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部新书  [西汉]贾谊卷第三

 DonaldKing2589 2016-06-21
卷第三

    俗激

    大臣之俗,特以牍书不报,小期会不答耳,以为大故,不可矣。天下之大指举之,而激
俗流失,世坏败矣,因恬弗知怪,大故也。如刀笔之吏,务在筐箱,而不知大体,陛下又弗
自忧,故如此哉。
    夫邪俗日长,民相然席于无廉丑,行义非循也,岂为人子背其父,为人臣因忠于君哉?
岂为人弟欺其兄,为人下因信其上哉?陛下虽有权柄事业,将何寄之?管子曰:“四维:一
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丑。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使管子愚无识人也,则可;使管
子而少知治体,则是岂不可为寒心?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无制度,弃礼义,捐廉丑日甚,
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逐利乎否耳,虑非顾行也。今其甚者,刭大父矣,贼大母矣,踝妪
矣,刺兄矣。盗者虑探柱下之金,掇寝户之帘,攓两庙之器,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
金。矫伪者出几拾万石粟,赋六百余万钱,乘传而行诸侯,此其无行义之尤至者已。其余猖
蹶而趋之者,乃豕羊驱而往,是类管子谓四维不张者与,窃为陛下惜之。
    以臣之意,吏虑不动于耳目,以为是时适然耳。夫移风易俗,使天下移心而向道,类非
俗吏之所能为也,陛下又不自忧,窃为陛下惜之。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
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夫人之所设,弗为不立,不植则僵,不循则坏。秦灭,四
维不张,故君臣乖而相攘,上下乱僭而无差,父子六亲殃僇而失其宜,奸人并起,万民离
畔,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冀幸,而众下疑惑矣。岂如今定经制,
令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无所冀幸,群众信上,而不疑惑哉。此
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经制不定,是犹渡江河无维楫,中流而遇风波
也,船必覆矣。悲夫!备不豫具之也,可不察乎!

    时变

    秦国失理,天下大败,众揜寡,知欺愚,勇劫惧,壮凌衰,攻击夺者为贤,贵人善突盗
者为忻,诸侯设谄而相饬,设輹而相绍者为知,天下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振海内,德
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
    今者何如?进取之时去矣,幷兼之势过矣,胡以孝弟循顺为?善书而为吏耳,胡以行义
礼节为?家富而出官耳,骄耻偏而为吏祭尊,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苟家富财
足,隐机盱视而为天子耳。唯告罪昆弟,欺突伯父,逆于父母乎?然钱财多也,衣服循也,
车马严也,走犬良也,矫诬而家美,盗贼而财多,何伤?欲交,吾择贵宠者而交之;欲势,
择吏权者而使之。取妇嫁子,非有权势,吾不与婚姻,非贵有戚,不与兄弟,非富大家,不
与出入,因何也?今俗侈靡,以出相骄,出伦踰等,以富过其事相竞。今世贵空爵而贱良,
俗靡而尊奸富。民不为奸而贫,为里骂;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敢行奸而富,为贤
吏;家处者犯法为利,为材士。故兄劝其弟,父劝其子,则俗之邪至于此矣。
    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幷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秦人有子,家富子壮则出
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假父耰鉏杖彗耳,虑有德色矣;母取瓢碗箕帚,虑立谇语。抱哺其
子,与公并踞。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睨。其慈子嗜利,而轻简父母也,念罪非有伦理也,
其不同禽兽懃焉耳。然犹幷心而赴时者,曰功成而败义耳。蹶六国,兼天下,求得矣,然不
知反廉耻之节,仁义之厚,信幷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不知守成之
数,得之之术也。悲夫!

    瑰玮

    天下有瑰政于此,予民而民愈贫,衣民而民愈寒,使民乐而民愈苦,使民知而民愈不知
避县网,甚可瑰也。今有玮术于此,夺民而民益富也,不衣民而民益暖,苦民而民益乐,使
民愈愚而民愈不罹县网。陛下无意少听其数乎?
    夫雕文刻镂,周用之物繁多,纤微苦窳之器,日变而起,民弃完坚,而务雕镂纤巧,以
相竞高。作之宜一日,今十日不轻能成;用一岁,今半岁而弊。作之费日挟巧,用之易弊。
不耕而多食农人之食,是天下之所以困贫而不足也。故以末予民,民大贫;以本予民,民大
富。
    黼黻文绣纂组害女工,且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方且万里,不轻能具,天下之力,
势安得不寒?世以俗侈相耀,人慕其所不如,悚迫于俗愿,其所未至,以相竞高,而上非有
制度也。今虽刑余鬻妾下贱,衣服得过诸侯,拟天子,是使天下公得冒主,而夫人务侈也。
冒主务侈,则天下寒而衣服不足矣。故以文绣衣民,而民愈寒,以褫民,民必暖,而有余布
帛之饶矣。
    夫奇巧末技商贩游食之民,形佚乐而心县愆,志苟得而行淫侈,则用不足而蓄积少矣。
即遇凶旱,必先困穷迫身,则苦饥甚焉。今驱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则天下各食于力,末
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民安性劝业,而无县愆之心,无苟得之志,行恭俭蓄积,而人
乐其所矣,故曰苦民而民益乐也。
    世淫侈矣,饰知巧以相诈利者为知士,敢犯法禁昧大奸者为识理,故邪人务而日起,奸
诈繁而不可止,罪人积下众多而无时已。君臣相冒,上下无辨,此生于无制度也。今去淫侈
之俗,行节俭之术,使车舆有度,衣服器械各有制数。制数已定,故君臣绝尢,而上下分明
矣。擅退则让,上僭者诛,故淫侈不得生,知巧诈谋无为起,奸邪盗贼自为止,则民离罪远
矣。知巧诈谋不起,所谓愚,故曰使愚而民愈不罹县网。

    孽产子

    民卖产子,得为之绣衣编经履偏诸缘,入之闲中,是古者天子后之服也,后之所以庙而
不以燕也,而众庶得以衣弃妾。白縠之表,薄纨之里,緁以偏诸,美者黼绣,是古者天子之
服也,今富人大贾召客者得以被墙。古者以天下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富人大贾屋壁得为帝
服,贾妇优倡下贱产子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且帝之身,自衣皁绨,而靡
贾侈贵,墙得被绣,后以缘其领,孽妾以缘其履,此臣之所谓踳也。
    且试观事理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也,欲天下之无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
而食之,欲天下之无饥,胡可得也?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无为奸邪盗贼,不可得也。国
已素屈矣,奸邪盗贼特须时尔,岁适不为,如云而起耳。若夫不为见室满,胡可胜抚也?夫
錞此而有安上者,殆未有也。
    今也平居则无茈施,不敬而素宽,有故必困。然而献计者类曰:“无动为大耳。”夫无
动而可以振天下之败者,何等也?曰为大,治,可也;若为大,乱,岂若其小?悲夫!俗至
不敬也,至无等也,至冒其上也,进计者犹曰无为,可为长大息者此也。

    铜布

    铜布于下,为天下菑,何以言之?铜布于下,则民铸钱者,大抵必杂石鈆铁焉,黥罪日
繁,此一祸也。铜布于下,伪钱无止,钱用不信,民愈相疑,此二祸也。铜布于下,采铜者
弃其田畴,家铸者损其农事,谷不为则邻于饥,此三祸也。故不禁铸钱,则钱常乱,黥罪日
积,是陷阱也。且农事不为,有疑为菑,故民铸钱,不可不禁。上禁铸钱,必以死罪。铸钱
者禁则钱必还重,钱重则盗铸钱者起,则死罪又复积矣,铜使之然也。故铜布于下,其祸博
矣。
    今博祸可除,七福可致。何谓七福?上收铜,勿令布下,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
铜不布下,则伪钱不繁,民不相疑,二。铜不布下,不得采铜,不得铸钱,则民反耕田矣,
三。铜不布下,毕归于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钱重则以术散之,则钱必
治,货物必平矣,四。挟铜之积,以铸兵器,以假贵臣,小大多少,各有制度,以别贵贱,
以差上下,则等级明矣,五。挟铜之积,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倍羡,则官必富,而末
民困矣,六。挟铜之积,制吾弃财,以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坏矣。此谓之七福。
    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今顾退七福而行博祸,可为长大息者,此其
一也。

    壹通

    所谓建武关函谷临晋关者,大抵为备山东诸侯也。天子之制在陛下,今大诸侯多其力,
因建关而备之,若秦时之备六国也。岂若定地势,使无可备之患。因行兼爱无私之道,罢关
一通,天下无以区区独有关中者,所为禁游宦诸侯及无得出马关者,岂不曰诸侯得众则权益
重,其国众车骑则力益多,故明为之法,无资诸侯。于臣之计,疏山东,孽诸侯,不令似一
家者,其精于此矣。岂若一定地制,令诸侯之民,人骑二马,不足以为患,益以万夫,不足
以为害。今不定大理,数起禁,不服人心,害兼覆之义,不便。
    天子都长安,而以淮南东南边为奉地,弥道数千,不轻致输,郡或乃越诸侯,而有免侯
之地,于远方调均发征,又且必同。大国包小国为境,小国阔大国而为都,小大驳跞,远近
无衰,天子诸侯封畔之无经也,至无状也,以藩国资强敌,以列侯饵篡夫,至不得也。陛下
奈何久不正此?

    属远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其远者不在五百里而至。公侯地百里,中
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远者不在五十里而至。输将者不苦其劳,繇使者不伤其费,故远方人安
其居,士民皆有驩乐其上,此天下之所以长久也。
    及秦而不然,秦不能分尺寸之地,欲尽自有之耳。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耳,十钱
之费,弗轻能致也,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陈胜一动,而天下不振。
    今汉越两诸侯之中分,而乃以庐江之为奉地,虽秦之远边,过此不远矣。令此不输将不
奉主,非奉地义也,尚安用此而久县其心哉?若令此如奉地之义,是复秦之迹也,窃以为不
便。夫淮南窳民贫乡也,繇使长安者,自悉以补,行中道而衣行胜已羸弊矣,强提荷弊衣而
至,虑非假贷自诣,非有以所闻也。履蹻不数易,不足以至,钱用之费称此,苦甚。窃以所
闻,县令丞相归休者,虑非甚强也,不见得从者。夫行数千里,绝诸侯之地,而县属汉,其
势终不可久。汉往者,家号泣而送之;其来繇使者,家号泣而遣之,俱不相欲也。甚苦属汉
而欲王,类至甚也,逋遁而归诸侯者,类不少矣。陛下不如蚤定,毋以资奸人。

    亲疏危乱

    陛下有所不为矣,臣将不敢不毕陈事制。假令天下如曩也,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
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六七诸公皆无
恙,案其国而居。当是时,陛下即天子之位,试能自安乎哉?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
殽乱,高皇帝与诸侯并肩而起,非有侧室之势,以豫席之也,诸侯率幸者乃得为中涓,其次
仅得为舍人。高皇帝南面称帝,诸公皆为臣,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五年即天子之位,
割膏腴之地,以王有功之臣,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
反者九起,几无天下者五六。陛下之与诸公也,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
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陛下独安能以是自安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山王王赵,幽
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六七贵人皆无恙,各案其国而居。当是时,
陛下即天子之位,能为治乎?臣又窃知陛下之不能也。诸侯王虽名为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
之心,虑无不宰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非立,汉令非行
也。虽离道如淮南王者,令之安肯听?召之焉可致?幸而至,法安可得尚?动一亲戚,天下
环视而起,天下安可得制也?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乃启其口,匕首已陷于胸矣。陛
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必危,亲必乱。(陛下之因今以为治安,柰何知其必且危乱也!然
且吟(齿休)而坚控守之,为何如制以(纟靡)相悬。)

    忧民

    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故禹
水九年,汤旱七年,甚也,野无青草,而民无饥色,道无乞人,岁复之后,犹禁陈耕。古之
为天下,诚有具也。王者之法,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
蓄,曰国非其国也。
    今汉兴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寡也,陛下不省邪?未获年,富人不贷,贫民且
饥,天时不收,请卖爵鬻子,既或闻耳。曩顷不雨,令人寒心,壹雨尔,虑若更生。天下无
蓄,若此甚极也。其在王法谓之何?必须困至乃虑,穷至乃图,不亦晚乎!
    然则所谓国无人者,何谓也?有天下而欲其安者,岂不在于陛下者哉。上弗自忧,将以
谁偷?五岁小康,十岁一凶,三十岁而一大康,盖曰大数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
下何以相救,卒然边境有数十万之众,聚天下将何以馈之矣?兵旱相承,民填沟壑,剽盗攻
击者,兴继而起,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且用事之人,未必此省,为
人上弗自忧,魄然事困,乃惊而督下,曰:“此天也,可柰何?”事既无如之何及。方今始
秋时,可善为。陛下少闲,可使臣从丞相御史计之。

    解县

    天下之势,方倒县,窃愿陛下省之也。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
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
上,首顾居下,是倒县之势也。天下倒县,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
    非特倒县而已也,又类躄且病痱。夫躄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今西郡北郡,虽有长
爵,不轻得复,五尺已上,不轻得息,苦甚矣。中地左戍,延行数千里,粮食馈饟,至难
也。斥候者望烽燧而不敢卧,将吏戍者,或介胄而睡,而匈奴欺侮侵掠,未知息时,于焉望
信威广德,难。臣故曰:“一方病矣,医能治之。”而上弗肯使也。天下倒县甚苦矣,窃为
陛下惜之。
    进谏者类以为是,困不可解也,无具甚矣。陛下肯幸听臣之计,请陛下举中国之祸,而
从之匈奴。中国乘其岁而富强,匈奴伏其辜而残亡,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
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陛下威惮大信,德义广远,据天下而必固,称高号诚所宜,俛
视中国,远望四夷,莫不如志矣。然后退斋三日,以报高庙,令天下无愚智男女皆曰:“皇
帝果大圣也。”胡忍以陛下之明,承天下之资,而久为戎人欺傲,若此可谓国无人矣。

    威不信

    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德厚焉,
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彼非特不服也,又
大不敬。边长不宁,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
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势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
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
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理,犹为国有人
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
此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