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戒石铭】有感

 春云如烟 2016-06-21
读【戒石铭】有感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宋太宗皇帝书此、以赐郡国、立于厅事之南、谓之【戒石铭】》。《容斋续笔》卷一)
“你们这些做官之人的俸禄、其实都是民膏民脂。虽然老百姓容易欺虐、但是上天却是难以欺瞒的。”宋太宗皇帝写了这几句话、赐给了所有的地方官员、并在公堂的南面立碑、称作【戒石铭】。”从这篇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也知道有时侯丧失天下的、是那些贪婪的官吏、所以皇帝就劝告这些官吏、不要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要时刻关心百姓疾苦。但是、官员与百姓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对立、官员总是很难不贪。为此有人曾分析过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可分为三部分﹕官僚、(皇帝是总代表)良民(即士农工商的四民)游民(不事恒业者、游离在社会秩序的边缘)在历史上、这三者之间展现出动态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官僚游民本身实际上不从事生产、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从良民身上谋取生存的资源。然而、由于古代的专制制度缺乏很好的监督机制、所以官僚阶层不可必免的要腐败、要对良民加大剥削、使得良民逐渐失去自己的家产而论落为游民。游民因此不断壮大、一但遇着天灾或其他灾祸、游民就会造反。造反成功的话、改朝换代、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官僚-良民-游民三者之间的博弈。一部中国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