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达N28型VCD机出盒.入盒不动作
该机入、出盒动作过程是这样的:按动入、出盒键,CPU DSA总线受触发,从10、{11}脚输出收入或出盒控制指令到驱动电路(如图2所示)。出盒时{11}脚输出低电平,T101、T104导通,电机将盒仓送出。入盒时,10脚输出低电平,T102、T103导通,电机将盒仓收入。{14}脚为到位脉冲输入端,托盘到位后,到位开关闭合,{14}脚为低电平,CPU停止输出,电机停转。
由以上分析可知,检修此类故障应重点检查OM5234和盒仓电机驱动电路,特别是在按动出、入盒键的同时,测量OM523410、{11}脚的电压,若有控制指令输出,则说明故障在驱动电路或电机上;若无控制指令输出,则说明故障在OM5234或键盘操作电路。
Related Articles
在不正常时用手将盒仓推入,机器能正常播放. 开壳,测量OM523410脚电压(入盒指令),发现按入盒键时10脚能输出低电平,但此时电机不转.测T102基极电压有5V左右,检查OM523410脚和T102基极之间的线路,发现R123一端虚焊,导致指令中断,重焊后,故障排除.
N28型VCD机伺服系统由聚焦.循迹.光头径向和主轴恒线速伺服等电路组成.该系统由多个集成块组成,各集成块之间相互牵连,往往某一块工作失常,其他各块工作也不正常,从而使故障面显得很宽,给检修带来一定的难度,下面笔者浅述自己的检修经验和方法,供同行参考. 在检修N28机伺服系统故障时,有三处电压可作突破口,它可以帮助维修者缩小故障检查范围,迅速找到故障所在,它们是: 1.OM5234(CPU).SAA7345(DSP)和TDA1301(聚焦.循迹伺服)的复位电压.该电压是集成块能否正常工作的先决条
打开壳后,手动出盒很顺畅,说明无机械卡阻现象.在按动出.入盒键的同时,测OM523410.{11}脚电压,均无指令输出.进一步观察光头,发现整机通电后,无聚焦访问动作,也无红色激光射出.怀疑CPU(OM5234)工作异常,在准备测其9脚(复位端)电压时,发现9脚与+5V电源之间所接的复位电容顶部已开裂隆起,拆下测量已无容量,更换后,机器恢复正常.
碟片是依靠主轴电机带动的,该机主轴电机的启动过程是这样的:碟片入盒后,CPU(OM5234)内的聚焦搜索程序启动,经过2.4.5脚的总线将指令数据送到TDA1301的{25}.{26}.{27}脚,使TDA1301的2脚为高电平,经TDA1302打开激光器:同时CPU控制物镜作大幅度的升降动作(此过程称聚焦访问):若搜索到碟片,则光头会读出RF信号.信号经TDA1302放大.RF OK电路检测后,送至OM5234的7脚,使7脚为低电平,CPU便下达启动命令,主轴启动,光头开始读取TOC信息.读完
将出入盒按键拆下,故障不再出现.更换该按键,故障排除.
打开机盖并放入碟片,发现碟片不转.退出碟片后再开机,发现激光头有聚焦搜索动作,但无激光发出,说明故障系控制电压未送到激光头或激光头损坏所致. 激光开启过程如图示:在主控微处理器U1(P87C52)控制下,U7(OM5234)②脚(串行接口数据锁存线端)输出点亮激光二极管的串行指令,送至伺服处理发生器U5(TDA1301)25脚(串行接口写入输入端),在块内完成放大后从②脚输出,送至前置RF信号放大器U4(TDA1302)⑦脚,在电路内完成驱动放大后从16脚(激光二极管电流提供端)输出送至激光二极
开机观察物镜,有明亮的红光射出,说明激光发射正常.将光头拨至光盘外圈,通电后,光头便移至内圈,且物镜有上下聚焦动作,这说明循迹.聚焦粗调无问题.接着在碟片到位的瞬间,测OM52347脚为5V左右,说明无RF OK信号加至OM5234的7脚:用示波器观察TDA130210脚波形(在手转碟片的情况下观察),无RF信号:而{21}.{22}脚有波形,故怀疑TDA1302损坏.更换后,故障排除.
该机光盘能正常旋转,说明聚焦伺服电路基本正常,不能读出目录,应重点检查循迹伺服电路.分析当电源电压异常时也会导致循迹不正常,故首先检测数字伺服电路TDA1301T 12.20.28脚的+5V电源电压波形,发现电压呈方波状,波峰为5V,波谷为2V.继续检查发现电源板上+5V电源的整流滤渡电容的一脚已断裂,经重新焊接好后试机,故障排除.
通电观察主轴转动正常,檄光头有上下聚焦动作,但无循迹动作.当检修时用万用表表笔碰压循迹线圈接线座时,故障消失,但松开表笔后故障又出现,说明故障系循迹线圈座接触不良所致.仔细检查,发现循迹线圈接线座的一个焊点有松动,重新加焊后试机,读碟恢复正常,故障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