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态】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研讨会都说了啥

 萨拉丁123 2016-06-20

618-19日,中国社会工作学会联合共青团广东省委在广州市团校举办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与探索研讨会暨青少年事务社工专题培训班。主页君从会上获悉,自2014年共青团中央、民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全国的32个省份都已出台了相应的省级政策文件,但目前全国青少年事务社工仅有5.6万人,离2020年要建设20万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还有差距。论坛上,与会人员针对当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困境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在跨地域、部门和行业共同搭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框架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并重点对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了探讨。


20万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怎么去实现


20万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怎么去实现,成了本次研讨会主题演讲的焦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陈树强认为青少年事务社工从业人员严重不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平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究竟在哪儿?他认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是由共青团牵头统筹管理的,具有特定含义,是指职业从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督导、机构管理、教育研究等工作的专门人员(不含专职团干部)。

     在操作层面,究竟哪些人属于青少年事务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陈树强认为应该有四方面的指标,从事青少年事务、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共青团统筹管理、经费保障明确。

陈树强认为共青团的统筹管理,不但意味着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统筹管理,而且意味着这些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与共青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那么,遵循共青团统筹管理原则,可以建构出哪些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平台。

据介绍,一是在团属机构中开发设置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岗位。按现有基层团组织380多万个算,解决20万、30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否很容易解决?陈树强认为,如果要按照基层团组织、各级团组织的角度去设定岗位,会涉及编制方面的问题,以及规定了专职团干部不能算是青少年事务社工,所以在团属机构里,恐怕各级的团组织现实性可能不是太强。而在其他团属青少年服务组织和机构可能会比较可行。

第二条路径可以由共青团培育、扶持建立并受共青团业务指导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主页君注意到在团中央联合民政部等六部门出台《意见》的同年10月,团中央下发了《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通知》。在这个平台中指明要专业人员,而没有指出这个平台要有专业社会工作者。

对此,陈树强认为现在要推动专门的青少年社会事务服务机构,应该和全国范围内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捆绑在一起去推进,使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以社会工作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的机构,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条路径可以明确其他政府或非政府社会工作机构中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岗位或服务项目。一方面,对于非共青团负责业务指导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团、基金会等相关社会组织,共青团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之建立联系。另一方面,由民政、综治、司法、教育等职能部门建立的社工队伍中,主要从事青少年事务且其工作督导考核由共青团负责的那部分工作队伍。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邹学银认为,实现20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人才有两个很重要的抓手,一是考证,希望动员更多的人通过考证加入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中。很多人干了一辈子,能不能算专业人员?目前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即将出台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标准的宣传贯彻落地,希望通过这个更好地提升专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怎么去开展服务?


实践中,青少年事务社工到底如何去开展服务?应该做什么?服务策略有哪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孙莹教授主要围绕如何在社区层面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进行了分析。


孙莹澄清了当下青少年服务内容,认为第一层次是个人和人际关系,社工应该围绕建立正确个人价值观、良好品格、和谐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为目标,为全体青少年提供服务,这个服务策略应该是预防性的,用的方法基本上有小组、社区,也有个人的一些辅导。第二层次是社会和国际视野,围绕参与社会事务、关心政治、有公民责任心、胸怀世界为目标,针对的服务对象也是全体青少年。社工的整个服务策略是发展性的,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社区工作技巧。第三层次是个人适应困难,和社工非常相关,以协助有适应困难的青少年扮演积极角色为服务目标,这部分当然是少部分青少年。整个服务策略应该是补救性的。

在具体提供过程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机制?据孙莹介绍,大体上来讲,青少年的家庭就在社区这个层面,社工应该运用“三社联动”的机制去推动服务。她分析,社区是执行政策的一个最基层的力量,具有行政性属性;专业社工机构(内生型和外来型),大部分聘请的是持证社工或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社工,具有专业性属性;志愿者组织及社区社会组织,包括高校社团,他们可能都进入到社区平台来开展服务,因为在这里才能真正接触到青少年,所以有些组织是专门性的。

在以“三社联动”机制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孙莹强调联动的主体是社工,再就是在专业社工机构内,草根组织现在也开始慢慢使用社工。从联动机制上讲,这个是政府在推动,制度在联手,另一个就是项目链接,因为很多组织也拿一些小项目,包括基金会项目、自己创意策划的项目,大家也希望落到社区内。所以是项目链接,我们跟这些机构的合作,是因为信念比较一致,我们都想为百姓服务,尤其是想为社区内的青少年服务,是一个可以在一起合作的机制。

当然在这种合作机制下,青少年事务社工应该有什么样的具体介入?孙莹介绍,第一要考虑到阶层因素,以北京实践经验为例,大量的服务在商品住宅区,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更高期待,不仅满足于个人人际关系的改善,更关心这个孩子未来的公益责任和社会担当,所以我们在商业住宅区里面开展的服务,钱花得很少,因为家长愿意付费,社工的服务很受欢迎。第二个就是代际,老人见到孩子就高兴,我们为此就多做一些老少跨代互助型服务,让两代人都在不同服务中得到一些成长和进步。第三个就是朋辈,那些小朋友得到大哥哥、大姐姐陪伴以后,也学会通过模仿,通过朋辈影响来建立自己的行为规范,这些我认为也是效果非常好的。例如我们在社区里面做的独生子女陪伴计划,是由大学生志愿者来担当的,非常受家长的欢迎。




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韩晓燕教授分享了《基于青少年正面成长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的主题内容,以上海市Y街道“绿色畅想”项目为例。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书记郑胜景作了《广西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汇报。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谢建社教授分享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广州经验》





将以更高的联动平台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协调督导处副处长滕素芬在会上表示,团中央将成立社会工作联络部,用更高的联动平台推进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发展格局,下一步的总体思路概括

1+2+3+4


1”即锁定一个目标,到2020年建成20万人、到2025年建成30万人的人才队伍。这个目标是稳定的、明确的。2014年,我们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6-25岁青少年常住人口比例为主要依据,兼顾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工作基础,把任务指标分解到了各省。各省也制定了每年的建设计划。与此配套,我们制定了考核细则,成为督导各地的指挥棒。

2”即构建两个体系,人才教育培养和人才使用管理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提升存量与扩充增量、专业培训与知识普及相结合,通过推动高校专业教育、从业人员实务和考前培训、团干部工作培训、学生见习实训、高端人才重点培养等,形成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在人才使用方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全团各条战线、各类青少年服务场所、机构中大力使用社工。主动对接综治、民政、司法、教育等部门的社工力量,在他们的岗位职责中增加青少年服务内容。同时,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等使用社工。

3”即抓住三个关键,开发专门岗位、发展服务机构和实施服务项目。关于开发专门岗位,重点在各级团组织、团属企事业单位、各类青少年服务组织(机构)以及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同时,与其他部门合作,建立综治社工、预防社工、禁毒社工、驻校社工等专业领域社工。关于发展服务机构,发挥共青团作为枢纽型组织的优势,成立由共青团主管的非营利性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与现有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广泛合作,视条件给予业务支持、工作指导、管理考核等,使之成为承接政府购买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载体。关于实施服务项目,发挥全国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示范项目的牵动作用,引导各地在维护青少年权益、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领域开发设计项目。

4”即加强四个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环境保障。在组织保障方面,与民政、人社等部门构建更加有力的支持配合机制,适时成立全国青少年事务社工行业协会。在政策保障方面,制定完善岗位开发设置、人才保障激励等配套政策和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在资金保障方面,争取财政部门纳入政府购买重点支持范围和指导性目录。在环境保障方面,通过新媒体宣传、项目大赛、创建活动、评选表彰等方式,积极推动青少年事务社工文化传播和理念普及。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黄胜伟认为,青少年事务社工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青少年管理部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近年来,在各级团系统的大力推动下,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十三五时期,应该是社会工作发展又一个新的时期。下一步民政部也将落实中央的要求来进一步推动建立综合政策、专项政策、地方政策和标准相互支撑配套的政策体系,推动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推动发展一批治理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大、覆盖广泛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推动社会工作由东部地区发达城市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期望共青团系统能够继续开拓创新,积极在社会工作领域为整体社会工作的发展作出新的成绩,探索更多的经验,为社会工作整体发展创造更好的可推广的模式。2014年,民政部跟团中央推动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意见,这是民政之外第一个领域以制度化的方式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在这个意见影响下,民政部现在逐步地拓展到相关领域,今年有望在禁毒社工领域出台相关文件。可以说,在整个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共青团系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社会工作发展的作用,民政部门愿意继续与共青团系统合作来推动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研讨会花絮



广东团省委副书记梁均达书记致欢迎辞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邹文开致辞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综合处处长李勇讲话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红卫发言



团市委副书记叶兴仁授“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院校联盟轮值主席”牌


团广东省委成立了“广东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研究智库”,聘请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邹学银等专家担任智库成员


共青团中央权益部、民政部社会工作司、中国社会工作学会领导为获奖论文颁奖


本次研讨会的分论坛围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的制定、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青少年社会工作实践创新等三个主题开展。有150名来自全国社工领域的专家学者、广东省社工骨干、基层团干部参加研讨,并探访了珠三角优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现场。





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