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哲理】做人要做到内精明而外浑厚

 老沔城人 2016-06-21



【处世哲理】


做人要做到内精明而外浑厚




    糊涂和聪明是相对而言的。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实能占到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

    汉元帝五年,信奉儒家学说的汉武帝征召天下有才能的读书人。年纪七十多岁的公孙弘的策文被汉武帝欣赏,提名为对策第一。

    汉武帝刚刚即位时也曾征召贤良学士,那时公孙弘才六十岁,以贤良征为博士。后来,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向汉武帝汇报情况,因不合皇上意图,引起皇上发怒,他只好称病回归故乡。

    这次,他荣幸地获得对策第一,重新进入京都大门,就思量着要吸取上次的教训,凡事必须保持低调些才好。

    从此,公孙弘上朝开会,从来没有发生过与皇上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凡事都顺着汉武帝的意思,由皇上自己拿主意,汉武帝认为他谨慎淳厚,又熟习文法和官场事务,一年不到,就提拔他为左内史。

    有一次,公孙弘因事上朝奏报,他的意见和主爵都尉汲黯一致,两人商量好坚持共同的主张。谁知当汉武帝升殿,邀集群臣议论时,公孙弘竟推翻自己先前的主张,提出由皇上自己拿主意。

    汲黯十分恼怒,当廷责问公孙弘说:“我听说齐国人大多狡诈而无情义,你开始时与我持一致意见,现在却背弃刚才的意见,岂不是太不忠诚了吗?”

    汉武帝问公孙弘:“你有没有食言?”

    公孙弘谢罪说:“如果了解臣的为人,便会说臣忠诚;如果不了解臣的为人,便会说臣不忠诚!”

    汉武帝十分同意公孙弘的说法。以后每次有大臣诋毁公孙弘时,皇上都能宽厚地为他开脱,几年后,提拔他为御史大夫。

    公孙弘平时是个谈笑风生、博学多闻的人。他常常说:君主常犯的错误,往往是不虚心纳言;臣子常犯的错误,是生活奢侈不节俭。

    公孙弘在皇上眼中是个谨慎淳厚的臣子,但有些大臣却认为他是个伪君子。有一次,汲黯听说公孙弘生活节俭,晚上睡觉盖的是布被。便入宫向汉武帝进言说:“公孙弘居于三公之位,俸禄这么多,但是他睡觉盖布被,这是假节俭,他这样做岂不为了欺世盗名吗?”

    汉武帝召见公孙弘,问他有没有这样的事。公孙弘说:“有此事。汲黯是臣最好的朋友,然而今天当庭责备我,这正好说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居三公却盖布被,诚然是用欺诈手段来沽名钓誉。我听说管仲担任齐国丞相时,市租都归于国库,齐国由此而称霸;到晏婴任齐景公的丞相时,从来不吃肉,妻妾从不穿丝帛做的衣服,齐国得到治理。今天臣虽然身居御史大夫之位,但睡觉却盖布被,这无非是说与小官吏没什么两样,怪不得汲黯颇有微议,说我沽名钩誉。”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话,觉得他是个凡事退让的谦谦君子,更加信任他,下诏封他为平津侯。

    公池弘拜为丞相后,名重一时。当时,汉武帝正想建功立业,多次征召贤良之士。公孙弘便在丞相府开办了各种客馆,开放东阁迎接各地来的贤人。

    每次会见宾客,他都格外谦让恭敬。有一次,他的老朋友高贺前来进谒,公孙弘接待了他,并留他在丞相府邸住宿,不过每顿饭只吃一种肉菜,饭也比较粗糙,睡觉盖布被。

    高贺以为公孙弘故意怠慢他,到侍者那里一打听,原来公孙弘自己的饮食服饰同样检朴。公孙弘的俸禄很多,但由于许多宾客朋友的衣食都仰仗于他,因此家里并没有多余的财产。

    公孙弘活到八十岁,在丞相位上去世。他身居相位,能做到厉行节约,布被粗饭,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言行上趾高气扬,放浪不羁历来是做人的大忌。有的人喜欢说大话、吹牛皮、翘尾巴、摆架子、耍威风、神气十足,到头来只能淹没在别人的鄙夷目光中。

    只有做到内精明而外浑厚,才能为自己营造出更温馨的生存空间和更融洽的人际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