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中国不经意间充当起金属市场的OPEC?

 颐源书屋 2016-06-21

(本文作者Clyde Russell 为路透专栏作家,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中国对于金属市场的所作所为是否就像以前石油市场上的沙特?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属生产国兼消费国,中国或许在不知不觉中扮演起事实上的金属市场OPEC这个角色,根据价格信号调整供应和平衡市场。


虽然中国对于金属市场的作用,不像沙特在OPEC辉煌时期对油市起到的那么明显的平衡作用,但中国与金属市场之间的互动却有几分相似。


考虑一下下面这些情况。截止不久之前,中国对于钢铁、精炼铜和铝等多数工业金属或半精炼金属而言,在出口市场的影响还无足轻重。


不过,此后中国钢铁和铝出口量激增,实际上将中国融合进这些全球中间金属市场。


在铜市场上,中国仍然是主要的净进口国,尽管其加大了国内冶炼能力,矿石和铜精矿的增速逐渐加快。


中国正在根据市场状况和国内需求来扩大或削减进口,从而对全球铜市场施加影响。


尽管不像OPEC过去经常表现得那么协调,但中国目前在中间金属方面仍起着市场平衡机制的作用,藉此也在铁矿石、炼焦煤、铝土矿和氧化铝等原材料市场发挥着重大影响。


就以钢铁和铁矿石为例。


今年这两种商品的走势特点都是,强劲上涨后回落。


在上涨过程中,上海螺纹钢期货在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急升了将近73%,随后到6月17日收盘时滑落了24%。


同期现货铁矿石价格上扬86%,随后到6月17日收盘止下挫26%。


钢铁价格上扬的背后有基本面的推动,也就是由于中国政府希望刺激经济成长,预期基础设施支出将会增长。


但在金融市场以外的情况是,钢铁企业增加生产,那些原本因为国家计划削减过剩产能已经停产的企业又起死回生。


其结果就是,3月钢产量创纪录新高,这一纪录在5月又几乎被追平。


以实际效果而言,中国钢厂在价格上涨信号的鼓励下增加生产,起到了平衡市场的作用,但最终极有可能生产过多,导致价格大幅下滑。


这将导致未来几个月中国钢铁产量会减少的预期,除非钢铁厂能找到出口客户来吸收国内市场无法消化的产量。


总的来说,中国钢产出出现相当迅速的改变,5月产量7,050万吨较12月的6,430万吨高出近10%。


如果未来几个月中国的钢产量真的开始减少,那将进一步表明中国的钢铁厂即便没打算那么做,也将对市场起到平衡作用。



**钢铁市场模式与铝市类似**


中国铝产量早前几年也曾出现类似的模式,原本闲置的产能在价格上涨时迅速复工。


若说中国做为金属市场平衡者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价格下跌时超额产能退出市场的情形看来不若价格上涨时产能增加的状况。


那意味价格涨势持续的时间通常比跌价、或价格停滞的时间要短。


但中国的炼钢和炼铝厂似乎能够、且愿意对市场动态变化做出反应的事实,或许和前些年已有所改变。以前他们通常可能不顾市场价格,一味地继续生产。


这可能是加工金属出口增加造成的影响。今年1-5月,中国出口钢材同比增长6.4%,达到4,630万吨。


未锻造铝和铝产品出口1-5月下降7.9%至190万吨,这可能是因为最近全球价格下降的缘故,以及铝价涨势不如钢材强劲。


伦敦三个月期铝自12月低位至4月末的年内迄今高点上涨了17%,随后自高点下跌了近4%。


当然,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其他生产国都看在眼里,而且不是非常高兴,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阻止中国钢材等金属的出口,或者正在考虑采取此类措施。


但总体来看,中国似乎已经从最后的买家变成了调节生产国。


中国正在限制产能,同时有干预市场的意愿,意味着其作为调节生产国的角色可能难以捉摸和不可预测。


从这点来看,中国不像是过去的OPEC,但类似于OPEC,观察中国金属生产商的产出与出口趋势变得越发重要,因其俨然成为全球市场的关键驱动因素。


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钢产量图表: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