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天街 (1976年) 南天门过达天街,风动衣襟眼界开。 汗洗石梯终有尽,凡夫曾也驾云来。 宿泰山顶 (1976年) 风启西窗进晓星,布衾古庙感平生。 松涛一夜浑多事,犹作银河鼓浪声。 威海黄岛炮台 (1998年) 黄岩碧水影斑斓,料想风光自昔年。 残炮似知遗恨事,至今怒口向东天。 重游趵突泉 (2006年) 胜地偏心涌浪高,玉关东望路迢迢。 捧来大漠胡杨泪,愿换清泉只一瓢。 回乡偶书 (2006年) 鹧鸪声里引群鹅,搅乱青林与碧波。 我是君家祖爷辈,不能随便叫哥哥。 青岛太平山电视塔远眺 (2006年) 雨后乾坤减负担,清风着力扫云岚。 今朝如我空空也,除却天蓝即海蓝。 阳谷武松庙问武松 (2006年) 景阳岗上醉何如?不救生民只酒徒。 苛政千年猛于虎,二郎可有硬功夫? 蒲家庄独宿旅舍 (2010年) 秋风秋雨总潇潇,一夜孤灯伴寂寥。 狐鬼不来人不寐,聊斋读罢野林凋。 庚寅秋家乡跪先祖坟前 (2010年) 墓草秋风两竞高,残阳西望碧天遥。 玉关一去家何在,白发儿孙恨未消。 读祖坟新碑 (2012年) 日落桑林四野凉,碑文再读感悽惶。 移家已到天山下,此处坟茔是故乡。 与故乡老友村店小饮 (2012年) 萧萧白发又相逢,星月无言满碧空。 且尽今宵一杯酒,酡颜总不负春风。 泰山入壶天阁 (1976年) 佳境痴迷久,投身碧玉壶。 风来觉山动,松倒赖云扶。 仰目苍天小,回头石路无。 红巾挥舞处,绝顶有人呼。 游孔林 (2006年) 我行神道上,论语腹中温。 毕竟诵千载,终成不二门。 坟茔圆日月,松柏挺儿孙。 今日安邦国,还招上古魂。 尼山夫子洞 (2006年) 石破天惊处,尼山降圣人。 大凡才学富,都是少年贫。 边客来西域,先师即北辰。 俯观川上水,前路敢逡巡? 登聊城光岳楼眺远 (2006年) 航路八千里,来登光岳楼。 平湖收四面,大道豁双眸。 天幕缀红日,我家围绿畴。 儿时多少梦,一起到心头。 雨中游崂山 (2006年) 百里路浮海,此生终可期。 渔舟云卷画,僧寺雨藏诗。 岩瀑胸襟落,林风意绪驰。 崂山倘留我,愿化碧桃枝。 桑梓荣获中国喜鹊之乡感赋 (2006年) 搭桥事毕又人间,高下和谐出自然。 处处梳翎枝上稳,声声报喜日边圆。 吟来西域新诗句,梦向东阿旧逝川。 灵鹊群中应有我,故乡长绕叫蓝天。 石门山,孔尚任作《桃花扇》处也 (2006年) 三百年前萧寺幽,东塘白首一书留。 紫藤填谷钟声弱,碧水绕山云影柔。 血泪南朝收日月,刀兵北国系恩仇。 桃花扇底流风在,只恐今朝未肯休。 游桑梓喜鹊林邀诗友 (2006年) 我家不是旧柴荆,每见门前列画屏。 无是无非舒骨韵,有声有色净心灵。 鹊衔红日扇天紫,树染黄河到海青。 说与吟朋莫辞远,东阿王酒已开瓶。 庚寅秋家乡与幼时朋友村店痛饮 (2010年) 五十年前泪,今宵化野云。 拍肩谈往事,回首恋同群。 明月杯中落,秋声天外闻。 归家须稳步,黄叶乱纷纷。 参观蒲松龄故居 (2010年) 秋风扫路正门开,来拜前朝老秀才。 野叟往来驱冷寂,狐仙谈笑掩沉哀。 人言落榜抒孤愤,谁见教书发大财? 多少头衔高捧者,却无一语问蒿莱。 王氏家庙落成感赋并序 (2017年) 王集始迁祖原居洪洞县大柳村铁板桥,洪武间奉诏东迁,至铜城驿北立庄。光绪二十二年始建家庙,后毁于文革。丙申春重建。余撰重修碑记后,感而赋此。 敬书祖德敢辞劳,六百年来血脉遥。 桑梓三春风一缕,儿孙四海路千条。 当时眼望铜城驿,此地心倾铁板桥。 许我洪洞更西去,天山仍有日如烧。 西江月·谒稼轩祠 (1976年) 垂柳波心试笔,小荷雨后擎杯。稼轩今日一扬眉,惊起一湖烟水。 松守祠前雅健,云翔天际严威。肥如花朵瘦如碑,都带英雄气味。
清平乐·登泰山玉皇顶 (1976年) 昂头天外,放眼无疆界。汉武秦皇空膜拜,一梦东风烟霭。 自从开辟鸿蒙,吞云捧日天东。细看依然似我,腹中丘壑千重。 沁园春·参观北洋水师提督署 (1998年) 步踏深秋,天海吹蓝,松柏送青。看辕门分立,巍巍流彩;军旗高竖,猎猎飞声。几道空廊,满庭清昼,号令犹闻起水兵。徘徊久,剩冲天长叹,返绕丹楹。 当年弹裂烟腥,想舰起雷霆海欲倾。恨丧心遮目,虺蛇西母;张牙舞爪,豺虎东瀛。幽愤横胸,深仇透骨,教我神州奋健翎。登高处,见风翻海域,波荡英灵。 醉蓬莱·登蓬莱阁 (1998年) 正澄波万里,心系蓝天,身披斜照。一笑登临,有轻风萦绕。襟上无尘,胸中无垢,更无须清扫。玉宇琼楼,仙踪不见,难成诗稿。 四十年来,炎凉都过,风雨长经,江山看饱。已惯粗疏,作边氓还好。佳境人间,酒朋歌侣,在穹庐芳草。回望归程,天山雪满,玉关秋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