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腰大肌损伤和竖脊肌损伤的辨别: 髂后上棘:向前——腰大肌 向后——竖脊肌 生理曲度:变大——竖脊肌 变直——腰大肌 髂嵴高低:低——腰大肌 高——竖脊肌 长短腿:长——腰大肌 短——竖脊肌 站位髂前上棘前后:向前——腰大肌 向后——竖脊肌 站位髂前上棘高低:高——腰大肌。 低——竖脊肌 平躺时腰痛:腰大肌 趴下时腰痛:竖脊肌
 2 关于X光片: 颈: 正位片:从齿突做一垂线,垂线垂向哪一边,就做哪边的斜角肌或肩胛提肌。 侧位片:生理变直的——斜角肌;变曲的——肩胛提肌。 胸: 正位片:从胸一棘突到齿突做一连线,定各椎体侧向哪边就做哪边。 侧位片、斜位片:侧位片看增生,斜位片看椎间孔,定出要做的点。 腰: 做骨盆大的一侧的竖脊肌,做骨盆小的一侧的腰大肌。

3。关于腰椎:引起疼痛的动作和相关肌肉: 坐位疼痛:竖脊肌。 起立疼痛:腰大肌。 翻身疼痛:腰大肌、腹外斜肌。 咳嗽时疼痛:腰大肌。 弯腰疼痛:竖脊肌。 后伸仰腰疼痛:腰大肌。 左侧旋腰疼痛:左腰大肌、右腹外斜肌。 右侧旋腰疼痛:右腰大肌、左腹外斜肌。 左侧弯腰疼痛:右腰大肌。 右侧弯腰疼痛:左腰大肌。 翘二郎腿疼痛:髂胫束(大转子)。 穿、脱袜子疼痛:缝匠肌。 屈髋关节疼痛:腰大肌。 平卧疼痛:腰大肌。 髋关节外展疼痛:髂胫束。 髋关节内收疼痛:腰大肌、内收肌。 上楼、上坡疼痛:股四头肌。 下楼、下坡疼痛:髌下脂肪垫、股四头肌。 蹲下时膝关节疼痛:髌下脂肪垫、股四头肌。
 4 膝关节蹲不下去:髌下脂肪垫。 蹲下后起立时膝关节疼痛:股四头肌。 膝关节半蹲位时疼痛:股四头肌、内侧副韧带。 足外翻时疼痛:内踝。 足内翻时疼痛:外踝。 足背屈时疼痛:胫骨前肌、外踝、股四头肌、内、外膝眼。 足趾屈时疼痛:腓肠肌、髌下脂肪垫。 腹股沟疼痛:L2、3、腰大肌。 腰痛伴大腿前侧痛:L3、4。 间隙性跛行:梨状肌。
 5 太冲(左)、尺泽(右),治疗月经不调、闭经。配合中脘、阳池——火针,效果更好。 6 颈椎病若做错一刀,病人会晕的厉害。此时按正确方法重新治疗即可。 7 腓肠肌不能用圆利针扎,只能用毫针治疗。 8 弓弦——也许是腰大肌,也许是竖脊肌——腰大肌和竖脊肌可互为弓弦。 9 平卧时小腿麻,是牵拉到腰大肌。 10 腹股沟只有三个治疗点,也是重点。 11、 臀上皮神经痛——松解骶三角。 12、 腰骶三角区的条索是斜行的,检查时要斜着摸。
 13、 走路失衡(排除小脑病变)——松解腰大肌、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内踝、外踝。 14、 直腿无法抬高时,松解骶结节、肱二头肌。 15、 脚尖不能着地,松解外踝。

16、 久坐后腰痛,是竖脊肌的问题,处理腰骶三角区。 17、 背阔肌损伤,处理小结节(双手交叉脱衣服时疼痛,考虑大圆肌)。 18、 坐位时头痛、胸痛、腰痛等,都是竖脊肌的问题。 19、 晚上睡觉平卧时小腿抽搐,为腹股沟血管卡压。 20、 脚背不能背屈,考虑胫骨前肌(主动肌)和腓肠肌(拮抗肌)。
 21、 平卧时腿不能伸直,腘窝处压不下去——骶结节韧带。 22、 松解了骶结节韧带也就松解了股二头肌。 23、 腰部扭伤80%是腰大肌扭伤。(急性腰扭伤用针法。) 24、 腰大肌可两边做。有侧弯的做一边,做弦不做弓。腰椎反弓时做弓,腰椎侧弯时做弦。 25、 腰部旋转痛时,考虑腰大肌和腹外斜肌。 26 向左侧旋转时左侧痛,是右侧腰大肌牵拉痛、右侧腹外斜肌牵拉痛、左侧腹外斜肌收缩痛。

27、 抬脚困难,考虑:1、腰五骶一神经根卡压(可用神经根移位法)。2、腰骶三角区、股二头肌、髌下脂肪垫(腓肠肌无力)。 28、 股骨头坏死,可以当场止痛,但骨头修复需要很长时间。两个月不痛可以不做治疗,什么时候痛,什么时候治疗。两个月后痛,需要再做一疗程治疗。建议第一年治疗五次,以后每年治疗二到三次。 29、 走路时小腿外侧胀痛,按腰大肌损伤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