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字经》提高人的素质
2016-06-21 | 阅:  转:  |  分享 
  
古时珍贵的“三字经”提高人的素质!作者:刘宏毅2016-03-13三字经是古代最浅显易懂的读本,适合幼童阅读《三字经》用1450个极其通俗
易懂的汉字,将完整的中国文化史高度浓缩起来,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史子集”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相信诸位都已经深有体会。《三字经》古
称“小纲鉴”,可以将我们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我们以往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三字经》为鉴,检查一下
头脑中的哪些知识是没有用的,哪些知识必须补充进来。三字经的可贵人一生中要读几部真正的“书”。我说的“书”,是指四书五经、《左传》《
史记》之类的经典,至少要有一部书垫底,一生的学问才能扎住根。林语堂说过,概论之类的教科书不算书,拼鼻子凑脸的小说也不能算作书。我们
现代人的思想完全被媒体所控制,满脑子都是报纸上看来的消息,自己完全没有中心思想,变成了随风倒的草。孩子们那一点可怜的历史知识,还都
是从“秘史”中“戏说”来的。影视文化本就是无根之草,影子本来就是虚的,这种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孩子,哪里会有根呢?对比之下,就更显得《
三字经》之可贵,因为它是谈教育的专著。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教导后代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转迷为悟、转识成智,最后
达到转凡成圣的人生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教育已经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了。当然,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当今的时代就是
这样一个争贪的社会,教育制度自然就变成这样一个训练竞争意识和谋生技能的培训体系,人人志在挣钱,而非志在圣贤。大势所趋,人人如此,我
们也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尽人力听天命了。我们能做的只有以私塾的形式,为孩子们补上传统教育这一课。自古以来,官府关心的是治权之类的大事
和群体意识,关心学生个体的,则是父母和老师。所以父母一定要懂得为子女补上这人生第一课。三字经与千字文《三字经》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与韩
国,清朝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三字经》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国,此后陆续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1990年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它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了。可是,如今
我们不但不会背诵《三字经》,有些人甚至一辈子连《三字经》都没读过一遍。你为此将给你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呢?历史上的启蒙读物,能与
《三字经》媲美的只有《千字文》,二者配合起来,可谓珠联璧合。《千字文》短只有一千个字,而《三字经》长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千字文
》囿于有限之文字,文思不得舒展。《三字经》就没有这个局限,所以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全部概括进来。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幼年时将《三字经》背诵
下来,将受益终生。我们现在要数一数中国历史上哪朝接哪代,每一朝代有几个皇帝、多少年的历史,恐怕一下子说不出来。如果会背《三字经》就
能脱口而出。能将中国通史纲要、中国文化史纲要、文化百科知识等全部浓缩在一千多个字以内,这对求学中的孩子们是多么重要啊!我们现代人,
将《三字经》从头到尾读过一遍的已经为数不多,更何况能背诵、能够理解经义呢?
献花(0)
+1
(本文系桂花园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