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修深山

 犀然 2016-06-21




对于像我们这样一生仰赖山林的人来说,

山林已不仅仅是大自然。

山林犹如巨大的生命体,

有永不凋零的胸怀。

山林不只有花开花谢,

还有诗、音乐、思想与宗教。

伟大的思想与宗教,

不是从砖泥建造的教师里诞生的,

他们是在纯净无染的大自然草丛中萌芽的。

 

——法顶禅师

 

  


法顶禅师,自然主义思想家与实践家,被誉为“韩国梭罗”。年少出家,大半生都在深山独自修行。盛年时,因佛家思想著作的发表,引发了巨大反响,慕名前来拜访他的人日渐增多,他亦决定独自迁往深山隐居,手作躬耕,清贫度日,继续着他单纯的修行。

 

禅师一向主张清贫简朴,对于只强调“拥有”和“发展”的世俗理念深表质疑。在独居深山的三十余年间,他用朴实而真诚的文字,记录着在大自然中修行的点滴及内心感悟,启示人们从清贫简朴的生活中去发现生命的本质;而后从生命的真正内涵出发,让生活变得简单自在。

 

禅师常用他的那支钢笔来作比喻:有段时间他有个怪癖,只喜欢用笔尖极细的钢笔写字,似乎只有那样的笔,才能充分表达他澄澈的情感。在东京大学留学的一位禅师知道后便送了他一支。他怀着感恩之情,用那支笔写了许多文章。直至到巴黎后,他发现当地有许多那样的笔,于是又买了一支回来。

 

但是,禅师说“从那天起,当我再次拿起禅师送的细钢笔时,对它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珍惜与感激之情。最后只得把后买的那支笔送走,我才又重拾最初的珍惜之情。因此之后,不论任何物品,当只需要一个时,我只拿一个就好;如果拿了两个,有可能一个都保不住。”持有的越多,却越是不珍惜,反而带来更多的束缚。

 



“被外在事物束缚,精神之门就不会敞开;我们必须学会从‘小’与‘少’的事物中寻求满足,那便是清贫的美德,保留着享受清贫所带来的简单幸福的能力,也就保留了心中山花常开的季节。”

 

阅读禅师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令人仿若数日都沐浴在清静的山林中,洗去心上的尘杂,重获生命的自由。

 

时光流逝,禅师的随笔和法文,却依然如清净高远的山中之花,散发着弥久而清澈的芬芳,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灵。




正如,法顶禅师在《清净之喜》一文中写道:“前年的某个夏日清晨,在本院修行的顺天女子商业学校的学生们来到山里,用晨露般晶莹的歌喉合唱这首《清泉》。 

 

谁来啜饮深山里的清泉

早晨兔子揉着眼睛起床

只顾喝水却忘记了洗脸

 

是的,我常常像歌中唱到的那样,看到前来喝泉水的兔子。我不知道兔子是不是也洗了脸,还是只喝了水就离开。能与这些单纯的动物们生活在同一座山中,不能不说是别致的幸福。

 

此时此刻,皎洁的月亮如孤灯般悬挂在房檐尽头。树林沉睡了,只有流水声依然清醒。夜里的流水声,那是一刻不停向前流淌的岁月的声音。


月亮啊,高高升起,

光芒照亮远方。”


读这些文字,无不令人感到生活的美好,澈清与明亮。




“如果用绘画来比喻,‘单纯’就是水墨画的境界。用墨彩渲染而出的,不是单一的水墨色彩,而是所有的色彩。

  
我们经常把东西填满到溢出来,却从不考虑将其清空。若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单纯与简朴就是沉默的世界,或空寂与圆满的世界,是空阔又充盈的境界。留白与空间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很单纯。
  
只有清空才能听到内在心灵的声音,清空才能容纳新的东西。


十年经营,搭建草舍三间,

我一间,月亮一间,清风一间,
江山无法入住,那就围绕欣赏吧。


抛开执念,放弃一切,我们才能真正听到心灵的声音。”



图文由“小镇的诗”整编,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伊沙 · 点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