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难度适宜 人文和区域占比重较大

 昵称15221501 2016-06-20

2016年安徽高考采用全国卷。今年高考试题难易程度如何?与去年的高考安徽卷相比,全国卷呈现哪些特点?6月8日下午,万家教育特邀合肥六中名师周保明和王海虹,为广大考生解读2016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

2016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情境创设贴近现实与生活,但其立意是考查地理学科基本原理与思维方法。因此,对考生而言,选择题入题容易,定项不易,综合题入题不难,深入较难。这种“高起点、低落点”的命题思路更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从而保证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2016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卷整体特点

1、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比重较大。

试题选取的题材更多地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第1~3题以陶瓷产业发展变化为背景和第36题以茉莉种植、茉莉加工为背景所设计的试题都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的方向和途径,增强学生的乡土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再如第4~6题以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城市空间规划为背景设计的试题旨在引导考生去思考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能够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之地理高考试题很好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区域地理包括区域定位和区域背景材料,并以此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区域特征和区域联系的分析能力,强化对考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考查,强化对考生运用地理原理探讨区域地理问题和解决区域发展的能力的考查。

2、试题综合性强。

综合题仍然保持一道自然地理为主、一道人文地理为主;综合题的区域背景始终保持“一中一外”,世界地理综合题选择的是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中国地理综合题选择的是广西横县。试题将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有机结合,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程度,注重对考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甄别。

3、知识抽样考查明显。

今年的试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垂直地域分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化、区位因素与产业活动、产业转移等,但是很多知识点仍未涉及。从每个题组来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设问涉及的面较小,就是抓住一个点从多个角度向其深度、广度考查,这个命题思路与各省区自主命题卷差异明显。从考查内容来看,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地理试题多选取学科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即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等主干知识,不再强调知识覆盖面,不追求自然与人文、中国与世界各版块内容的平衡,不回避某些重点要素或区域。

4、能力覆盖考查突出。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内容,是试题的明线,而命题考查的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则是试题的暗线。2016年新课标卷Ⅰ地理试题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灵活和综合运用,着力考查考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试题全面涵盖考试说明中的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5、区分度适宜。

2016全国课标卷Ⅰ地理试题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难档试题难度有所降低,中档难度试题比重增加,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进一步增强。素材选择兼顾城乡和地域差异;降低空间定位的难度;考查内容皆是规律性的、共性的问题,回避具体地区、个性的知识与内容,保证城乡之间的公平。

2016年高考全国卷地理典型试题分析

1、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渗透价值观

2016年地理试题延续了新课标卷的一贯特点,选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设置新颖的情境,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逐步分析信息,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考生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如综合题第36题,以茉莉为中心问题,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广西横县茉莉种植的优势条件;再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角度分析茉莉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传承了新课标卷“小切口、小步走、自然原因入题”的命题特点;然后从茉莉种植过渡到茉莉加工,分析茉莉花茶厂众多的原因,从农业到工业,实现了产业的融合;最后从点到面,如何将横县茉莉花茶产业模式向其他贫困落后地区推广,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后一问清晰地体现了本题的命题意图。

2、“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学习能力的考查

“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2016年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考生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需要通过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其次,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由于该类试题既考查考生考试现场的学习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区分度较高。如第11题,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找出影响磷累积量的因素,并结合川西某山地东坡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3、关注时空维度,突出过程性分析,考查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事象不仅具有空间分布、空间组合与空间联系的特点,还具有不断发生、发展与变化的特点。2016年地理试题特别关注地理事象在时空维度的发展变化特点。如第1~3题,中心问题是陶瓷产业的发展变化,在空间维度上由景德镇到佛山市之间的往返,在时间维度上由明清时期到21世纪初期的跨越,说明了人文因素的变化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这类试题突出要求考生对地理事象过程性的分析,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凸显了人文地理教学中对过程和阶段的核心要求。

4、设计选择性,关注学生差异,体现人文关怀

自新课标卷命题以来,开放性试题成为必考题型,纵观近几年的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表现为试题取材、试题设问和答案设置。2016年第36题第4小题为开放性试题,与往年不同的是试题设计了选择性问题。试题设问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具体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思考和答题的空间,综合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开放式的答题设计给予了考生表达个人意见、看法的机会,实质上是反映了其态度和价值取向。这样的试题及其答案的设计使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再是表面化的、形式上的、模糊的并带有标签色彩的空泛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可触摸到的真情实感。

2016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读名师

周保明,合肥六中地理学科主任,合肥市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一名,参与编写八年级教材《安徽地理(修订版)》。

王海虹,合肥市首届高中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合肥市首届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安徽省优秀地理教师。

万家教育直击安徽2016高考现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