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笔书法讲座

 问道轩 2016-06-20

说明:我将几年前的文稿发表在此,以供书友分享,以期书友指教。今后我将陆续发表一些竹笔书法作品,希望书友喜欢,并共同切磋书艺。

 一  竹笔书法的地位

    我与竹笔之缘始于1990年。兴趣一来,从竹扫把上取了几寸长的一截,把一端削成笔状,蘸水写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觉得“有味”,便一连写了几幅字。这些初学作品,至今尚存。作为一种爱好,我此后写字大多使用竹棍子。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祖先称其为“书法”,大概书写工具是毛笔。我想,在毛笔之前,他们也在记事,所用工具不过树棍子罢了。到了近代,蘸水笔、钢笔、圆珠笔、铅笔、粉笔、排笔相继出现了。既然是“笔”,就可以画出各种不同特征的点线符号来,就可以创造各种“美”。

当今已经有了“钢笔书法”、“铁笔书法”、“粉笔书法”等。既然按书写工具来分类可成为各种书法,那么,“竹笔书法”理所当然应该准予“入伍”了。

二  竹笔书法的特点

    书写工具不同,特点当然各异。就竹笔而言,大概有四:

    其一,工具制作简单。捡一截竹棍子,砍一根细竹子,或从竹扫把中抽出一根竹苗子,取几寸长一段,一端削成笔状,便成。若讲究一点,把上部雕琢打扮一番,成工艺品状,也是雅趣。

    其二,书法载体厚实。毛笔写字,宣纸最佳。竹笔写字,若用宣纸,那就使不上劲了。只要厚实,竹笔当有用武之地,诸如厚白纸、马粪纸、木夹板、塑料板、玻璃板,都可以发挥竹笔的优势。

    其三,蘸墨不宜过多。竹笔储存墨水只靠表面,竹管里可储存一点。如果蘸墨过多,就会“生蛋”,破坏整幅作品。要写出“枯笔”效果,当然蘸墨应该更少些。

    其四,书幅不宜过大。毛笔可成联笔,写斗大的字(有人用马尾毛制作特大毛笔,在篮球场上写字)。竹笔是“硬武器”,没有伸缩性,写不了太大的字,故适合小巧玲珑。当然,如果写长卷,书幅也就很大了。这些都是相对的。不过,与钢笔、铁笔、圆珠笔比起来,竹笔可以写较粗的笔画,有一定的优势。

三  竹笔书法的练习

    练习竹笔书法,事先必备文房四宝。竹笔要多制作几支,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都要。作品正文当用大的粗的,题款当用小的细的。印章也是需要的。

    首先,靠反复练习把握竹笔的特点。同一支竹笔,使用的方面和角度不同,写出来的粗细和风格各异。

    其次,初学竹笔书法,同样要临摹好的碑帖。临摹的目的是要掌握各种字体的结构和点画特征,借鉴别人的成果,在临摹中揣摩其美。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可以“搬家”,就成为自己的财富了。

    第三,要持之以恒,克服畏难情绪。书圣王羲之讲过:“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他讲的关键词是“存意”。把字写出点模样来,不下一番苦功夫是不行的。

四  竹笔书法的创作

    竹笔书法艺术,与其它书法艺术一样,要讲究用笔美、结构美、意境美,要讲究气韵。法不离宗,依源而流。

    准备创作一幅竹笔书法作品,完成几个基本步骤就成了:

    首先,要根据竹笔的特点和书写内容的多少选择纸张的大小。

    第二,确定书法格式。是横写还是竖写?若横写,一般采用现代印刷式样。若竖写,就要选择样式,如条幅、中堂、扇面、对联、册页等。

    第三,选择书体。一幅书作,书体不可杂用。在隶书作品中掺杂几个楷体字或草体字,那就犯忌了。但行书和草书是可以的。

    第四,确定章法。这也是“意在笔先”的部分。比如要写成对联,就只能竖写,而且要两两相对。至于其它样式,可以纵横不成行,或纵成行横不成行,或纵横都成行。如何选用,要根据作者的习惯和当时的心境而定。

    第五,落款。如有人求字,则有上款,写明求书人名(一般不写姓),称谓(同志、女士、先生等,一般不称职位),再写客套语(雅正、教正、属书、雅属、惠存等)。下款,写明内容题名、出处、时代、作者姓名、书写地点。

    第六,用印。根据整体布局,一般都用印(也有不用印的)。印的大小,要与书作协调。款后空间大,可用两印,白文印在上,朱文印在下,间距要适当,与整体呼应。

    另外,学习书法,要逐步追求有一点自己的创造。临摹得再“神”,那也是别人的东西。这里说的创造,是说要有自己的特色,即在写出共性的前提下写出个性,让人一看便知此乃谁人所书。

    我辈学书,无意成名成家,无意换取铜板。作为个人消遣,修身养性,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以书会友,服务工作,服务社会,不无好处。

                                                 2006年11月13日于近雪斋

原载《松滋老年》报,2006年11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