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津门一日游(4)

 liu007 2016-06-22

津门一日游(4)——古文化街及周边

 

从天津博物馆出来后,将YPY送回南开大学,在沿途远眺了世界第五高塔天津广播电视塔和世界最大的摩天轮“天津之眼”之后,来到了天津卫的“发源地”——鼓楼。

 

津门一日游(4)——古文化街及周边

 

天津鼓楼  参观券

津门一日游(4)——古文化街及周边

 天津鼓楼

 

天津设卫筑城始于永乐二年(1404年),当时只不过是土围子。经历了大约九十年,到弘治六、七年(1493—1494年),才砌成砖城,并修建了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位于城中心的鼓楼,也是在这个时候修建起来。后来的天津便是以鼓楼为中心,向四周不断扩张而形成的。

 

站在鼓楼之上可以饱览四周的街景,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享受,但更多的却是失望。

 

第一,挂着羊头卖狗肉。名曰“鼓楼”,却实为“钟楼”,我对天津的历史不甚了解,不清除将“钟楼”命名为“鼓楼”的个中原委,但却是觉得有“挂着羊头卖狗肉”之嫌。

 

第二,拆了旧的盖新的。鼓楼在天津历史上“两拆两建”,第一次是在1921年,由于年久失修,鼓楼日渐颓圮,遂拆除重建;第二次是1952年11月7日,因贯通道路,鼓楼又被拆除,直至2001年9月28日新盖完成。——或许真如袁腾飞所说,中国的“文物”除了“名字”是真的、是老的以外,其他都是新的、是假的,无论是北京的永定门,天津的鼓楼,山西的鹳雀楼,还是湖北的黄鹤楼,皆莫能外。

 

第三,面子展览蒙观众。鼓楼中所办的展览是反映天津危陋房屋改造工程的,实在是个“面子展览”,除了政府文件、领导关怀之外,就是老百姓对危陋房屋的不满和对新建房屋的歌颂,除此以外几乎别无他物。首都博物馆曾经办过《1978—2008共同记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展》、《城市记忆——百姓之家》等反映北京城市变迁及百姓生活变化的展览,要比鼓楼的这个“面子展览”好许多许多。

 

津门一日游(4)——古文化街及周边

天津文庙

 

离开鼓楼,沿着古楼东侧的文化街一路前行,不经意间“邂逅”了天津文庙,由于时间不早了,文庙已经关门,但从大门可以看得出,这文庙似乎也是个“假古董”。有意思的是,在文庙门口看到了有点燃的香火,估计是家长为了孩子高考特意前来又不能“登堂”的“杰作”吧。想想把孔子的思想抛到脑后,只将其作为一个人格神加以膜拜,是孔子的悲哀,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

 

继续向前,就来到了“古文化街”,古文化街原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会娱乐的场所,1986年建成古文化街,主要经营古旧书籍、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有点像北京的琉璃厂。

 

津门一日游(4)——古文化街及周边

 

天后宫  参观券

津门一日游(4)——古文化街及周边

 天后宫

 

古文化街上最重要的景点当属天后宫了。天后宫始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是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的场所,过去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天津天后宫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与福建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世界三大妈祖庙。现在的天后宫被开辟成了天津民俗博物馆,但转了一圈除了神殿、神像外,没有发现丝毫“民俗”的存在,也没看到“博物馆”的身影。

 

津门一日游(4)——古文化街及周边

玉皇阁

 

从古文化街出来,在街口看见了另一处建筑——“玉皇阁”。玉皇阁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宣德二年(1427年)重建,历经明清两朝整修。玉皇阁现仅存主体建筑清虚阁,内供奉道教玉皇大帝。由于票价过高,决定放弃进入参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