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乔布斯描述苹果公司创造的电脑是“思想的自行车”—— 一种能够使人们的思想达到想象中任何角落的工具,并且功能多样。他用类比介绍了这一引领信息时代的创新发明。同样的,当我们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新想法或发明的新事物时,常常使用类比。 事实上,正是对类比的构思和探索给人以启发,鼓舞人不断推进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创造,不断突破商业的发展进程。 比尔·克林顿总统的演讲撰稿人约翰·波拉克在《创新的本能:类比思维的力量》一书中结合翔实的事例,揭示了真实类比的说服力和创造力,解析感知世界和塑造世界的创新本能。
上周, 广州、成都、郑州、武汉、福州、江门 6地书友会组织同读的是《创新的本能:类比思维的力量》,了解类比和创新的关系,探求类比思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战时最出色的演说家丘吉尔, 如何用一句话动员全国
文/郑渝川 今天的人们在回顾二战史时,常会提及盟军领导人罗斯福、丘吉尔以及纳粹头子希特勒,还有这些历史人物在重要历史时刻留下的“金句”。
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很快迎来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形势无比危急,他在这种情况下发表演讲说,“如果我们在他(希特勒)面前站立起来,整个欧洲就会自由,世界人民就会朝着广阔的、阳光普照的高地走去。但是,如果我们失败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包括我们知道的、在乎的,都会沉入更邪恶、更漫长的深渊,一个借助于堕落科技的光芒而展开的新的黑暗世纪。” 这番演讲被称为20世纪最为出色的战时演说,“朝着广阔的、阳光普照的高地走去”“沉入(黑暗世纪)…深渊”构成了一组形象有力的类比。 丘吉尔的演讲,也引发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响应。美国此时仍深受孤立主义影响,国内政治势力多倾向于对欧洲战事袖手旁观。 罗斯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敦促,他以邻居家着火借用水管为例,以类比手法强调了援助英国的重要性,并指出邻居家着火时借出水管不必考虑收钱问题,借以指出即时援助的必要性。这一类比在逻辑上简单、明了、直观,对于美国公众理解支援英国抵抗德国法西斯起到了重要作用。 希特勒是20世纪,甚至人类有史以来最具蛊惑性的政治领袖,他也非常擅长使用类比。在解释纳粹德国的犹太人清除计划时,他将犹太人类比为病毒,而清除计划则成了所谓的免疫计划。此举在德国及德占区内赢得了大面积响应,反犹浪潮更加踊跃,人们将自身对于战争的恐惧、经济上的挫折、个体偏见和愤怒都倾注到了犹太人身上。 类比很有力量,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以及政治口号、法律论证、营销广告、故事寓言、公司标志、谚语等很多形式中广泛存在。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类比的力量其实不光是提供依据,它还试图激发人们超越理性思维和成见,激发其强烈的情绪。
“股神”沃伦·巴菲特在更多股民中留下的印象,是那句类比名句“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在裸泳”,这要比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向股民推行的正规风险教育和宣传管用得多。
我们需要了解类比思维和手法,这是优化决策能力、识破误导干扰、增强说服沟通能力的重要基础。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演讲撰稿人、公共关系专家约翰·波拉克所著的《创新的本能:类比思维的力量》一书,以翔实案例和缜密分析,向读者引介了类比思维,有助于读者提高分析、决策、游说等多方面的能力。
追溯类比思维,其实可以发现,类比是人将新事物、新问题、新知识锁定对应已知内容的一种思维方式。借助类比,人才可能不断扩大和加速对世界的理解。 类比的力量来自于对人的思维的快速建构。商业竞争口、头辩论、体育比赛,经常会被类比为战争,而各国政府在对付贫困、毒品、恐怖主义方面的压力时也常常使用“战争”“开战”“宣战”等词汇。这是非常高明的类比,当然,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局限人的思考,例如贫困问题,被界定为战争后,往往会导致人们将贫困成因简单化,并为不同贫困群体开出类似的脱困药方(把方案政策称为“药方”,这又是一个类比)。
书中归纳指出,有效的类比需要具备5项标准: 用熟悉事物解释不熟悉事物; 强调差异性,隐藏相似性; 识别有用的抽象概念; 讲述连贯的故事; 唤起情感共鸣; 你掌握了吗?
天津书友会的小伙伴们参观了天津中科智慧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各种智能产品让书友们大开眼界,涨姿势啦。 包头的书友们参观了人人酿工厂,了解酿酒工艺,一行人中还有怀着猴宝宝的准妈妈,结束之后,小伙伴们趁着这好天气还在黄河边嬉戏玩耍,好不快活。 佛山书友会文体组小伙伴们来到顺德大良顺峰山公园,参加一场音乐盛宴——2016中法文化之春“夏至音乐节”,啤酒和摇滚释放着夏日的激情。 佛山书友会同读《算法时代》,分享者结合自身专业或创业经验,迥异的演讲内容和风格,提供了多个看问题的角度,让在座书友脑洞大开。
合肥的书友们首先就会员制度进行了预热宣传,投资高手老陶以“商铺投资的前世今生”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观点分享。
南宁书友会同读《算法时代》,到场人员都对本书或者相关行业有所研究,大家脑洞大开,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