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悯农诗人人品诗品不匹配

 老刘tdrhg 2016-06-22
(原载《新商报》2012年7月7日)
    中唐时,有这样一位诗人,史载此人“生活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上千贯钱。他酷爱吃鸡舌,每顿饭吃一盘,就得杀三百多只活鸡,他家后院里被宰杀的鸡堆积如山,其腐化程度令人发指。一次,诗人在家请同行刘禹锡吃饭,席间歌女打扮时髦,唱着动听的流行歌曲,客人们推杯换盏,花天酒地。刘禹锡感觉跟进了天上人间似的,对他的奢靡很是疼惜,感慨说:“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除了生活奢侈外,诗人还一阔就变脸。唐朝笔记《云溪友议》上说:诗人没考上公务员时,经常到族叔李元将家中蹭饭,每次见到李元将他都按辈分称呼“叔叔”。诗人发达以后,就对李元将横挑鼻子竖挑眼,李元将还要反过来巴结他,不得已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诗人不搭理他,没办法自称为“侄”,诗人还是不买账,直到李元将把自己降为“孙子”,诗人才勉强接受。还有一个与诗人同年考上公务员的崔姓巡视员,有次特地来拜访他,家仆与市民发生争斗。诗人竟然把那仆人和市民都判了死刑,还派人把崔巡官抓来,责问说:“你我以前是熟人,既然你来到我的地盘,为啥不先来拜见我?”崔巡官连忙磕头赔罪,可诗人还是让人把他绑起来,打了20棍后,发配远方。当时人们都议论说:“稀罕哟,诗人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诗人的朋友成了被他流放的犯人。”
    让人齿冷的是,诗人和宰相李德裕共同导演了一场草菅人命的冤假错案。根据《北梦琐言》所说,诗人当扬州刺史时,看上一个颜姓美眉,想包她作二奶,谁知他一个不开眼的属下吴湘也看上了颜女,抢先一步下了聘礼。这可把诗人惹毛了,诗人就搜集吴湘的黑材料,派人调查他的收入来源,然后说他虚报差旅补助费,犯了贪污罪,判了他死刑。吴湘不服,让家人上访。李德裕跟吴湘的叔叔吴武陵是死对头,不顾当时吴湘有冤情的大众舆论,甚至连监察机关要求复审的提议都不管,坚持维持原判,把吴湘给弄死了。后来,“吴湘案”得到平反。尽管那时诗人已经死去,但他还是被定性为酷吏,依照唐朝法律规定,酷吏即使死了也要受到“褫其爵位,子孙不得仕”的处罚。于是,死去的诗人被“双开”,其子孙后代也不得报考公务员。
    这位诗人是谁呢?不需要人肉搜索,他的知名度并不高,但要说起他的一首《悯农》诗恐怕就无人不晓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此人就是被称为“悯农诗人”的李绅。可见,文品与人品并不总是一致的,所谓“文如其人”,对李绅来说纯属虚构。
 http://szb./xsb/html/2012-07/07/content_689065.htm?div=-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