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美的 文/江飞(河南·开封) 面对如此"万国旗飘",金戈铁马,风云万变,互相厮杀的“中国诗坛”;面对一些门派纷争,流派林立的“波浪壮阔”,海啸般冲刺着人们的眼球;面对着一些“伪诗人”、“文学政客”对中国文坛的"狂轰乱砸",我们在这场文化的硝烟里看不到明净的天空;面对一个个“老子天下我第一”,“人人山头儿金交椅”的局面,我宁愿眼睛不再睁开;面对一场场大型比赛的黑幕给一次次公布于众,面对一次次靠选票来摘取诗人桂冠的恶作剧给曝光,我们已经习以为常;面对一位位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诗人名片”、“作家皇冠”,、评家道袍”、“诗仙”排位,我们都宁愿相信是真的;面对一些协会、组织变相收费,一些个纸刊主编、编辑出书收费,一些刊物卖版面的文化现象,我们没有理由说不,因为,“周瑜打黄盖。。。。。。”,“红灯区”下提前交罚款,警察吃饱没事干了,也不会天天去窥视吧!。。。。。。 诗坛,一座喋血的祭坛,看得到却是天下“嬉笑狂欢”。“桑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些写的真的打死都不敢恭维的诗人,一个个拿着“金光闪闪”的奖杯从诗歌的圣殿款款而出,那个场面啊!:气球满天飞,呐喊惊天起。呼喊声、狼嚎声、鬼叫声、口哨声;鲜花、掌声、荧光棒齐飞舞台,而这位诗人,却不会写一首诗歌,他微笑着,却一脸的威严,到处宣讲着自己的创作心得,获奖感言,甚至策划自己一出生就会背诵唐诗、宋词的生平奇迹,我是叹服了!这是中国诗歌的“荣耀”,世界诺贝尔文学大奖应该有望。这样的诗人多了是:半个月抄袭文字、半个月花钱发稿件、半个月国家出版社一口气出十本诗集、半个月花钱入作协。。。。。。于是乎!中国诗人多了,作协会员多了,中国诗坛才出现如此景观! 中国诗歌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诗歌的未来在哪里?!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谁能找到一条新生的路啊!。。。。。。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精神有了毛病,会给人类视为另类;反之,在精神病院下,一个人要是清醒的,会给视为“不正常”。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那是一位多么有诗心的诗人!面对着一座灵魂的祭坛,在做着灵魂的救赎;面对着人性的雾霾,他用微薄的萤火之光,照亮一片天空。四十年的坚守,虔诚的心在生命的轨迹上织满了感恩的诗花;四十年了,每一个日日夜夜,他都在用一颗澄明的心和明亮的眼眸体验和打量这个世界;四十年了,诗人是一路踏着血泪走来;四十年了,那个让诗人为之伤心又为之动容的爱的主题始终匿藏心间。 路,走久了,不累的是一颗永远年轻的诗心,累的是一个个诗坛的雾霾颗粒一次次击伤眼里不容沙的神情。诗人曾经出版了四十多部诗集,那是他用生命的血泪浸泡出来的文字,每一个文字的符号里,都溢满诗人对社会、对生命、对万物众生的高度感知;每一个词汇里,都流溢着诗人的汗水、泪水,四十多本诗集,是诗人大半生生命的轨迹,那上面有幸福有失落;有高潮有低谷;我个人的主观表达,同时也有对国家、人民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深刻思索。有对美好的奢望,有对不能改变的残缺的深深遗憾。而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几十次申请加入中国作协竟然没有得到审批,诗人曾无望的在一首诗里这样说:《中国,请开除我的国籍》,还曾在一篇小文里说过:"六十了,我申请了几十年,写了一辈子诗歌,假如,说的是假如,假如,我被中国作协吸收会员,我宣布:“当天退会”!看了这句话,实在是精辟的令人无语。 我坚守文学二十多年了,平时留意一下,其实很多的什么什么会员是没有真正的好作品的,至于怎么就入了某某作协呢?这不是我们谈论的话题。总觉的,既然国家给了那么高的荣誉,就要为国家的命运而写,为民族的感情而歌;为"中国梦"而助力;为民生而代言。一些天天不是研讨会,就是笔会;不是采风,就是出国;不是讲课,就是会见;不是合影,就是领奖,想想,这样的文人有时间写文字吗?我不知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精髓博大精深,不管是《诗经》还是《离骚》;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不管是“元曲”,还是《三言两拍》;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四大名著”;不管是《史记》,还是《说苑》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佳作巨篇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同时是中国文化的根系之所在。蒙太奇一转,已是四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留下了多少?我们继承了多少?我们吸收了多少?我们传承了多少?我们突破了多少?多少呢!。。。。。。。睁眼一看,口水横飞,挤眼一梦,荡妇骂街。中国文艺,不管是明星啊还是歌手还是一些喜欢玩非主流文化吃青春饭的人可以一夜成名、一脱走红,一些几乎给人遗忘的刊物终于耐不住寂寞的在心灵的暗角处开始念叨魔咒,企图在迷魂的精神狼烟下得到人类的眷顾,得到人们的欣赏,并以此有鬼成魔,有魔列入仙班。”中毒“的不明真相甚至什么都知道的一些浮躁的人们总是高喊强!强!!强!!!。。。。。。清醒的诗人都知道那是干什么的?有职业良知的诗人都知道那是什么游戏,就是不说。因为他们,说了等于白说,白说等于没说,不如不说。有些人就是口口声声的念叨着经文好像是在普度众生,关心下层,其实,他最知道自己内心的黑暗!除了他自己内心深处梦中的盗汗,谁都不愿得罪权贵,除了历史。。。。。。 一位交往多年的诗友告诉我:“文人啊!一旦良心坏起来,超过凡人千百倍”!是啊!君不见啊,湖南的一位“情诗王子”,诗歌写的罂粟撩人心,现实中却是一个“采花男”;重庆的一位女诗人为了一夜走红,竟然身心奉献一位两眼发昏的牙齿脱落的老评者;湖北的一位成名的诗人私下注册几十个马甲天天对自己的文字狂轰乱砸,出名了,小学不毕业一样进清华演讲,放个屁成了箴言,骂一句成了哲理;山东一位成名的诗人靠捧名人将自己捧的半红半紫,于是成了半个专家到处忽悠演讲!一家大型文学杂志社的老大,一身的光环,我一看其作品啊,我还是看儿歌吧!。。。。。。佛家说:也许,我们看到的都是生活的假相!只是,很少有人揭穿它! 其实,诗人,不需要复杂的人性的捆绑,如我熟悉的一位著名诗人王雪莹大姐说过:“我的灵魂写在脸上”。诗人的至高层面,其实就是文字和灵魂的高度统一。一位诗人写的作品再好,现实中却是一个伤势了做人的基本道德的人,这样的作品,不看也罢!不过,在前天一位上海的诗友给我说:我不管他是什么人,我只看他的作品!我无语。 其实,纵观网络千万家网刊和网站,一些虚荣的人在编辑网刊的时候,收获的就是虚荣;一些无私的人收获的是心灵的满足和生命的丰盈。这样的编辑往往有几种外在形态:1、凡是在几家多家网刊、网站、纸刊有兼职的;2、凡是比赛都参加,得了大奖就网上炫耀的;3、凡发了文字不管是网站、纸刊、网刊统统曝光的人;4、见了官刊的编辑、主编就认恩师的人;5、看到有批评文字就删除的人;7、爱与名人合影并在网上曝光的人;8、写文字总是起了一些吸引人眼球的标题的人;9、有好处就大赞,没好处就人走茶凉不知道感恩的人;10、在名字前面署名:XX评论家、XX诗人、XX名人的人;11、见到一些名家的文字就大喊万岁,见到一些初学者就说修行不够的人;12、个人简历超过千字的人;13、每天就编辑那几个人的人;14、花钱入多家协会、组织的人;15、自己提倡什么主义、什么学说、什么什么的人;16、见到一些官刊主编和一些名人刚认识就主动推荐自己的人;17、做了上百家顾问和上百家管理的人;18、等等等。。。。。。(请不要对号入座!阿弥托福!) 民间低调的写作者,大凡都是有爱心和诗心的人,他们的表现有这样几种形态:1、诗歌写的很好,却没有一点点击率的人;2、一生出了不管多少本诗集和文字,很少在网上爆的人;3、一些很谦和,很宽容的人;4、每当欣赏到别人的文字,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会不经意点一下赞的人;5、从不讲自己和一些社会公众人物的合影照片在网上公开的人;6、自己可能是某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专家、学者或是著名的诗人,您却感觉他是一位没有一点架子的人;7、空间比较干净的人;8、写的诗歌多半关注人类、关注环境、传播大爱、酷爱公益的人等等等。。。。。。(可以对号入座!) “中爱”创刊一年来,始终坚持“纯净、唯美、古典、国风”的创刊理念;高举“为爱而歌”的鲜红旗帜;铭记:“永不会员制,永不会费制;永不江湖化,永不流派化,全心为诗歌服务,无私为诗人服务”的坚贞誓言,并将著名诗人非马先生倡导的:“作为一名诗人,要对得起自己;作为一名评家,要对得起诗人;作为一名编辑,要对得起读者”的“中爱”座右铭始终如一的贯穿到“中爱”日常的工作中,干净的人文环境,温馨的交流氛围是“中爱”具有的。 经过一年的推广,出现了一大批虔诚的诗者:有对整个人类精神关怀,小诗大观的非马现象;有大爱、大美、大人格的王雪莹现象;有纯净、唯美的冰花现象;有激情迸发,诗心可鉴的唐刚现象;有至灵情怀,心如止水的阿华现象;有破碎的瓦砾上,浮游起生命蓝的李万碧现象;有乡土情深,父母情浓的马新宝现象;有情诗如雨,花落诗空的何小龙现象;有坐在禅里,清歌浅唱天簌之音的高原现象; “我心依旧”的至灵诗语;“上官蓝旗”的情感菩提;诗孩的妙笔生花;贺建飞的直抵现实;孙清祖的深刻哲思;劳拉·米希尔的短诗圆舞;李勋的情歌飞扬;王志彦的红尘之爱等等等,都在“中爱”留下了一份温暖的念想! 如今,甘肃的诗人和东北三省的诗人最近在“中爱”屡次推广,大家投稿空前高涨,这是“中爱”的希望,是中国诗歌的希望啊!当大家放下了那些虚妄的名利,入心写作的时候,那份内心充溢的温暖,是那么纯,那么那么的纯!。。。。。。香港、台湾、越南、美国、甘肃、河南、河北、陕西、山西、上海、天津、山东、甘肃、云南、新疆、重庆、四川、贵州、北京等等等诗友纷纷投稿,这不是为了什么稿费,不是为了见不到影子的纸刊,而是一份沉甸甸的、金贵的诗心啊!让我们以诗歌的名义,向天下真正的爱诗者致敬吧!致敬!!。。。。。。 直观一些浮躁的、病态的、妖魔化的、另类化的、语言陌生化的、汉语变异化的中国诗风,对中国诗歌的拯救问题,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从“中爱”一年的投稿中,我作了一项调查:六〇后、七〇后、八〇后的写作群占有半分之八十以上,而九〇后的诗人很少。因此,对年轻人的引导和培养就成了诗坛面临的重中之重。因为,中国诗歌的火炬需要他们传播,中国文学的未来属于他们。在日常编辑中,有些年轻诗人写的不一定很优秀,但,他们会成长啊!想想,即便是现在一位作协主席,名家,也不敢看小学三年级的作文吧!。。。。。。因此,对于年轻人的作品,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宽容,引导和鼓励。我们推广的重心也应该放在这里!当一些年轻人真正从一些虚幻的游戏和魔幻小说中走出来的时候,他们会尤心的感觉到:诗歌!原来这么美!。。。。。。 回归本真,是诗人精神重建的一条捷径。人生苦短,一切都是烟云,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当为了一首诗歌的获奖而狂欢的时候,想想,那些繁华过后是什么呢?------流星的灰烬?还是眼前遮掩的什么什么的?一旦这样的欲望在膨胀的诗人的精神,在捆绑诗人的灵魂,在蚕食诗人的心灵,那么,一位真正的诗人就由此与诗歌绝缘了。我的一位好友在前段时间告诉我,自己退出了省作协。我很诧异,怎么会这样呢?他如是说:现代诗人太多了,会员太多了,我也老了!省下会员费不如做一些慈善的事情!我没有说什么。想想,有多少诗人梦想一下子进入省作协和中国作协啊?!可能,是诗人真的开悟了!“打破瓦罐,方见真空”,世界上任何的开悟都是一次精神蜕变的过程,悟从痛中来啊!。。。。。。 在这样的都不允许自己不浮躁的诗歌时代,好像席慕容、北岛、海子、席慕容、汪国真、舒婷距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我们也不能一下子将其否定。在我认识的一些诗友中,他们用诗心的天平,端正着写作的思想,从不被外物的虚像所惑,他们知道,这辈子与诗结缘,是割舍不了了,于是,他们在一种大静的环境中回归自我,通过自身的信仰之光,诠释属于自己的精神语言。他们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每一首诗歌都充满的悲悯的情怀和大爱的温暖。那一首首小诗里,无不诠释出诗人对人间万物的禅悟。洁净的思想,繁育出无尘的诗语;信仰的虔诚,播撒出爱的阳光和雨露;大静的环境里,思索出深刻的思想。 想想:假如,人人都远离浮躁,回归诗坛的净土,任尔浪大风急而心如磐石;任其百般诱惑而无悲无喜,那么,诗坛真的会重建光明的曙光!一些雾霾的标榜的浪花,只能是昙花一现,他们没有长久的艺术根系,更没有足矣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作品。一切都是浮的,一切都是飘的,而深深植根民间土壤的文艺作品,不知道要存活多少年代。 生态的写作,大爱的写作,信仰的写作,自然清新、天然真实的写作无疑给病态的诗坛和浮躁的诗人打点滴。诗人内心的澄明,足矣唤醒给无情残忍的“文学政客”剥离的一息尚存的诗心一次复活的机会,只要有星火点亮夜空,一切,都不会是奇迹;只要有更多的具有爱心、感恩和诗心的写作者积极精神参与,足矣汇成强大的艺术洪流,冲刷下去的,都是垃圾,而真正的珍珠和金子会更洁净、闪亮!其实,网络诗坛的浮躁只是一个冰山一角,不能遮拦中国诗人的正能量,真正有诗心的广大诗人尚在民间!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他们,他们尚在路上!相信,每一位心有爱意,爱诗如命的诗音,早晚会聚集在一起,因为,诗的机缘;因为,放不下的精神诉求;因为,割舍不了的这片灵魂净土!这是"中爱"的星火,更是中国诗歌的希望! "中爱"自创刊一年来,没有与任何一家垃圾网刊、江湖网站和收费的什么协会、组织、社团和出版机构有任何的合作关系,这是“中爱”的骨头,更是“中爱”践行宣言的真实表现。不管任何一家诗歌,只要打着诗歌的名义,不管用任何方式和理由收诗人费用都是一种违法行为。对此,中国作协曾有明文规定:严厉禁止一些乱收费现象!山东的一位诗人和我聊天,她告诉我自己是一家大型网站的站长,也是出版人!说自己已经编辑了几十本书籍了!其编辑的内幕是:自己有作品,不用出钱,诗人要出钱包销诗刊的!八千是什么官,五千是什么官,一千是什么官?。。。。。。我在想,能出钱就可以编进去的东西会是好东西吗?时间再过几百前或是上千年,我们的后人看到了这些作品,她是不是在犯罪呢!?她没有觉悟,现在还在到处游说一些有些浮躁的诗人集体出书,至于有什么利益,就不是我们关系的事情了! 一位澳大利亚的华裔诗人,一说话就给我要官儿,说自己是什么百群管理员,国内几家的网站顾问,现在马上加入中国作协,我,宛然谢绝了!最后她留言给我;这辈子我就是为光环而来!我,加黑了她!理由很简单:没有理由!前天,“中爱”的一位编委成员刚给请了出去,原因很简单,我们“中爱”像敬神一样的将其供奉着,她在吸食着“中爱”的香火,却不能为中国民间诗人奉献一点点,服务一丝丝,她主动要的编委,其实也没有那么长久。一位编辑处处显得标榜自己,怎会有心为诗人服务,怎么有“小我,大爱家”的精神层面,怎会对诗歌有深厚的感情呢?! 写到这里,让我不由想到,“中爱”首席评论、诗人路瞳先生,那天晚上,诗人是在忍受着腰痛的情况下,中间休息了四次才完成了给陕西诗人马新宝先生的赏析文字的,这种敬业的精神,这样视诗如命的至高情怀,这样无私奉献的大爱,在“中爱”留下不熄灭的火焰,必将温暖这片诗空。 “中爱”不是某个人的,也没有给主编和编辑任何的权威,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诗音,心所想一起,梦所牵一起,小处想之:我们结识了一些有共同梦想的诗友;中处想之:面对网络诗坛一片“乌压压”!我们想通过一个纯净的、公益的诗歌文化平台,为真正的诗人留一片净土;大处想之:我们和千千万万有诗心的诗歌媒体人在一起,为推动中国诗歌文化的发展倾注自己微薄的心力!谁不相信凝聚的力量!。。。。。。谁敢苟同与垃圾媒体同流合污的艺术生命力?!。。。。。。 还是一位诗友的话:“名人,只是人名;著名,不是名著”。说的着实精辟,让我不由拍案叫绝。前几天一位中国作协的好友告诉我:网刊的排名有误!说我太不相信“中国作协”的权威了。我说:中国诗人,不一定都在中国作协,海子、北岛都是工人阶级,顾城是农民!我不可能在每次的刊发中将诗人分三六九等,因为我相信,一首诗歌好,放在哪里都会发光!一位再著名的诗人,写的诗歌不一定都是经典;一位普通没有那么多光环和名气的诗人写的诗歌作品未尝就不是经典!我们不欢而散!散!。。。。。。 “中爱”公益事业,才刚刚开始,路,还很遥远!正如非马前辈说的:“诗歌,是一生的事业”!“中爱”不与一些收费的协会、网站,纸刊和一些垃圾帮派合作,他们私下暗潮涌动,可想而知!“中爱”很孤立,这样的孤立是有意义的!------因为有了孤立,才有了不一样的“中爱”,因为有了孤立,才得以留存一片圣洁蓝天、绿水;因为孤立,才有一片纯净温馨的精神之家;因为孤立,我们才有这充满雪一样纯净,火一样温暖;土一样素气的;禅一样至灵;云一样飘逸;茶一样回味悠然的诗意生活!但------中爱不是孤单的,因为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民间母语写作者在这里,这是无形的的隐形诗歌力量,这种诗歌力量占据了诗坛“百分之九十九”! 感谢诗歌,感谢普天下的民间诗人,感谢所有写诗、读诗、爱诗、无私传播诗歌文化的亲们!“中爱”有您------真好!诗歌有您!------真好!中国诗歌的大花园里,有您-----真好!放下一切,细心想之,其实:诗歌是美的,诗心是暖的! 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江飞祝愿天下爱诗者:中秋快乐,诗心永存;阖家幸福,万事吉祥!。。。。。。 首届“中爱杯” 全球华语微型诗歌大奖赛 “淋湿的乡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