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kuer成长录|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佳凝:赤子情怀 知行并懋

 曼来 2016-06-22

编者按

在北大这片满载机遇与挑战、熔铸情怀与实干的宽广舞台上,有人醉心科研,助力学术起航;有人广泛实践,蓄积职场力量;有人专注学工,以同侪逐梦;有人寄爱社团,以热爱浇灌感动……四年的大学生涯,他们用成长为自己注脚,当日的此间少年,已成长为北大青年。他们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心系家国天下,书写青春年华。他们经历的北大,是离你最近的北大,他们的青春印记或许会勾勒出你的未来图景,他们最初的选择也定会支撑你对梦想的坚持。且听2016年北京大学毕业生们向你讲述——卓越,是一种选择


许多年以后,每每面对这个园子,李佳凝都将想起,自己踏入燕园的那一天,亦或是那个憧憬着的自己。如今,作为2016届优秀毕业生,即将离开燕园赴美留学的李佳凝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讲述自己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悟。

 

听着“中国之声”上北大新传


高考后,李佳凝同时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录取。怀着对“大师身旁易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的向往,没有太多的犹豫和取舍,李佳凝选择了北大新传。

其实早在高中的时候,对新闻与传播的兴趣就在李佳凝的心中发了芽。高三的每个早上和晚上,“中国之声”都陪伴着李佳凝,在长期新闻环境的熏陶下,她坚定了今后进入传播领域的决心,而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自然是李佳凝的心仪之选。

进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后,李佳凝逐渐培养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新闻认知。这一过程中,北大新传的资源平台和培养模式功不可没。建院至今,北大新传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提到院系开设的各种各样丰富精彩的课程,李佳凝认为《新闻学概论》这门课程,初步奠定了她对于新闻的理解以及最初的新闻理想。

 “《新闻学概论》是让我震撼较大的一门课程,它让我初步形成了对新闻学的基本认识。其实新闻行业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通过电视节目我们常常看见的记者或主持人,学好新闻是更深入了解新闻的伦理和一系列的准则和流程,认识到新闻对于媒体人的素养的高要求和严标准,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职业。”

新闻与传播学院对于本科生的教育提倡“宽基础”教学,所以在大一阶段不进行细分专业,而是可以广泛而自由地选课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课程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当学生进入大二的学习之后,会具体设置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和编辑出版学四个专业方向,对进入不同方向的学生进行更为具体化和专业化的授课与培养。

怀揣着自始至终的新闻梦,李佳凝遵循本心地选择了新闻学方向。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之后,李佳凝在学习上更为得心应手,除了认真完成课程内容始终保持年级第一的优异成绩,她开始尝试学术研究,探寻更为广阔的新闻天地。

在课外的专业研究中,李佳凝和她的同学们对报道北京雾霾的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收集了来自美国、英国、泰国、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主要媒体对于北京雾霾事件的报道,建立了一个数据库,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各国媒体报道雾霾事件的异同,完成了关于“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关于北京雾霾问题的报道分析”的研究性论文,并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创新计划资助,荣获“人民网全国新闻学子论文一等奖”。

这次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初探,不仅锻炼和提升了她的研究水平与能力,更让她意识到在新闻报道中,身为新闻记者必须坚持的新闻伦理和专业素养。

 

在新闻实践中砥砺笃行


除了课程教授之外,新闻与传播学院也非常重视对学生在学习之外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专门设置了实习学分,而且还会外请业内及媒体界优秀的师资和人才开设讲座,同时经常组织和安排学生们到媒体和公关公司参访或实习,通过鼓励学生们参加社团活动和实习实践,来提升学子们的综合能力。

李佳凝早在大一入学时就开始了自己的新闻专业实践活动,加入《北大青年》和新传社,并在大三时担任新传社的社长。新传社是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自己创办的媒体平台,该社团不仅和北京大学电视台合作《第八日》节目的报道,同时也自办报纸,拍摄纪录片和网络视频等。在新传社历经三年的磨练,让李佳凝切切实实地在实践中感悟到了做新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其中最难忘的是2013年暑假在湖南岳阳,和队友们一起参与报道长江江豚保护协会的故事。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他们采访了湖南当地各级政府人员、志愿者和渔民们,每天都顶着烈日四处奔波。为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她们还主动参与到渔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付出总会有收获,最终他们完成了三篇关于长江江豚保护的报道,并引起多方关注。经历这次新闻实践,李佳凝深刻地明白,唯有脚踏实地地把自己扎入事件才能做得出好新闻。

之后,李佳凝走出校园的新闻社团,尝试迈入社会中体验新闻媒体的真实工作,比如参与《北京青年报》的实习。在《北京青年报》的实习生活,让李佳凝第一次感受到新闻行业的艰辛和挑战性,为了提出好的新闻选题反复推翻重新构思,为了写出优质的新闻稿件多次熬夜修改,这些对于媒体工作都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强度训练中,李佳凝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新闻实践能力。她曾经独自申报并着手开展关于选秀节目的选题,在最初和采访对象的接触中,因为无法挖掘人物亮点和个性化特质,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李佳凝一度愁眉不展。但她没有轻言放弃,为了增加稿件的深度,一次次回访,诚恳地与采访对象交谈,渐渐取得了采访对象的信任,采集到了丰富的信息,最终完成了一篇优质的深度人物访谈,展现了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并聚焦了选秀节目光环背后的种种问题,得到《北京青年报》记者们的一致好评。

如果说,新闻理论的学习是基础性的,它对于新闻实践具有宏观指导作用,那么,新闻实践对于新闻学子的成长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一如李佳凝用自己的经历所讲述的,唯有在新闻实践中砥砺笃行,才能认识真实的新闻行业与新闻工作。

 

不忘初心的新闻理想


回望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四年时光,李佳凝庆幸自己始终在新闻这条路上认真地走着。在这条路上她收获知识,锻炼能力,更结识诸多良师益友,种种这些都让她愈发坚定在传播学领域继续深造的决心,并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

“北大新传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是扛机器的、剪片子的、写稿子的,也应该有能力审稿子、审片子,分析问题,能够高屋建瓴。老师在教学中经常和我们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就是提醒我们对于新闻、新闻行业乃至新闻研究,要学会反思和总结。”怀揣这样的信念,李佳凝在毕业后会远赴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继续攻读传播学专业,追寻她的新闻学术理想。

谈起对当下新闻环境的认识,李佳凝坦言,“如今微博和朋友圈上的部分非理性的传播和表达有时对于正面呈现事实不太利好,这就需要业内人士和研究者进一步探究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舆论呈现理性和健康的发展。在现在的环境下,受众的媒介素养往往比记者的素养更重要,很多反转新闻和让人瞠目结舌的新闻事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受众的盲目跟风。在当下的新闻环境中,虚假和偏见大量存在,需要关注和解决,从而创造一个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新闻氛围。”这样的认识源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老师们平时的教导,他们教会李佳凝如何用兼容并包且不失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新闻专业和新闻行业,不随波逐流的盲目跟风是身为新闻人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的原则。李佳凝认为,这不仅仅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也是身为北大学子应有的态度。


记者 | 徐晨

编辑 | 许慧娟

责任编辑 | 汪嘉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