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台湾人定义为利用自用住宅空闲空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村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实际上,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内陆,民宿的形态均已远远超出了原定的含义。 目前一些高端的民宿,往往由文人逸士专业人士经营,建筑物既有保留原有风貌,更有推倒重建的;装修和内饰更是顺应了现代生活的要求,有简朴的,也有极尽奢华的。低端的民宿,则往往由农房、小客栈和农家乐改造提升而成,或依托旅游景区而建。 但无论如何,民宿的公共活动空间、乡土气息和小众服务,提供了原有饭店、宾馆所没有的体验,适应了现代人个性化的需求,发展十分迅猛。 同时,民宿的发展伴生了三大问题:第一,节假日、双休日与工作日客源严重不均;第二,顾客对卫生和标准化服务的担忧;第三,同质化竞争和景点资源的争夺。基于民宿的特色和当前的问题,做好与美丽乡村七个方面的结合文章,对民宿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与农村环境提升相结合。农村的环境是多方面的,有的以青山绿水蓝天星空吸引人,有的以荒凉陈旧吸收人(如台湾的九份),但乱哄哄的地方肯定没有人愿意来,所以有民宿的地方,一要干净,二是治安要好,三是民风好,不欺客。这样好的环境自然吸引客人来,农民赚了钱也更愿意把村庄弄得更整洁更有序,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是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乡村的贫穷落后,究其根源在于市场经济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在农民财产权交易和农产品生产交易方面。民宿把需求旺盛的消费者群体和消费市场从城市吸引到农村居民家门口和田头,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逆向融合搭建了大平台。通过民宿平台,还可以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可以开发农业健康养生、文化娱乐等商品。换句话说,做好了与农业产业相结合的文章,民宿产业就不再是小众产业,不再是少数人参与、少数人获益,这个产业的长度和覆盖面都会得以极大的扩张,从而更加增强了产业的活力。 三是乡土文化的结合。民宿不同于酒店和旅馆,既接地气,又是富有人文、人情之处,发展民宿经济离不开乡土民俗风情文化的依托。人们都喜欢有故事的地方,往往是不起眼的一个去处,因为作家的笔和名导的一个镜头,就大噪其声,火得不得了。所以,如果有这么一条风景宿游带,它是有山有水有风光的,在这条带的边上散散落落的有历史文化村落,有千年老宅,有桃花节、梨花节、油茶花节、铁皮石斛节,有“二月二”、“三月三”,还有民间传统武术大赛,甚至有自行车全国分站赛、马拉松分站赛的,这个地方肯定吸引人,肯定是发展民宿的好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