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第十九 座右铭作用的问题 景公游于纪1,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2,勿乘驽3马。” 公曰:“善哉!知苦4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鱢5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 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 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 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之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译文】景公到纪国故地游览,得一金壶,就打开看,壶中有红色书写的字,说:“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景公说:“好啊!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吃鱼不要翻动,否则会厌恶它的腥味;不要乘坐劣马,厌恶它走不了多远。” 晏子回答说:“不是这个意思。吃鱼不要翻动,是说不要竭尽民力!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安排不肖之徒在身边。” 景公说:“纪国有这样的丹书,为何还灭亡了呢?” 晏子回答说:“有它灭亡的原因。我听说,君子有道,就把教导悬挂在门上。纪国有这样的话,却装在壶中,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呢?” 【说明】编者之所以记载晏子的这则故事,想要说明的是座右铭作用的问题。我们现代人,也喜欢座右铭,尤其是青少年人,抄有许多座右铭,警言警句,如果将这些座右铭贴在门上,贴在床头墙上,那么我们经常都能看到,从而达到提示自己的目的。可是,如果将这些座右铭藏在盒子里,就很难随时看到了。丹书、座右铭、警言警句,如果起不了提示的作用,还有什么用呢?废纸一张。 —————————————————— 【注释】1.纪:(jì技)古国名。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左传·隐公元年》:“八月,纪人伐夷。” 2.反:(fǎn返)古通“翻”。覆。《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说文》:“反,覆也。”《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3.驽:(nú奴)《楚辞·卜居》:“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里用为劣马之意。 4.苦:若的错字。应为“知若言”,意思是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5.鱢:(sāo遭)鱼腥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