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惹的祸中医有奇方

 种瓜得瓜966 2016-06-22

  又到了春天柳絮飞舞、百花争艳的时候,此时正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过敏性疾病,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治过敏性鼻炎 温阳调脏为先
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纾难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鼽”字既有不通之意,又有流涕之意,鼻鼽基本涵盖了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特征。中医认为鼻鼽系禀赋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灰尘及不洁之气所致。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过敏性鼻炎主要是阳气不足、脏腑失和,加之外邪袭扰所致,因此以温阳调脏驱邪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标在鼻,治本在脏


  鼻鼽发病其标在鼻,其本在肺、脾、肾三脏。


  调补肺气:肺的生理功能是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肺在体合皮毛,开窍于鼻。若肺气虚弱,则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失调,痰饮壅盛则发为鼻鼽。临床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咳嗽、咯痰、气短而喘、头晕、咯痰清稀、自汗、畏风、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缓弱。对于肺气不足的患者,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益肺气、调节体质为主。


  益气健脾:脾位于中央,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滋养肺脏,协助肺脏输布灌溉上焦津液。脾气虚弱,则肺气失于充养,脾阳不足则水谷不化。临床表现为鼻流清涕、鼻塞、打喷嚏、脘腹胀满、食后益甚、大便溏稀、完谷不化,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缓。对于脾胃虚弱、脾阳不足者,常以基础方加四君子汤和理中汤或参苓白术散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温中散寒、调理体质为主;若患者舌苔白腻,可加藿香、佩兰醒脾化湿。


  补肾壮阳: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阳为诸阳之本,张景岳言:“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临床以鼻流清涕、打喷嚏,以早晨为重,鼻塞不通、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疼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性欲减退,或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等,舌淡苔白,脉沉细。若肾阳虚,则肺无以温养,风寒之邪乘虚内侵而致病,方以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为主,加鹿角胶、干姜炭、细辛、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增强温补脾肾之功。


  温通并用,引经报使


  温通并用: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阳气不足是鼻鼽发病的关键病机。卫阳的生理功能为防御外邪、温阳全身、调控腠理;若卫阳不足、肺气虚弱,则风寒乘虚,津液停聚,壅阻鼻窍。临床表现为易于感冒、自汗、畏寒、四肢不温、鼻流清涕、鼻塞、打喷嚏等,常治以益气温阳通窍药,如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以益气固表、调节卫阳;苍耳子、辛夷、细辛、白芷、鹅不食草、路路通以温通经络、散寒通窍。


  引经报使:简称“引经”,它是在归经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临床中只用温通散寒药可能达不到满意的疗效,故处方中常配引经药,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改善疗效。如鹅不食草、苍耳子入肺经,能引药上行于鼻,同时又能发散风寒、通鼻窍;头痛在前额者,加白芷;后头痛者,加羌活;两侧头痛,加柴胡;头顶疼痛者,加藁本;鹿角胶入肝肾二经,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作用,能治疗后背发凉;桂枝辛温,归肺、心、膀胱经,能治疗四肢不温;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能治下腹部发凉;枳实、枳壳入脾胃,能宽胸理气。


哮喘外治法防复发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廖若莎


  过敏性哮喘多在年幼时发病,若治疗得当,儿童哮喘预后较成人好,据统计,70%~80%患儿年长后症状可不再反复。


  除了规范服药、避免接触过敏原,中医常配合三伏天贴药、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等,可预防哮喘复发乃至根治。三伏天贴药、针灸及推拿可选双侧的肺俞、定喘、脾俞及肾俞等穴位,而穴位注射多选用双侧足三里。具体如下:


  三伏天贴药:麻黄、细辛、白芥子等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为1cm的药饼,用胶布固定在所选穴位上(双侧肺俞、双侧定喘、双侧脾俞),避开发红、破溃、起疱部位。夏季三伏的前10天为第一次敷贴时间,初伏、中伏、末伏、及末伏后10天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敷贴时间,每次0.5~1小时,贴后有灼热感,以患儿可忍受为度;若敷贴后局部皮肤感觉疼痛,可提前取下。敷贴五次为一个疗程,连用三年。


  针灸疗法:发作期,取定喘、天突、内关;缓解期,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咳嗽痰多者,加丰隆。每次3~4个穴,轻刺加灸,隔日1次,在好发季节前做预防性治疗为佳。


  拔火罐:可在肺俞穴处做拔火罐治疗,功能为祛风通络定喘,用于发作期。


  穴位注射:取双侧足三里穴注射维丁胶性钙和维生素B12或补骨脂注射液0.5~1ml,用于缓解期。


湿疹 不能只关注“湿”
中日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医师 白彦萍


  春季是湿疹等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在很多人看来,湿疹是因为“湿”而起的,“湿”包括外部环境的潮湿及体内的“湿”。事实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伴有明显瘙痒,其致病原因多样,病因不只是“湿”,某些物质、化学品等都会诱发或加重湿疹。


  常规治疗分三型


  湿疹,中医称湿疮。根据皮损形态不同,名称各异,如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者,称血风疮或粟疮。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名称也不同,如发于耳部者,称旋耳疮;发于手足部者,称瘑疮;发于阴囊者,称肾囊风;发于脐者,称脐疮;发于肘、膝弯曲部者,称四弯风;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


  《医宗金鉴·血风疮》曰:“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遍身生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抓破时,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烦躁、口渴、瘙痒,日轻夜甚。”中医临床常将湿疹分为湿热蕴肤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三种证型。


  湿热蕴肤证:发病快,病程短,皮损潮红有丘疱疹,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不扬,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予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热利湿止痒。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栀子、黄芩利尿除湿;车前子、柴胡、泽泻、生地、当归清热利湿,滋阴养血疏肝。


  脾虚湿蕴证:发病较缓,皮损潮红,有丘疹,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予参苓白术丸加减以健脾利湿止痒。人参益气健脾;白术、茯苓、山药健脾除湿;陈皮、桔梗、砂仁、甘草健脾止泻,醒脾和胃,通调水道。


  血虚风燥证:病程久,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或皮损粗糙肥厚,剧痒难忍,遇热或肥皂水洗后瘙痒加重,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予生地、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黄芩、土茯苓等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此证应注意血分药的应用。


  有些部位用药特殊


  此外,特殊部位的湿疹须应用特殊药物。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头面部湿疹多为风邪所致,注意应用防风、蝉蜕等药祛风止痒;耳部、乳头、外阴归肝经,多因肝经湿热所致,可予龙胆泻肝汤加减;腹部湿疹多为表里俱实,治以防风通圣丸加减,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小腿湿疹多为湿热邪气闭阻肢体,治以二妙丸清热燥湿。


  湿疹皮损多样,证型复杂,临床注意结合皮损和舌脉进行辨证论治,方显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