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节日|夏至】夏至时节话清凉

 文武不全 2016-06-21
咳咳,在这样一个炎热的日子里,民俗君很贴心地为大家带来了知识的清风,让大家在炎炎夏日感受到清新凉爽!
~~~~~~~~~~~~~~~~~~~~~~~~~
(我是清风一样的分割线)

至,又称为“夏节”或者“夏至节”,是重大的传统时令节日。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有一句谚语叫做“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说的就是这一现象。
夏至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根据史料记载,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宋代时从夏至那天开始,百官放假三天(《文昌杂录》);辽代时“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相赠遗”(《辽史》);清代时“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卷五)。现在的中国北方还过冬至节,相比之下,过夏至节的较少。但是在北欧等地,仲夏节是非常受重视的节日,西方父亲节的设立据说就考虑到夏至时节的光照特性(他们没有我们阴阳二气的转化的概念)。
夏至
”世界之最“
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之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古人早就认识到,夏至是多项“世界之最”纪录的保持者,所以名之为“夏至”。

夏至日这天,太阳直射点最北、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太阳下影子最短。所以夏至意味着一年中最热时候的到来。有个有趣的说法,认为猫的鼻子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只有夏至这天是温热的(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其鼻端常冷,唯夏至一日暖。”)。

家里有喵星人的小伙伴可以在夏至日摸摸看哦。
家里没有猫咪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在这天出动一下,去关爱流浪猫咪们的小鼻头嘛~
看看是不是“古人诚不我欺”。
吃瓜群众
民俗君,夏至只有这三项”世界之最“吗?
图样图森破。且听民俗君慢慢道来~
民俗君
上面那句话还有前半句“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我国古代人民认为夏至这天是阳气达到最顶峰,从此走向衰弱,而阴气开始生长的时候。古人总结的夏至三候就是明证。
夏至
三候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

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 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图为蝉脱壳)

三候半夏生
 
 
 
半夏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礼记》上的说法是:“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可见,根据古人的观察,夏至时节,木槿花开也是典型的物候现象。
夏至
食俗
吃瓜群众
民俗君,夏至吃什么呀?
当然要吃得清热消暑啦,菜单拿走不谢~
民俗君
 
 
 
 
凉面、西瓜、酸梅汤、冰激凌,哇,想想都流口水呢~

各地夏至的食俗虽然有差异,但吃面是共通的。这主要是因为夏至前后,新麦已经成熟了,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北京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清代时京师家家吃冷淘面,即“过水面”、“凉面”(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这主要是因为夏至天气炎热,生冷食物比较合胃口,而且也不用担心因为寒凉而损害健康。面食胜地山西也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江苏南京人在夏至不仅吃面,还吃黄鳝、凉粉、苋菜等时令食物,再往南的广东,夏至食俗也是“冬至馄饨夏至面”,广东人把面条之长比作夏至日长长的白昼。

夏至是西瓜上市的时节。西瓜是极好的清热消暑食品,夏至时节坐在瓜棚下避暑乘凉,品尝西瓜。还有很多地区在夏至前后喜食凉粉和酸梅汤等消暑佳品。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最为解暑的当然是冰啦。周代有专门负责在夏季给群臣分赐冰块消暑的官员(《周礼·天官·凌人》:“夏颁冰,掌事。”)。电视剧《甄嬛传》中也有以瓷盆盛冰块纳凉的镜头。

《甄嬛传》冰块纳凉
在没有冰箱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在夏季用上冰块儿呢?

中国古人一直有冬天藏冰,夏天取用的办法。《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诗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古代的大户人家会在冬季河水、湖水结冰的时候去取冰,藏到冰窖里,留待夏天使用。而且还有一种叫做冰鉴的专用容器在夏天装冰块消暑用。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就出土了两件冰鉴,冰鉴上还放著一柄长勺。《吴越春秋》上也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
 
冰窖口胡同的冰窖
北京师范大学附近有一个冰窖口胡同,东起德胜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外大街,就是因为曾是清代内宫监冰窖而得名,在清代时叫做“冰窖口”,建有冰厂。1965年的时候改名为“冰窖口胡同”。直至1960年代这里的冰厂还在使用。寒风凛冽的冬季,冰厂工人到积水潭或太平湖取冰,切割成方块,用稻草盖好,到炎炎夏季开窖,向市场供应。如今人们夏季的消暑之冰种类繁多,冰激凌无限畅享。
岭南地区还有夏至吃荔枝和狗肉的习俗,当地人认为夏至日的狗肉和荔枝一起吃不热。谚语说“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意思是说夏至日吃狗肉能帮助抵挡西风恶雨的入侵。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对吃狗肉的习俗也有不同的看法。
夏至
民俗
祭神祈年
因为夏至是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这期间的民俗活动很多都是为了祈求作物丰收的。
《周礼·春官》记载说:“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在周代的时候,人们在夏至日祭神,是为了消除疫病和灾荒。《史记·封禅书》中说:“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直到清代皇家还保持着夏至日祭地的大典,明清时期祭地典礼在北京地坛举行。这种祭祀仪式现在还存在着。浙江金华地区就在夏至日祭田公、田婆,这就是祭祀土地神以求丰收。广东阳江还在夏至期间举办开镰节。在开镰的前一天,各家各户做好面饼和茶,准备美酒,在广场上跳“禾楼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祈雨求晴
在夏季易旱的北方,有夏至祈雨的习俗。如果雨水过多,又有巫术止雨。
比如民间剪纸中有扫天婆,有些地方也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

扫天婆(左上)

2  扫天婆(甘肃朱杨氏)(左下)

3  扫晴娘(右上)
 
 




现在很多旅游景点可以买到的晴天娃娃就来源于扫天婆和扫晴娘。
淘井换水
夏至在古代还有淘井换水的习俗,这与古代改火的制度有着同样的性质。人们认为夏至阴气上升,夏至“一阴生”,夏至以后的水是新水,换掉旧水,用夏至新水有利于身体保健。在汉代月令简牍中,多见夏至换水的记载。夏至淘井是古代良好的卫生传统。

给牛喝麦仁汤
山东临沂在夏至前后给耕牛改善伙食。民谣中说:“春牛鞭,舐牛汉;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在伏日给牛煮麦仁汤,据说牛喝了身体好能干活,而且不流汗。

夏季数九歌
很多人都听过冬季数九歌,其实夏季也有数九歌,只是流传的范围较小。夏季数九歌就是从夏至日开始数的。

北方农村的数九歌: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被;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南方的湖北有数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住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到啦,以后天气渐热,白昼渐短,阴气渐生。小伙伴们有没有感受到浓浓的夏意扑面而来呀!炎热的日子里,别忘了吃点西瓜喝点酸梅汤消消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紧张的期末啦!民俗君吃冰棍儿去喽!
参考文献:
高倩艺:《二十四节气民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顾问:萧放、朱霞
指导老师:鞠熙
栏目负责人:孙英芳
撰稿:黄美龄
图文编辑:彭晓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