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宁波人蛮幸福!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榜 宁波第三

 nhql 2016-06-20

(月湖美景)走在晚风中的小路上,散步中的甬派君有时会和妻子聊起宁波这座城。

“你觉得这地怎样?喜欢吗?”我问。

“这个地方吧,城市不大,但很精致,很干净;高楼不多,但文化底蕴很深厚,很有品位……很宜居吧。”妻子说。

宜居!!!

原来,评价一座城市还有这么贴切的一个词,不是富,不是美,不是大,不是高……而是很“合适”。

而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院的专业语言说,“宜居城市”建设是与国家最新的城市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的议题。

对于宜居,甬派君前几天在一个权威榜单中找到了共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日前发布了《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前五名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值得一提的背景是,报告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

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话说回来,宁波高居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榜第三名,这并不奇怪。这也不是宁波第一次拿到“宜居”、“幸福”城市称号。就在去年,宁波还曾被评为“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且位列10座获此殊荣城市第二。当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亚伟作为城市代表作了题为“提升城乡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主旨演讲。

来看看这个榜单的都有哪些指标,你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这份《报告》是首部中国宜居城市评价综合研究报告,从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交通便捷性、自然环境宜人性和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六大维度进行全方位研究。

说白了,宜居不宜居,就是“以人为本”,调查老百姓在这里吃穿住行舒不舒服、方不方便、幸福不幸福,环境健不健康,当然还需要一点“文化气质”。

(宁波已经有两条地铁开通,给城市交通带来新的选择)文化特质可以提升一座城市人文环境舒适性。关于这点,我最想说的一点是,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基因优良,可谓天生丽质。不仅如此,宁波是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城市,这是一所城市精神气质,是一个城市文明氛围,一个“宁波人”的文明标签。

宁波的自然环境宜人性非常强,作为东部沿海城市,这一点宁波可谓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宁波的交通也为宜居城市加分不少,宁波交通非常便捷,海、陆、空啥都有,城市交通都比较发达。在宁波,要是你想堵个车,体验下北上广一线大城市的“富贵气”,可能一年到头你都遇不到几回。

关于宜居城市的这份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最高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是当前制约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研究团队负责人张文忠说,“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房价指标,主要是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最后要提一句的是,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

看来,幸福与大小无关,有时越大反而越痛苦,最重要的还是一座城市的品质和内涵。这一点,宁波看来做得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