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公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l 等号(=); l 参与计算的元素(运算数); l 连接计算元素的运算符。 运算符是Excel公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的Excel运算符有: l 算术运算符:+、-、*、/、^(乘方)、%(百分比)。 l 比较运算符:>、、>=、<>、<>、=等。 l 文本运算符:&(文本连字符)。 l 引用运算符::(连续区域引用运算符)、,(离散区域引用运算符)。 1. 算术运算符的使用 示例1: 将如图 1所示的A1单元格至E1单元格的数据按如下公式计算,并将结果放在F1单元格中。 公式:A1+B1*C1-D1/E1
求解方法一: 激活F1单元格,在编辑栏内输入“= A1+B1*C1-D1/E1”,如图 2所示,按Enter键,则用户可以看到在F1单元格内的得到的已知公式的计算结果。
%小提示: 在编辑栏内输入公式不区分大小写,Excel会自动将其全部转为大写。 求解方法二: 1) 选择F1单元格,在编辑栏内输入“=”。 2) 选择A1单元格,此时用户会看到在编辑栏内显示“=A1”,在A1后输入“+”。 3) 选择B1单元格,在编辑栏的“B1”后输入“*”。 4) 选择C1单元格,在编辑栏的“C1”后输入“-”。 5) 选择D1单元格,在编辑栏的“D1”后输入“/”。 6) 选择E1单元格,按Enter键,完成公式输入。结果如图 2所示。 %小提示: 1) 使用方法二比方法一麻烦,但与方法一比较起来不易出现输入错误的数据单元。因而对于需要用到很多数据单元的公式,最好使用方法二。 2) 在Excel中,当公式中使用的单元格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使用该公式的单元格的数据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也是Excel的优势之一。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修改数据时要非常小心。 2. 比较运算符的使用 示例2: 将如图 1所示的工作表中B1单元格与E1单元格的数值大小,并将结果输出到F1单元格。 求解方法: 选择F1单元格,在编辑栏内输入“=B1>E1”,按Enter键确认输入公式。 结果如图 3所示。
%小提示: 如果单元格内的数据为字符串,那么Excel将比较两个字符串的首字符的大小。 3. 文本运算符的使用 示例3: 将如图 4所示的工作表中的A1至D1单元格内的文本连接起来,输入到E1单元格中。
求解方法: 1) 选择E1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 2) 选择A1单元格,在编辑栏内“A1”后添加“&”字符。 3) 选择B1单元格,在编辑栏内“B1”后添加“&”字符。 4) 选择C1单元格,在编辑栏内“C1”后添加“&”字符。 5) 选择D1单元格,按Enter键。 定义公式结果如图 5所示。
%小提示: 文本连接符&表示将两个文本组合成一个文本,如“a&b”,结果将显示为“ab”。如果是两个数字中间用文本连接符,则数字会作为文本处理,如“1&2”,则结果将显示为“12”。 4. 引用运算符的使用 在公式中需要引用单元格的数据,如果只是引用一个单元格的数据,那么只要输入该单元格的名称就可以引用该单元格的数据,但是如果要引用不同单元格的数据于同一个公式,则需要使用“引用运算符”。如果是连续的一些单元格引用,则用连续区域引用运算符(冒号“:”),如果是不连续的区域引用,则用离散区域引用运算符(逗号“,”)。 示例4: 将如图 6所示的A1至C1和E1及F1单元格的所有数据加起来,输入到G1单元格。
求解方法: 1) 选择G1单元格,输入“=SUM(”。 2) 选择A1单元格,拖动到C1单元格。 3) 按住Ctrl键(或者输入“,”)。 4) 选择E1到F1单元格。 5) 然后输入“)”。 6) 按Enter键。 输入的公式结果为:=SUM(A1:C1,E1:F1)。在该公式中,“A1:C1”中的“:”是连续区域引用运算符,表示A1到C1。“,”表示两个不连续的区域(一个A1:C1,一个E1:F1)。
【本文为“职场达人 每日一招”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