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试备考| 留守儿童问题,到底怪谁?

 shiyibihu 2016-06-20
面试练习
留守儿童问题,有人说怪政府,有人说怪家长,对此你怎么看? 






破题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需要,大多数农民都涌入城市,这就衍生出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童年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需要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的时期,而留守儿童却要在这时与父母分离,这将给他们的生活、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对于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单一的说仅仅怪政府或者怪家长,而是应该全方面的看待这个社会问题。
负面影响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安全隐患多,易受伤害  
根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2、生活习惯差,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农村“留守儿童”,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4、学习功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
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

5、良好道德缺失,习惯养成差  
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原因
二、留守儿童问题形成原因:
1、经济方面
城乡差距大,全国发展不均衡。西部发展缓慢,经济水平低下,许多农民依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并不能满足家庭的发展需要;而东部经济发展迅速,服务行业需求扩大,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便促使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了大量儿童留守的后果。

2、政治方面
我国的户籍制度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享受不到与城市人口相应的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方面的保障,他们的子女不能像具有城市户口的孩子一样平等地享受在城市中受教育的权利,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借读费又太昂贵。不得不使农民工将子女留在农村,相对于城里的教育条件等,农村相对比较落后,再加上他们缺乏必要的管教,所以导致留守儿童各方面的问题上升。

3、教育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留守儿童从很小就和父母分离,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孩子的辨别力比较弱,容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上的不良文化和知识会趁虚而入,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4、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很少能和孩子建立互动,留守儿童回家经常会面对空洞洞的房子,时间久了,他们会麻木,会偏激。很多父母在孩子还不懂事的时候就离家,这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要他、不爱他,认为自己不如人,自卑,自暴自弃。在孩子被欺负的时候,没有妈妈的拥抱和爸爸的训导,留守儿童会经常失落,心理不平衡,容易造成孩子的敌意心理。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幸福完美的家会给孩子安全、完善的心理。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同辈群体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学校当面的影响,如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等等。
对策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一)、加强制度建设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等制度。
2、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教育。降低城镇中小学招收农民工子女的门槛,吸引有条件的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真正落实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孩子问题。
3、经济不发达、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
4、各级政府应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
5、积极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下乡支教志愿活动。
6、在学校设置方面合理布局,尽可能缩小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覆盖范围。

(二) 加强财政支持
1、下大气力改变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的不合理现状,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2、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3、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民办教育、看护中心以及寄宿制学校,解决不同收入阶层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同需求。
4、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鼓励大学生和年轻教师扎根农村基础教育。

(三)加强家庭教育
1、家庭应高度重视其育人功能,有条件的尽可能把子女带在身边。
2、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支持子女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防止过度物质满足。
3、代养人、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四)加强学校教育
1、教师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2、学校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帮助留守儿童克服面临的种种困难。
3、推进课改,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重视学校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开展法制、安全和生存教育。
4、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五)加强社会责任
1、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宣传, 以引起全社会关注;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大社会帮助留守儿童的力量。
2、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区、学校和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
3、建立基层组织对留守儿童的监督和对家长的监督制度: 乡镇社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建立“代理家长”制。
4、依靠政府部门,净化学校及社区的育人环境。
5、以村委会为基点,以乡村小学为依托,建立留守孩子教育指导中心。
总结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全社会都因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让他们在缺少父母的关爱下得到更多的温暖,让他们的身心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


#6.16国考上岸召集令#正在火热进行中

腰果新版笔记本即将下架

还没购买的小伙伴要抓紧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