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充满传奇的“老厂货”

 laowang5821 2016-06-21

【老物件与潘家园】

 

说起老物件,不得不提的就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现在的潘家园不仅仅是古玩和旧货市场,几十年的发展嫣俨然已经成为了北京乃至全国的文化名片。

 

时下文玩正火,无论是外地的还是外国的朋友,来到北京,去天安门看升旗,爬万里长城和逛潘家园旧货市场已经成为北京的三大名片。

 

【传奇的“鬼市”】

潘家园真正和文玩结缘要到清末的时候,那会儿清政府倒台,很多达官贵人没有了生活来源,所以只能变卖家中古董字画换取吃食。

由于碍于面子和身份,他们往在凌晨打着灯笼交易,日出便收摊儿。因为看起来像一群鬼影挪动,故此得名。

    另有一些商贩也趁着夜色贩卖来路不明的物品,但不论是那种情况,大多数货真价实的宝贝都只能忍痛贱价出售,于是就有了“鬼市常出好货”的说法。

 

那个时候的潘家园各种古董真迹层出不穷,每天都在上演着“捡漏”和“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

 

 

【现在的潘家园】

 

现在的潘家园已经逐渐从古玩旧货向文玩市场转变了,现在市场里大都售卖的都是文玩工艺品,够代的老货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古董行也越发透明,现在市场里绝大部分都是文玩工艺品,老货,好货远没有90年代来的多了。

 

【现在还能淘到好货么】

 

    当然可以,今天给您推荐一类价格低又有收藏价值的好货。

 

          70-80年代老厂货

 

     由于特殊年代的缘故,70-8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有很多国营雕刻厂、玉器厂、工艺品厂等生产出了许多供应出口创汇的产品。

 

   

    这些老厂货,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而且特别的有历史意义和价值。

    这些产品由于所处的特殊国营经济世代,所以不惜成本而且价格低廉。

   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可以看做是中国近代史上工艺品制作的巅峰,另外,当时出于对出口创汇的需求,对外销瓷器格外注重质量。

 

    别小看这些落满尘土的老物件,他们承载着老厂的辉煌和回忆。

 

    大部分的老厂至改革开放后就陆续关闭或重组了,这些当年被赋予出口创汇重任的外销工艺品也成为无法再生的资源。



    因为那个年代的物价水平和人员成本低的原因,又因为出口创汇对工艺要求严格的原因。您不仅仅是花钱买了一个文玩制品,这其中蕴涵的年代记忆和情感更是难能可贵。


【写在最后】

如果您也喜欢文玩,不妨尝试或者试着接受一下这些充满传奇的老厂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