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基 地基必须坚实牢固,设计应遵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尽量利用天然地基以降低养牛的成本。砖混结构的牛舍,应用石块或砖砌墙基并高出地面,墙基地下部分深80 - 100厘米,东北等严寒地区最好超过冬季冻土层深度,墙基与周边土壤间做防水处理。轻钢结构的牛舍,支撑钢梁基座应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深度根据牛舍跨度和屋顶重量确定,最少不低于1.5米,非承重的墙基地下部分深50厘米。 (二)墙壁 墙壁要求坚固耐用,厚度根据保温需要确定。冬季不是很冷的地区,一般墙厚24厘米。东北和西北等严寒地区,可适当增加墙的厚度。(三)屋顶 屋顶要求夏季隔热、冬季保温,通风散热较好。屋顶样式有单坡式、双坡式、平顶式、钟楼式、半钟楼式等,常用的有钟楼式、双坡式和单坡式。钟楼式比较适合我国南方跨度大的牛舍,通风换气效果好,但结构复杂、造价高。双坡式适用于我国所有地区和各种规模肉牛场,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单坡式牛舍多用于小型肉牛场或暖棚牛舍。 屋顶高度和坡度根据牛舍类型确定。 一般双列式牛舍屋顶上缘距地面3.5 -4.5米,屋顶F缘距地面2.5~3.5米,钟楼结构上层屋顶与下层屋顶交错处垂直高度0.5 -1.0米,水平交错距离0.5 -1.0米。单列式牛舍屋顶上缘距地面2.8~3.5米,下缘距地面2.0 -2.8米。多列式牛舍应在烈列式基础上再适当提高。采用轻钢结构的应遵守《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为防止大量积雪压塌牛舍,设计承重时要适当提高标准,一般荷载应达到每平方米50千克以上。 屋顶材料选择常用的民用建筑材料,要求防火、防水、轻便、价格低,厚度根据保温需要确定。彩钢板屋顶最好为双层,中间填充5~10厘米厚的保温层。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冬季舍内温度和亮度,可在向阳侧间隔安装宽1米左右的采光板。 (四)跨度 跨度根据内部构造、是否使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机械等确定。单列式牛舍内部宽7~10米,双列式牛舍内部宽12~15米,四列式牛舍内部宽17 - 23米。 (五)门窗 封闭式和半开放式牛舍应在一端或两端设置大门,大型双列式牛舍应设置多个侧门,使用向外开门或推拉门。双列式和多列式牛舍大门宽2.5~3.5米,高2.5-3.0米;侧门宽l.5米,高2.0米;单列式门宽l.5~2.0米,高2米。如果使用全混合日粮饲喂车,需根据饲喂车的类型确定大门的宽和高。 封闭式牛舍应有窗户,大小和数量根据当地气候、牛舍类型确定。寒冷地区南窗数量要多、面积要大,北窗则相反。南窗高1.0 -1.5米,宽1.5-2.0米;北窗高0.8~1.0米,宽1.0 -1.2米:窗台距地面1.0-1.3米。炎热地区两边窗户大小和数量一致,窗高1.0 -1.5米,宽1.5-2.0米,窗台距地面1.0~1.3米。半开放式牛舍可设窗户,参考炎热地区窗户设计,也可用帆布、棉帘等材质的卷帘代替,天热时卷起加强通风,天冷时放下保暖。 (六)牛床 牛床是牛采食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因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牛床、石质牛床、沥青牛床、砖牛床、木质牛床和土质牛床,不同种类的牛床各有优缺点。 混凝土牛床和石质牛床导热性好、坚固耐用、易清扫、消毒,但硬度高,舒适度差,冬季保温性差,投资大。砖砌牛床造价低,但易损坏,不便于清扫。建造混凝土、石质和砖砌牛床,先要铲平夯实地基,铺20 - 25厘米厚的三合土后,上面再铺10 - 15厘米厚的混凝土、石材或立砖(横竖皆可,但横砖使用寿命短)。 沥青牛床保温性好并有弹性,不渗水,易清洗、消毒,是较理想的牛床,但遇水后较滑,修建时可掺入煤渣或粗砂用于防滑。沥青牛床最底层为夯实的素土或10厘米厚的三合土,中间为10厘米厚的混凝土,最上层为2-3厘米厚的沥青。 木质牛床保暖性好,有弹性,易清扫,但造价高,易腐烂。漏缝地板式清粪的牛舍多采用木质牛床。木质牛床厚度根据木板材质确定,一般厚10厘米左右,铺于硬地面上。 土质牛床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有弹性,舒适性、保暖性和透水性好,但不易清扫和消毒。建造方法是将地基铲平,夯实,铺一层15厘米左右厚的砂石或碎砖块后,再铺15 - 25厘米厚的三合土,夯实。 牛床应有1.5°~2°的坡度,近槽端高,远槽端低。 为了提高牛舍利用率,很多牛场不区分犊牛、育成牛、母牛、育肥牛舍,通用一种牛舍此时牛床应按照最大长度来设计(表3-1)。 ![]() 表3—1牛床设计参数 (七)饲槽和水槽 |
|
来自: 昵称34082337 > 《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