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詹永明笛子震音技巧研究(二)

 宝山寻宝集翠阁 2016-06-21
   二、震音是激发歌唱性的重要手段


       声乐和器乐的相互关系,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相传为黄帝时所作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一原始简单的歌词,说明古人们的狩猎生活,
原始音乐形式是在诗、歌、舞三者密切结合中存在,我国古代记载『乐舞』、『歌
舞』等语汇的形成,便是由此而来。这说明声乐与器乐产生的顺序是先有唱而後
有乐。

       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器乐形成是声乐形式的补充与引伸,它们之间是姊妹
关系,有著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笛子的震音技术也得到充份的反映。前面述
及,震音源於声乐音波,它们之间都是由人体的气息来支配,所不同的是声乐音
波要受人体发声器官的制约,而笛子震音则通过人体吹气经过唇部的控制,使气
流成一束,以斜面角度射入笛的吹端,从而产生边棱振动,在管内形成柱波,发
出与管长对应的频率,笛子震音的产生是由气与指的结合而产生,它比起声乐音
波要更为丰富。比如声乐分为:抒情男高音、花腔女高音、男中音、低音等等,
而这些种类的演唱方法及发声的音波是受人体发音器官制约的;他们相互之间的
音波也有明显的区别,一个声乐演员是无法表现的,而笛子震音的演奏就没有那
么多的制约和区分,它能在拥根竹笛上演奏出丰富多采的震音(以上列举的11
种震音方法),这些震音幅度大小,是受乐曲的情绪和演奏者的乐感来发挥的。
因此,可以说它是自由的,不是死板的。

       一个优秀的器乐演奏家,从来不会忽视对歌唱的研究,当他拿到一首乐曲,
首先总是反复吟唱,领略乐曲的潜在意境,以便获取灵感,创造音乐形象。我们
可以讲,器乐演奏间接地抒发了人们的内心感受,是一种没有歌词,没有肉声的
歌唱。换言之,歌唱性和语言性则成为器乐演奏的生命,把中国笛子演奏得具有
艺术感染力,就必须做到『声情并茂』。有声而无情,则只能作为技术欣赏,缺
乏感人的依据;有情而无声则缺乏感人的条件,只能感动自身而不能感染听众。
因此,歌唱性与技巧性(震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我们对震音进行剖析後,
会感受到震音正是表达歌唱性与语言性的手段,是笛子演奏魅力所在,不可等闲
视之。

       歌唱性的表现(情感的表达)有着更为丰富的含义,而不局限於笛子震音
的这一点,笛子的震音技巧却是使歌唱性的有力表现的重要手段,是毋庸置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