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氏凹洞”情绪处理模式

 tuzididie 2016-06-21

                        

   吴丽娟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

一、「吴氏凹洞」---情绪处理模式 
    根据以上Being、修正性经验等概念的体会,我发展出图二所示的「吴氏凹洞」---一个情绪处理的模式,强调情绪接纳后的问题解决会更有效;强调个体要接纳、允许、尊重情绪的存在,重新接纳被摒除在外的情绪与自己的各个部分,个体才能更统整。

“吴氏凹洞”情绪处理模式

图二 「吴氏凹洞」----情绪处理模式图

 

    具体而言,此模式强调深入情绪凹洞、接纳个体情绪的重要,当情绪受伤时不适合再认知的教育,不要藉由说理、建议,期盼个体有立即性的改变。当个体有负向情绪时,我们仍用Head 和其受伤的Heart 对谈,常是「鸡同鸭讲」,我们很棒的建议或劝勉,都会变成「有道理没效果」的话。一个在受伤情绪中的人,是很难听进任何「道理」的,应以接纳、同理其情绪为先。这个情绪的凹洞也强调我们要和自己真实的感觉在一起,允许、接纳情绪的存在,正视之,而非急于把它去除,因为它也是我们重要的能量与资源。例如,饱受痛苦的案主经常要我们帮忙把他从情绪的凹洞中「救」出来---「我不要这么爱生气」「我不要这么权威,我希望我孩子靠近我」…,谘商员有时也忙着帮忙想办法把生气、权威「去除」(Doing)掉,让案主赶快从情绪凹洞中回升。我认为谘商时,正好相反,不是帮案主「去除」掉其所苦的「生气」、「权威」等负向情绪或特质,谘商员反而要去帮助案主,学习和这些痛苦的情绪在一起(Being),正视、接触我们想去除的部分,透过了解把它们再「迎娶」回来,再次拥有(re-own)、接纳之,它们才能变成我们的资源。唯有了解、接纳这些受伤的情绪,我们才能成为资源的主人,有效运用之,而非被其驾驭,我们也才能有真正的统整,因为这些被我们摒弃的部分也都是我们重要的一部份。例如想除去的「生气」,它也是我们重要的能量,能保护我们,防止他人错待(mistreat)我们;「权威」去除了,我们坚持、有理想、果决、坚定执行力等特质也没有了。谘商员可帮助案主学会了解这些情绪所代表的意义、需求,接纳并滋养它,它会成为我们的资源,而不再是困住、驾驭个体的受伤情绪。当我们能够了解、接受这些被我们否定的复杂情绪,我们才有机会接触自己内在丰富的世界;当我们正视它、接纳它,才能真正的放下它。总之,我们所唾弃、舍弃及搁置的事物,若我们排挤、不能接受它们,其很可能会以更强大的力量向我们侵袭。当我们收回、重新接纳我们急于抛掉自己的那些部分,我们就收回我们丰富的资源,而达到满足、完整的状态。

二、从Human”doing” 到 Human”being”
   「吴氏凹洞」情绪处理的论点可协助个体重新接纳我们的情绪、感性面,让我们更统整,形成「Being」的生命情态。然而,有人认为,是否「不做事」(不Doing) 就是Being?当然不是!有人放弃Doing 的辛劳,少做事了,但仍找不到自在喜悦的满足感。当个人的本质是役于物、役于外,需要藉Doing 来界定自己价值的话,即使减少做事的份量,仍然会处于担心事情未做好、未做够的焦虑中,仍不能和自己在一起,享受做事、存在的乐趣。Being 也可说是「乐业」,享受所做的事与过程,「人」与「事」是融合的,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此时做事情是源于I want,而不是I should,自然较能乐于其中。此外,我们也常看到一种现象,就是有人学了谘商辅导后,更不适应,更看到自己的不足;尤其学了九个谘商学派,似多了「九把刀」,多了好多标准来责备自己---怎么自己又没同理、又太权威、又没听对方声音、又太给建议了…更看到自己哪儿又做错了,而有更大的压力。这种现象常源于未能真正学到谘商的精髓---自我接纳的本质、Being 的态度,而仍是以原来的自我贬损的态度,Doing 的生活情态来生活,现在只不过是换成另外一套价值观来要求(demand)自己罢了。也就是说,昔日用Doing 生活情态来生活、自我要求,现在学到自我滋润Being 新的一套价值观后,仍援用原来绝对化的思惟来要求自己Being,其僵化、自我贬损、用外物界定自己价值的本质没变,仍有很多的「应该、必须」,忙着去符合外界标准,仍未能和自己在一起,自然不快乐。谘商员若未真正的改变,未能有整个生命、生活哲学的改变,仍是用Doing 的绝对性思维来操作新的学习内容,是没效用的。同样地,有些谘商员不自觉的又拿新学的Being 内涵来要求案主---案主怎么还没表达情绪呢?案主怎么还这么没自我?怎么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案主怎么还不…..?这些担心、焦虑、挫折多源自于我们谘商员希望案主一定要怎么「做」,而且是希望照我们意思做,而案主不从,所引发的情绪。此时,谘商员又「温柔地」不自觉的「强行灌输」(imposing)我们的想法给个案了。因此,当案主行为和我们的想法相左时,就会觉得案主「抗拒」,觉得挫败。事实上,案主只是未能按我们的希望来表达情绪和自己真实接触,未按我们的方式来照顾自己….. ,但他们仍都在照顾自己,只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而已。谘商员不宜用自己的一套「框住」案主,要能真正以案主为主,允许他做自己。以我自己由Doing 到Being 成长的过程为例:我从由「做最好」中来界定自己的价值,到学会欣赏我「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过程。现在我较乐于做我在做的事,不是为了谁或「应该」而有怨气的去做。当我们为了「应该」、「必须」而做,常会充满压力、郁卒与不悦,遑论享受其过程。例如我以前跑得很快,弹力佳,女子五项全能竞赛常有优异的表现,但那时是「一定」要「做好」,不能犯错,得失心重,不能享受、参与过程,常在压力与担心下过日子,天赋反变成我的负担。读书也是一样,昔日为父母亲念书,且一定要有杰出表现,除了压力与怨气外,也无法体会读书的乐趣;只专注于课业之中,满足他人的要求,远离了自己需求,不能享受生命,更怎会快乐?!如今学会和自己在一起,为自己而念,较不以成就为唯一的依归,不以成绩为界定自己价值的标准,较能看到自己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较能接纳自己,允许犯错,也较能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此的生活是更享受的!影响更大的是我能决定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创造一个不同于我原生家庭,一个我较想要的「再生家庭」,我「是」我要的生活,先生、孩子与我,共同创造出一个能做自己的生活环境,Being 其中,享受我们的新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