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问题 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焉。景公觞1之,饮酒酣,范昭曰:“请君之弃樽2。”公曰:“酌寡人之樽,进之于客。”范昭已饮,晏子曰:“撤樽,更之。”樽觯3具矣,范昭佯醉,不说而起舞,谓太师4曰:“能为我调成周之乐乎?吾为子舞之。”太师曰:“冥5臣不习。”范昭趋而出。 景公谓晏子曰:“晋,大国也,使人来将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 晏子曰:“夫范昭之为人也,非陋而不知礼也,且欲试吾君臣,故绝之也。” 景公谓太师曰:“子何以不为客调成周之乐乎?” 太师对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调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 范昭归以报平公曰:“齐未可伐也。臣欲试其君,而晏子识之;臣欲犯其礼,而太师知之。” 仲尼闻之曰:“夫不出于尊6俎7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8冲9矣!而太师其与焉。” 【译文】晋平公想攻打齐国,派范昭到齐国去观察。齐景公设宴请范昭饮酒,饮酒正兴致勃勃时,范昭说:“请用君主用过的酒杯给我斟酒。”景公说:“把我用过的酒杯斟上酒,进献给客人。”范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晏子说:“撤除酒具,另换。”另换上酒杯酒具后,范昭假装酒醉,不高兴地而跳起舞来,并对乐官说:“能为我演奏成周的乐曲吗?我为先生跳这种舞。”乐官说:“我昏暗愚昧不懂。”范昭于是快步走出。 景公告诉晏子说:“晋,是大国,派人来观察我们的政事,如今先生激怒了大国的使臣,该怎么办?” 晏子说:“那范昭的为人,不是简陋不知道礼节的人,况且他只是想试探我们君臣,所以回绝了他。” 景公问乐官说:“先生为何不为客人演奏成周乐曲呢?” 乐官回答说:“那成周的乐曲,是天子起舞时的乐曲,演奏它,君主必然要起舞。如今范昭只是一个臣子,想用天子的乐曲起舞,所以我不演奏。” 范昭回到晋国向平公汇报说:“齐国还不可以攻打。我想试探他们的君主,而被晏子识破;我想冒犯他们的礼节,而乐官知道。” 孔子听说后说:“不离开宴席酒盏杯具之间,而能知敌千里之外,说的就是晏子啊。他可以说是折断冲车呀!而太师也协助了这件事。” 【说明】编者之所以记载晏子的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问题。范昭作为晋国的使臣,要求用齐国君主使用的酒具为自己酌酒,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范昭并非不知失礼,而是有意为之,借此观察齐国君臣的反映,以此了解齐国之政是否已乱礼,以便确定是否可以攻打齐国。齐景公蒙然不知,竟然按范昭的话做了,幸好晏子能够识破,吩咐撤去所有酒具。范昭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假装酒醉,想跳天子之舞,如果依照齐景公的想法,必然会满足他,但此计被太师识破,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这样就使齐国避免了一场战争。所以,注重细节,注重社会行为规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 —————————————————— 【注释】1.觞:(shāng伤)《管子·中匡》:“夫人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伏之而觞曲沃人。”《荀子·子道》:“其源可以滥觞。”《韩非子·十过》:“晋平公觞之于施夷之台。”《吕氏春秋·达郁》:“管仲觞桓公。”《礼记·投壶》:“请行觞。”这里用为饮用之意。 2.樽:(zun尊)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命北面重席,新樽洁之。”《韩非子·十过》:“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玉篇·木部》:“樽,酒器也。”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酒盈樽。” 3.觯:(zhi志)古时饮酒用的器皿。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管子·侈靡》:“逐神而远热,交觯者不处。”《荀子·乐论》;“二人扬觯。”《礼记·礼器》:“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这里用为酒杯之意。 4.太师:官名。辅助和教育君王的官员。又指管理乐工的官员。《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 5.冥:(míng明)《诗·小雅·无将大车》:“维尘冥冥。”《管子·内业》:“冥冥乎不见其形,淫淫乎与我俱生。”《说文》:“冥,幽也。”《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广雅》:“冥,暗也。”《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这里用为昏暗之意。 6.尊:(zūn遵)古同“撙”。《诗·鲁颂·閟宫》:“白牡骍刚,牺尊将将。”《周礼·大宗伯》:“辩六尊之名物。”《管子·中匡》:“公执爵,夫人执尊。”《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说文》:“尊,酒器也。”这里用为酒杯、酒器之意。 7.俎:(zu阻)《诗·小雅·楚茨》:“为俎孔硕。”《管子·事语》:“俎豆之礼不致牲,诸侯太牢。”《左传·隐公五年》:“鸟兽之肉,不登于俎。”《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韩非子·十过》:“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山海经·海外西经》:“祭操俎。”这里用为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之意。 8.折:(shé哲)《书·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管子·七臣七主》:“事小察以折法令,好佼友而行私请。”《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这里用为折断之意。 9.冲:(chōng充)古战车名。用以攻城。《诗·大雅·皇矣》:“临冲闲闲,崇墉言言。”《管子·事语》:“且无委致围,城脆致冲。”《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冲。”《荀子·强国》:“苟得利而已矣,是渠冲入穴而求利也。”《韩非子·八说》:“干城距衡冲,不若堙穴伏橐。”《淮南子·说山》:“折冲万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