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子告诉你,高智商低情商的表现是什么!(推荐阅读)

 雪溪人家 2016-06-22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而我们空间里的这个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确确实实存在的普遍却神秘的物件——时间相比较前者而言,却是漫长的。时间的漫长,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我们人个体面对浩瀚的宇宙,是渺小的,也不可能用自己一生相比较而言很短暂的时间却真正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无所不知”。多说一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无所不知”多会用来概述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而该书中的诸葛亮更早不知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是被神话的非人类。


严格意义上来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对我们这些平凡人的生活乃至人生没多少实质上的可供借鉴的。所以,看我们古代史中,那些活生生的古人,如这次要说说的晏子,会有更多思考乃至借鉴的作用。


那历史中的晏子面对自己陌生的事物,会如何做呢?


晏子,也就是晏婴,身材矮小,但很有才,为春秋中晚期的齐国人,著名的外交家。



(图)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有此,处在今北方的齐国派晏子出使处在今南方的楚国。在饭局上,楚王让人给晏子上了橘子(橘子对当时北方人来说,应很少见。由此看,楚王让人上这个,应是故意刁难晏子)。晏子当时看到眼中这个稀奇古怪的物件,心里估计应在嘀咕,这是啥呀,俺咋没见过,估计又是捉弄俺的,俺可要小心行事。由于是第一次见到橘子这种水果,也没在之前吃过,更不知需要先剥皮,晏子心里应在想,虽然不认识这物件,但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小心翼翼而丢了我们齐国的面子,索性横下心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没剥皮将橘子直接吞下去了。楚王一见晏子那被橘子撑得鼓鼓的大嘴巴,就偷着乐,但面上还要继续绷着,而在心里吐槽道:“没想到你晏婴也有今天啊。真叫斯文扫地,素质何在?我今日才知道原来齐国人这么野蛮啊。没谁了,也是没谁了。”(《晏子春秋》)


不得不说,晏子当时以使臣的身份出使楚国,做出这种举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这橘子,他是真不认识的,更别提会正确吃法了。情急之下,做出吞下整个橘子的举动是晏子的机制应变。但冷眼看来,这逗漏出晏子的一个人生短板——高智商低情商。


说晏子高智商,就上面这事来说,可以看出他骨子里就带着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没因为自己不认识橘子而露出难色,知道做出及时的应对。


说晏子低情商,就上面这事来说,可以看出毕竟因为出现突如其来的自己不认识的东西而露出了自己的短板——应急时,智商压过情商。



(图)晏子使楚


可以说,一旦抛开晏子处在外交这一层来看,他高智商低情商的矛盾点就突出无异。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不太可能跟晏子一样有作为使臣出使的机会,更多的是面对家人、朋友乃至陌生人。尤其在我们跟家人、朋友,哪怕是陌生人,都要尽量不要不懂装懂,因为每个人的长处是不一样的。往往有可能,你的短板却是别人的长处,你不懂装懂的一个点正是别人了然的。


在你不懂装懂时,可能有些直实人会当场点破,因为你露出底子,你们的关系就很尴尬了。即便有些人没当场点破,心里也会明白你应是一个平时喜欢满嘴跑火车的人,以后也会渐渐甚至直接跟你减少乃至断绝交往。


晏子高智商低情商,毕竟还是在出使时。而我们这些人却没有这一层可找理由。在生活中,要学会低姿态,尤其面对陌生的事物,更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那样高智商低情商的虚荣面就能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高情商的转化条件。


*作者:李玉广,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90后历史作家。已出版图书《皇帝的微博》、《微信民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