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墓碑刻著:「他從前是個胖子,現在和所有躺著的人一樣骨感!」(這是生前渴望減肥者。)有對夫妻為出生兩周便 夭折的孩子碑上寫道:「他來到這世上,四處看了看,不太滿意,就回去了。」最後,抄錄一段特殊的「墓誌」,它是為軍隊裡一頭驢子寫的 。由於這頭驢子的「馴養無素」和它那種「目無長官」的脾氣,在它遇難後,軍官們特意給它題了墓誌:「下面安睡著我們的麥吉(驢名),在 她的一生中,曾踢了1位將軍,2位上校,4位少校,10名上尉,24名中尉,40名上士,220名士兵,最後,她踢上了一顆炸彈,不幸 以身殉職。」點擊 換頁編製:PingyuYang音樂:SunriseSunset墓誌銘中,「誌」為散文,敘述死者的姓名、出生、去世年月、生 平事略等;「銘」為韻文,讚揚死者的功業成就。墓誌銘有他撰和自撰之分。形形式式的墓誌銘,折射著萬千世態,蘊含著歷史文化,飽蘸著人生 哲理,值得閱讀。在此摘錄部分,與大家分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海明威(l899~1961)的墓誌銘十分簡短、寓哀於諧:「恕 我不起來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大文豪蕭伯納(1856~1950)視死亡如同葉落歸根一樣自然。墓碑上風趣地寫道:「我早就知 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英國偉大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1564~1616年)墓碑上刻著他臨終前自撰的四行詩體 墓誌銘:???「看在耶穌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這黃土下的靈柩;???讓我安息者得上帝祝福,??? 遷我屍骨者定遭亡靈詛咒。」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泰(1694~1778)的墓碑上鐫刻著這樣的讚美:「詩人、歷史學家、哲 學家,他拓展了人類精神,並且使之懂得它應當是自由的。」法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盧梭(1712~1778)墓碑上刻的是他自己撰的碑文 :「睡在這裡的是一個愛自然和真理的人。」美國著名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1835~1910)的墓誌銘:「他觀察著世態的變化 ,但講述的卻是人間的真理。」古希臘「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西元前468~385)的墓誌銘出自哲學家柏拉圖之手:「美樂女神要尋 找一所不朽的宮殿,終於在阿里斯托芬的靈府發現。」俄國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普希金(1799~1837)的墓誌銘:「這兒安葬著普希 金和他年輕的繆斯,愛情和懶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沒有做過什麼善事,可在心靈上,卻實實在在是個好人。」愛爾蘭詩人、諾貝爾文學 獎獲得者葉慈(1865~1939)的墓誌銘是他去世前夕寫的一首詩的最後一句:「對人生,對死亡,給予冷然之一瞥,騎士馳過。」英國 詩人雪萊(1792~1822)的墓誌銘是莎士比亞《暴風雪》中的詩句:「他並沒有消失什麼,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成了富麗珍奇的 瑰寶。」著名科學家牛頓(1642~1727)臨終前囑咐,只在墓碑上寫:「以撒·牛頓,一個海邊拾貝殼的孩童」。然而人們為他鐫刻了這 樣的墓誌銘:「這兒安睡著伊薩克·牛頓爵士。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發明的數學方式,第一個證明了行星的運動和圖像,彗星的軌道和大海 的潮汐;他研究了各種不同的光線,以及由此所產生的顏色的性質,而這些都是別人連想都沒想到的;對於自然、歷史和聖經,他是一個勤奮、敏銳 而忠實的銓釋者。他用他的哲學證明了上帝的威嚴;他渡過了新教徒式的簡樸的一生。所有活著的人都為有他這樣一位偉人而感到幸福。」美國 著名科學家、政治活動家佛蘭克林(1706~1790)臨終前囑咐,在他的墓碑上只寫:「印刷工人本傑明·佛蘭克林」。據說他另一個墓誌 銘是「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英國大數學家麥克勞林(1698~1746)的墓碑上鐫刻著「承蒙牛頓推薦。」,深表他 對發現和培養他的「伯樂」牛頓的無限敬仰和衷心愛戴之情。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1540~1610)花了畢生的精力,把圓周率計算 到小數後35位,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圓周率數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著:「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 8327950288」中國數學家陳景潤(1933~1996)紀念碑的外形為阿拉伯數字「1」與「2」疊加在一起,象徵著陳景潤在哥德 巴赫猜想研究中所取得的(1+2)的重大突破;在底座的黑色臥碑上鐫刻著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的「陳氏定理」。古希臘大數學家刁藩都的墓誌銘 :「過路人,這裡埋葬著刁藩都的骨灰,下面的數位可以告訴你,他的一生有多長。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 面頰上長了細細的鬍鬚。如此,又過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結了婚。婚後五年,他獲得了第一個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運給這個孩子在世界上的 光輝燦爛的生命,只有他父親的一半。自從兒子死後,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結束了塵世的生涯。」請算算他的年齡奧地利物理學家 波茲曼(1844~1906)生前發現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解釋,他的墓碑上只寫著他發現的公式:「S=KlnΩ」。日本醫學家野口 英世(1876~1928)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黃熱病病源,深入疫區而殉職。在紐約烏茲德倫墓地的銅板墓碑上,刻著:「生於日本豬苗代 ,死於非洲哥爾多克斯,獻身科學,為科學而生,為科學而死。」著名作曲家貝多芬(1770~1827)的墓誌銘:「他總是以他自己 的一顆人類的善心對待所有的人。」波蘭人民為著名音樂家蕭邦(1810~1849)寫的墓誌銘是:「至愛所在,心之所在。」中國的著名 作曲家聶耳(1912~1935)的墓誌銘引自法國詩人可拉托的詩句:「我的耳朵宛如貝殼,思念著大海的濤聲。」義大利畫家拉斐爾 (1483~1520)的墓碑上刻著:「活著,大自然害怕他會勝過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會死亡。」對畫家的讚美,有什麼樣 的語言,能勝過此言。中國著名書法家、古典文獻學家啟功(1912~2005),自撰的墓誌銘詼諧生動:「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 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臉微圓,皮欠厚。妻子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 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1926~1962)的墓誌銘是:「37,22,35,R .I.P」這三個數字是夢露的胸圍、腰圍和臀圍的英寸數,縮寫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長眠。她用數位將自己十分鍾愛的形體永久記錄了下來。愛 國將領馮玉祥(1882~1948)的墓碣刻了馮玉祥1940年的自題詩《我》:「我馮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講闊。只求 為民,只求為國。舊志不懈,守誠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盡心盡力,我寫我說,咬緊牙關,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點不錯。」八歲女童 佘豔(1996~2005)患白血病,因家境貧寒,懂事的她自願放棄治療,在病歷上代不識字的養父寫下了:「自願放棄對佘豔的治療。」還寫 下遺書,把剩下的捐款給那些和她一樣病的人,讓他們的病好起來。她的墓碑上刻著:「我來過,我很乖。」有些墓誌銘是用死者的身份和職 業作文章。在英國約克郡地區,牙醫約翰·凡朗的墓碑上寫著:「我一輩子都花在為人填補蛀牙上頭,現在這個墓穴得由我自己填進去啦。」 在英國德比郡的一處墓園中,有這樣一篇銘文:「這兒躺著鐘錶匠湯姆斯,他將回到造物者手中,徹底清洗修復後,上好發條,行走在另一個世界。」也有的墓碑上幽默地刻著:「旺鋪轉讓,價格面議。」另有「一居室,求合租,面議。」據說生前都是做房地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