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核微百科】理赔基础知识——拒赔原因解析

 兰幽草5911 2016-06-21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后出现申请理赔,却遭到保险公司拒赔。被拒赔给客户的第一感觉就是保险都是骗人的,买了等于没买,没起到任何作用。

因为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设置了免责内容,来避免某些风险。另外,保险法也对部分情况做了规定。因此是否能赔付首先要看是否符合保险法,其次是否符合保险责任,是否属于免责内容。下面将分类型进行介绍:


01

最大诚信原则


简而言之就是合同双方在订立合同之时需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和履约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和承诺。

因此,假设投保人在投保时对被保人所患疾病身体状况未如实告知,后期被保险公司发现的,保险公司有权以未如实告知的内容影响保费费率或是否承保为由拒付保险金。


《保险法》中如实告知相关内容

由《保险法》中如实告知相关内容可知,如果在投保时故意不告知被保人的身体疾病或相关风险,是有可能被保险公司拒付解约并不退还保费的。

02

条款免责


在保险合同中通常还注明责任免除,如发生所载内容便不予赔付。免责内容相当于是合同双方的约定,订约双方签署合同即表示对约定内容的认可以及执行。


医疗险免责内容示例(示范内容请勿以偏概全)

  如发生以上情况保险公司便不承担保险责任。当然保险合同作为标准的格式合同,合同制定方即保险公司有义务在购买保险时向投保人和被保人重点提示并解释该项对投被保人不利的内容。如保险公司在投保时向投被保人明确指出并解释该内容,投保人仍然签字即表示认可该内容。

03

等待期

   为了避免先患病再买保险这种逆选择,保险公司通常会设置观察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种情况。


等待期内容示例

   根据以上内容如果在等待期内确诊并住院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有部分保险公司条款规定因等待期内发生的疾病而导致的治疗也不属于保险责任。也就是说等待期内确诊,等待期后因确诊疾病住院治疗,保险公司也不承担责任。

04

    非保险责任

许多消费者在发生疾病或意外后,找保险公司理赔,结果发现保险公司以不是保险责任为由拒付。经过解释才发现,自己并没有购买相应责任的保险。

例如,某消费者购买了意外伤残险和意外医疗险。结果被保人因为猝死突然死亡。对于家属来说这就是一个天大的意外,但保险公司却说不属于保险责任,不是意外。医学上猝死的定义为非外来因素的突然死亡。因此与保险意义上的意外不相符。所以猝死不属于意外险的保险责任。

再举一例,如果购买重疾险,但所患疾病没有达到条款所定义的要求,也会被保险公司以未达到重疾标准为由拒付,即还未达到保险责任的要求。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准备到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应先看清自己的保单,弄清自己购买的什么险种有些什么保障。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否在保险期间内,事故发生时间是否在等待期内。确认以上信息后,准备好所需材料就可以到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了。




(黑龙江分公司来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