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行为的安全文化如何打造?资深HSE总监告诉你!

 qianggemj 2016-06-20


当我们谈安全这个话题时,往往会谈到人的安全行为和安全意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85%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在众多的事故分析中,普遍都有一条就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在提升自身安全文化的过程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说到底,良好的安全文化最终是体现在员工好的安全行为意识上,而不仅仅是体现在布天盖地的,表面的宣传板报、标语口号和挂画当中。


人的行为在日常的观察当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和做出判断,而意识缺失根深蒂固,很难衡量。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名员工在操作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不安全的操作方式,我们就认为这名员工的行为不安全,而导致行为不安全的原因可能是操作指导书不正确、培训不足或未接受培训、安全意识淡薄明知故犯等等。


在很多的企业安全管理实践当中,往往存在管理人员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纠正措施可能就是通过培训、谈话和加强监督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而缺乏更切实可行的如通过完善操作流程、定义检查频次、定期的员工沟通、定期的培训等行动措施来杜绝不安全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如何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这是提升企业安全文化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核心要素。建立基于行为和意识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实践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领导自身安全意识要强。经常听到企业领导说我很重视安全,安全第一等话题,可是很多时候却只停留在口头或者口号宣传上,而没有以实际行动亲自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安全会议,到现场时没有正确地穿戴安全鞋、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没有亲自到现场对隐患整改做指示等等。


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没有出现在现场并给予员工能够感觉到“我关心你的安全”的信息,不能说这个企业的领导很重视安全。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时时处处为员工树立安全榜样,为安全隐患整改做出决策。


如何体现领导安全意识强呢?在广西康明斯公司,有一次,一名维修人员在喷漆循环水间内使用打捞工具捞取水池内的油渣时,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手机不慎掉入水池,导致手机无法使用,这名维修人员通过公司内部邮件向相关人员通报了他的手机由于掉入水池无法使用,如需要联系他请使用邮件联系。


当天中午,正在北京出差的公司总经理也收到了这封邮件,立即询问手机掉落的具体位置,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当天下午4点,总经理从北京回来下飞机后,第一时间通知设施人员、安全人员到事件发生现场,立即布置对安全防护围栏(水池护栏的设置按照国标进行了设计和安装)进行加固,采用密目网的材质进行围护加高,防止人员或物品坠落水池。


员工看到总经理对现场隐患的整改如此重视,在3天内,相关部门就将原来的防护围栏进行了加高完善。


从这一领导行为可以看出,强化的领导层安全行为必须是这样的:


(1)身体力行,到现场;

(2)对事故隐患有紧迫感和敏感性;

(3)及时向员工传达“我关心你的安全”的信号。


安全行为,最基本的是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如何向员工有效植入正确的安全行为和意识是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康明斯从员工应聘、入职、在岗作业等各环节注重员工行为与意识的测评与监督。


在应聘阶段,安全测评与面试具有一票否决权,新员工在应聘时,必须面对安全人员进行10个有关安全行为与意识的面试与测评,面试与测评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应聘人员对安全的理解,以往接受安全培训、事故经历的教训与思考,安全对自己与家人的重要性,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如何体现安全的行为等等,同时向应聘人员传达公司对安全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


在这一环节,对于一名应聘人员来说,如果具备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会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准备工作,比如,在应聘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时,他带上了以前任职公司的一些安全手册等安全学习资料,从面谈的过程中,他也表现出了对安全有较好的理解,这样在开始阶段达到了将安全意识理念先入为主的目的,也想应聘人员传达了“我们只招聘安全合格的员工”的信息。


在入职阶段,按照培训计划,将进行三级入职安全培训,同时与部门主管或熟练人员签订“安全督导协议”,让主管或熟练人员对新员工进行为期1个月现场安全督导工作,主管或熟练人员通过每天的现场行为观察、每周的谈话沟通,让安全的理念和方法更快地植入新员工的行为意识当中。


在日常安全监督管理过程当中,如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将启动“零容忍处罚”程序,或行为纠正及行为反思流程计划。对于违反公司“零容忍政策”的行为,将按“零容忍政策”进行处罚,如未违反“零容忍政策”将启动行为纠正及行为反思流程计划。


下面与大家分享几个案例。


【案例1】


工厂厂长在现场看到一名维修人员在对缸套拧紧设备进行检修时,未执行上锁挂牌程序,工厂厂长立即拍下急停按钮,停止该维修人员的现场作业,并立即召集设备维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召开现场会议,按照“零容忍政策”,该员工违反了“在进行设备检修时必须执行上锁挂牌”的规定,按照“零容忍政策”的处罚等级是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2】


安全人员发现一名现场支持工程师从测试区域的辊道上(高约0.5米)跳到地面,而没有使用辊道过线扶梯,管理人员立即与其谈话,说明该行为的危险性,同时与该员工沟通,启动为期1周的行为纠正与反思流程计划,要求该员工每天向主管和安全部门报告当日的安全行为执行情况,说明了解自己在工作当中遵守了那些安全行为,主动帮助和提醒身边同事的安全行为与隐患,以及与家人分享日常安全行为的养成,经过7天的行为纠正与反思,编写反思报告,并在员工安全大会上与全体员工分享自己在安全行为方面的认识与转变。


经过这一反思流程,促进员工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公司安全规定与重新思考安全对个人与家庭的重要性,使员工在安全行为与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


总的来说,要建立基于行为的安全文化,应该是这样的:从领导层到员工,首先领导层要身体力行,从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日常行走、安全使用手机、与员工交谈等方面要树立榜样的作用,向员工传达“我关心你的安全”的信息,使员工通过看到的领导行为真切感觉到领导对安全的重视和关怀,做有感领导。同时通过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使员工感觉到不能触碰安全红线,帮助员工通过日常行为的转变,转变形成好的安全行为与意识,形成人人行为安全的安全文化局面。


本期大咖:黄建人


广西康明斯工业动力有限公司HSE总监,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安全评价师、ISO14001、OHSAS18001主任审核员、广西省安全生产专家。


曾服务于通用汽车,康明斯公司在华合资公司,任HSE经理、主管,安全生产主管、项目安全主管、交通安全主管、人机工程评估师等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