样的方式面对这件事?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车祸的照片,车辆失控撞上路边的树,整个驾驶位被严重入侵几乎消失,驾驶员当场去世。消息甚悲哀,却也引发我们思考。对于大多数驾驶员来说,你知道在危险关头如何将损失做到最小? 我们先来看车辆的安全设计。现在比较著名的汽车安全碰撞测试有美国IIHS、欧洲E-NCAP,中国的则是C-NCAP。其中美国IIHS最为严厉,一批新车型全军覆没无法通过测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基本上所有品牌的安全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些机构的测试标准来设计的。 汽车安全碰撞速度是这么几个 ▼ 1、完全正面碰撞速度:IIHS、E-NCAP、C-NCAP均为64KM/H; 2、侧面碰撞:移动屏障重量,IIHS为1500KG,E-NCAP、C-NCAP为1100公斤,速度为50KM/H; 3、正面40%偏置碰撞:64KM/H; 4、正面25%偏置碰撞:IIHS为64KM/H,E-NCAP、C-NCAP均无。 也就是说,大部分汽车的可承受的最大速度均在64KM/H以下,这还不包括很多成绩不佳的车型。中国C-NCAP也是直到2015年才开始大幅跟上欧洲标准,之前一直是50KM/H的碰撞速度。对于其中最严苛的25%偏置碰撞,也只有美国IIHS敢做,一般的测试结果往往是“全军覆没”。 一旦遇到即将刹不住车的碰撞,如果与前车的相对速度是低于60KM/H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车头直接撞击,因为那里集中了最多的缓冲设计。 虽然对车会造成不小损害,但是对于驾驶员的保护是在车辆设计范围之内的,而且不会翻车,也是最有把握的安全方式。 错误的操作方式 ▼ 1、急打方向。 很多新手受到前方惊吓,立刻手不受控制就有了打方向回避的动作,这是人的正常反应,但是对于一个合格的司机来说,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特别是高速路上。当然,时间久了,你会越来越清楚“让速不让道的意义”。 没有出色的技术,一般人是很难把一辆车从急速变道的轨迹中拉回来的,严重的则是翻车。比起你直接撞前方,翻车带来的危险要远在其之上。 另外一点,如果你来得及反应,速度也不快,那你是可以做避让动作的。前提是你有办法控制住车的动向,后方确实没车等。但这种方式需要足够的驾驶积累与信心才能完成,驾驶员慎用。 2、选择小面积的地方碰撞。 一般受到惊吓,新手很自然会在前方目标中选择“危害较小的目标”。比如树、电线杆等。看起来没那么大跟可怕,感觉损失会小。 其实看上面的例子你就知道了,撞树跟电线杆带来的危害反而会更大。车身会把所有惯性聚合到小小的接触点上,压强之大超出想象。你想,用同样的力,你是被一块板拍着疼,还是被一根棍子捅到痛? 汽车速度越快,就是个越脆弱的产品,碰撞能量随速度上升呈几何形增加。所以日常驾驶到底开多块,我们要做到“有把握”地开车。道路限速是第一要义,而我们自己的速度,还取决于路面是否平坦、车道是多是少是窄是宽、视线有多远、你对前方的预判如何,能否迅速把车速降低到可控制范围等。 汽车安全,最关键的营造因素还是在于个人。“不得不碰撞”这个命题是放在最后的最后,我们希望它永远不用发生。各位团友,你们说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