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 ![]() ![]() ![]() ![]() ![]() ![]() ![]() 在古德里安仅有的一张出版物照片上,他穿着他创立并领导走向胜利的装甲兵的特殊黑色车辆制服。照片拍摄的是1937年时古德里安指挥他所带领的第2装甲师进行夏季演习时的情况。加衬垫的安全帽覆盖着黑色布制帽顶和一顶黑色贝雷帽;徽章通常是银色机织的,而这一时期将官常服军帽(Schirmmutze)的帽徽也是银色的而不是特殊的金色。他还佩戴了右胸前位置的国家鹰徽,不过这里它是金线绣制的。带粉红色滚边的骷髅头图案领章被包括将官在内的装甲兵所有级别军人佩戴。一身制服外面古德里安披了一件将官版野地灰色华达呢大衣,大衣采用深绿色领子和亮红色的下翻领面饰以及金色的纽扣,通常的军衔肩章采用代表将官的红色底衬和金银线盘绳。 A2:格雷德·冯·伦德施泰德元帅,1940年初 这名元帅中的老前辈戴将官版的制式常服军帽,帽子上装饰金色滚边和帽绳以及银色的徽章。战前款式的常服采用7颗金色纽扣和斜开口的侧兜;与锃亮的高筒靴搭配的马裤沿着外裤线从上到下带有代表将官的红色裤边和滚边。与冯·伦德施泰德的制服有关的不同寻常之处是上衣前襟的代表步兵的白色滚边以及礼服上才使用的领章(Doppellitzen),后者来自于被称为“制服上衣”(Rock)的一种步兵军官用服装上,采用白色背板银色图案。肩章的佩戴也非按照规定,它们采用白色底衬,上面带有金色的数字“18”,这代表了第18步兵团。他自豪于自己曾被特别任命作为该团团长的经历,上衣上这些未依照规定之处都是对这一经历的表述。礼服版元帅权杖也被他所携带;红色面料覆盖的权杖轴部成排均匀布满代表武装力量的鹰徽、铁十字和希腊十字。 A3:爱德华·迪特尔大将,1940年7月 这个月这位纳尔维克之战的英雄史无前例地获得了带橡叶装饰的骑士十字勋章。照片展示了他穿这种带滚边的常服的形象——注意和将官徽章的背板颜色相同,领子、前襟和袖子上的滚边也是红色的。山地部队的帽子上装饰着金色扣子和一侧的雪绒花兵种徽章,但这一时期还没有代表授衔军衔人员的帽顶滚边。绑腿和厚底山地靴的使用即便在他所在兵种中的军官中也非普遍。他胸前的奖章包括了1914年铁十字勋章和作为二战时后续奖励的小的银鹰章、代表3到4次负伤的银质负伤章以及右胸口袋上罕见且无价的山地向导徽章。迪特尔应该不具备获得山地向导徽章的资格,所以这可能是一项荣誉奖励。将官在胸前佩戴金色鹰徽,但帽徽和其他军官一样是银色的。 阅兵中的德国依仗兵和副官。 ![]() ![]() ![]() ![]() C2:爱德华·迪特尔(Eduard Dietl)大将,苏芬边境,1942年6月 作为第20山地军的指挥官和拉普兰地区的最高指挥官,迪特尔在制服上展示了眼花缭乱的徽章和勋章。他的基本型制服由野地灰色山地帽、M1935式“带滚边的”野战常服上衣、石头灰色将官马裤和绑腿以及山地靴所组成。这一时期他的帽子不带滚边装饰,上面有银色的国家帽徽和钉在左侧的雪绒花帽徽。代表军衔的装饰物包括了肩章和佩戴在带有红色滚边的领子上的领章以及胸前的金色鹰徽,这一切都是符合条令的做法。迪特尔在1940年5月9日获得了骑士十字勋章,并在当年7月19日获得了这一勋章的橡叶装饰。与雪绒花右臂章对称的是左臂上的纳尔维克战斗盾形章(细节见人物左下方放大图)。右胸口袋上钉着享有盛誉的山地向导资格章,这是一种荣誉徽章,这就如同他左胸前银色负伤章和两次大战中分别获得的一级铁十字勋章旁边的纳粹空军飞行员/瞭望员资格章一样。最后我们要介绍的一个物件是他在纳尔维克战斗之后接受海军赠与的“荣誉短剑”,上面雕刻了纳尔维克分舰队的10艘驱逐舰的名字。 C3:海因茨·古德里安大将,约1943年-44年 我们选择描绘了古德里安将军身穿装甲部队黑色特种制服的形象,而这身服装上带有代表将官身份的识别装饰,并且这一形象所取材的照片罕有地展现了作为检阅装甲部队的将官身份时的珍贵影像。他所戴的大盖帽带有1943年以前的帽徽,代表他军衔的其他识别标志只有胸前的金色鹰徽和肩章,而按照规定他佩戴了各级军人都使用的带粉红色滚边的装甲部队骷髅头领章。除了坦克战斗徽章,两次大战中授予他的两个不同级别的铁十字勋章展示在这位将军的身上,纽扣孔上别的是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绶带,左胸前则是一级铁十字勋章。 ![]() ![]() ![]() ![]() ![]() ![]() 古德里安是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典型高手,他是世界现代装甲战的先驱,即使今天,痛恨N粹的德国人仍将他奉为“装甲之父”。相比同时代的装甲战高手朱可夫、巴顿、隆美尔等人,古德里安在坦克战发展历史上的影响要大多了。他提出的“在狭窄正面上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高速突贯”的理论,结合他那震惊世界的坦克突击战,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装甲第一将”。 当英、法的军人们还在高谈阔论的时候,古德里安已经开始对装甲作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实践,这在当时被看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而古德里安仍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终于以自己超前的军事思想和过人的组织才能一手创建了强大的德国坦克部队。 二战爆发后,古德里安终于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他先是率领他的坦克军迅速击溃波兰,后又挥师横扫法国,经色当之战,直抵英吉利海峡。在苏德战争初期,他指挥坦克部队在基辅等地多次合围苏军,连续创造了坦克突击战的经典战例。正是他的装甲理论和实践,才使得希特勒的侵略战争能如此震撼。 当二战前夕古德里安用汽车代替坦克积极演练装甲集群战术时,法国败亡的惨剧似乎已埋下了伏笔。德军的胜利,胜就胜在战场观念领先、训练设计领先。 1888年6月17日,出生于东普鲁士的一个军人世家,父亲是一位陆军军官,13岁时就读于柏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07年,毕业后分配到一个步兵营见习。一战期间,在骑兵部队里担任指挥官和参谋长。1931年,出任摩托化步兵部队总监部参谋长。1934年7月,德军建立装甲兵部队。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为坦克总监后,德军装甲兵得到了飞速发展。从1936年至1937年,古德里安出版了一本名为《注意—坦克》的书,且阐明了德军以后将要在战争中付诸实践的“闪击战”理论。1938年,希特勒任职古德里安为机动部队总监。1939年,古德里安为装甲兵第19军军长。在闪击波兰与法国战役中战功赫赫,波兰战败投降后,又转战西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40年5月13日,渡过马斯河,18日,到达圣康坦,19日,强渡索姆河,20日,其先头部队抵达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紧接着经由阿布维尔继续向北进攻,22日,攻占布伦。6月,古德里安为第2集团军司令。1941年6月28日,主要担负了莫斯科方向的突击任务,节节胜利,10月,曾前进至距莫斯科仅几十公里的地方。1943年2月,任命为坦克总监期间,德国的虎式坦克与豹式坦克正式投产,重整军备。1944年7月,任职为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945年5月10日,被美军俘虏,不久提前释放。1954年,古德里安逝世。古德里安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他的肖像至今还挂在德国军营里[2] 。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帝国之鹰”。 理论创立 在英国举行的演习和我们利用模型的演练都加深了我的如下认识:只有支援坦克的其他兵种具有与坦克相同的行驶速度和越野力时,坦克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在诸兵种合成兵团内,坦克应起主导作用,其他兵种则根据坦克的需要行动。因此,不要把坦克编在步兵师内,而要建立包括各兵种的装甲师,以使坦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古德里安所提倡的闪电战术有三个要素,即奇袭、快速和集中。他认为在作战中应大量而集中使用坦克,坦克与飞机密切配合,突破对方的某一狭窄地区,其后由坦克和步兵的合成军队着手扫荡对方的阵地及据点,迅速扩大占领区域,实施包围、合围,歼灭对方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胜利。古德里安认为这种战术对进攻战役的胜利和整个战争的胜利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还认为坦克武器具有三个特征:装甲、机动、火力。凡是要准备进行激烈战斗的一切坦克,应具有相当强度的装甲,能够不为对方的防御火力所击毁;要想取得胜利,尽量使坦克运动迅速,不顾敌人的阻挠,一直向前运动,使敌人无法建立一个新的防线,最后把攻势深入敌人的后方,火力是坦克武器的最重要特征,它的火炮在坦克静止和运动时,都可以开炮射击,坦克前进时,可以把它的火力携带着一同行走。 ![]()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8月任第19军的军长 1939年9月波兰战役 1940年5—6月西线战场之役 1940年6月1日任古德里安装甲兵团总司令 1940年7月19日升任一级上将 1940年11月任第二装甲集群司令 1941年10月任第二装甲装甲集团军司令 1941年12月退为预备役 1943年3月1日任装甲兵总监 1944年7月21日兼任代理陆军参谋总长 1945年3月28日被迫去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952年释放后在美国国防部任高级顾问 1954年逝世 ![]() 人物评价 古德里安被西方军界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他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战绩。古德里安出生于军人世家,自幼酷爱军事,13岁时便就读于军校学习。 一战期间,他担任骑兵和步兵部队的初级军官与参谋军官。战后他在边防军部队短期任职后,便开始建立、组织、指挥装甲兵部队。他先后任命为德军的战术教官、摩托化运输营长、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第2装甲师师长、第16军军长、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装甲兵部队司令、第2装甲集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 古德里安在20年代初期,以四轮车辆模拟坦克配合空军进行演习,由第一辆坦克的设计到大批量投产新式坦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使他得到了巨大的声望。1938年3月,古德里安率领第16军的两个装甲师在48小时行进600公里,到达、攻占了维也纳。1939年9月1日,古德里安率领国防军三个最老牌的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先导,向波兰境内猛插猛打,仅用十几天就攻占波兰全境。1940年5月10日,古德里安率领第19装甲军发起了法、比、荷等国的西线战役。从13日至15日,古德里安所在部队即攻下了西欧的法国要塞色当,打通了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道路。 6月上旬,古德里安率部发起了旨在歼灭法国南部约70个师的法军战役。他仅用8天时间就打到了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平均每昼夜行军速度约70公里。 古德里安一年后参加入侵苏联的战争。他指挥第2装甲集群运用"闪击战"给苏军予以重创。后来,由于古德里安与希特勒意见不同被撤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惨败后,他任装甲兵总监,为德军的库尔斯克会战的堡垒行动提出过重要建议。最后,在“7月20日政变”后,他临危受命,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但已是大厦将倾、无能为力。古德里安再次和希特勒发生意见分歧,而被迫离职。美苏冷战期间,他又受到北约的邀请任军事顾问。 古德里安关于装甲兵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及闪击战的战术思想在德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他能把此理论付诸实践,所以,他有德军装甲兵之父及闪击英雄之称。古德里安的理论在他所著的战争回忆录《一个士兵的回忆—闪击英雄》一书中有如下的叙述:“从1929年我已确信,坦克单独行动或协同步兵作战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 2.坦克的发动机和主炮一样,都是武器(大纵深突破)。 3.愤怒让人感觉口渴。 4.装甲兵在进攻时应永不停顿! 5.坦克的防御也是进攻性的! 6.有些时候,我跟我的上级打架比跟法国人打仗还艰难。 7.(Klotzen nicht Kleckern)——这是古德里安最爱说的一句话,有多种译法如下:形成重锤,不要分散!只准集中,不许分散!不要小打闹,要大刀阔斧,别用巴掌拍,要用拳头砸,要一鼓作气,决不可节制分散。 8.不要去管我们的侧翼,让敌人去担心他们的侧翼吧.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前进,前进,再前进".我们进攻的部队为什么是快反军?而不是重装军?快反军是轻装部队,火力相对有限.装甲部队也是以轻装甲为主,一切都是以速度为主. 9.疑虑是经常会产生的。如果撇开疑虑不管,只有能在任何条件下当机立断、大胆行动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我们的后代宁肯原谅错误行动,也不赞成无所作为。 10.防御的目的是粉碎敌人的进攻。只有能赢得时间或为集结兵力创造了条件,以便尔后转入进攻,防御才是成功的。 11.最终,新观念的建立者还是战胜了马匹,大炮还是战胜了长矛。(对波作战总结) 12.装甲兵只要一发动了攻势,那么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决不会有红灯的出现,我们要把绿灯开到路的尽头,这一次就是英吉利海峡。(对法作战的指导思想) 13.一切在于快!要快的让敌人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快的让敌人没有爬起来的机会,没有从容集结兵力和布防的时间。一旦它爬起来,做好了搏击的准备,你就很难再打倒它了。因而迅速攻克敌方首都,对着敌人的神经中枢戳一刀,敌人的抵抗便会陷入瘫痪。(对苏作战的指导思想) 14.“坦克曾一度是最年轻而力量却最强大的武器。为了自己的利益,坦克必须抢占先机。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中的其他武器都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它。” 15.“只有能在任何条件下当机立断、大胆行动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德国陆军上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著作 《注意!装甲兵》 《一个士兵的回忆—闪击英雄》 《西欧可以防御吗?》 《坦克-前进!》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战争回忆录》 《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 《注意—坦克!装甲兵部队的发展、战术、潜力》 荣誉 战功十字勋章 二级 带剑奥地利战争纪念勋章 带剑匈牙利战争纪念勋章 一级三军战斗荣誉勋章 战斗纪念勋章(1938年3月13日)占领奥地利后 布拉格城堡勋章(1938年10月1日)波兰战役后 荣誉骑士十字勋章 坦克突击银质勋章 铁十字勋章一级 1914版 铁十字勋章一级 1939版 (加授带) 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骑士铁十字勋章 (1939年10月27日) 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1941年7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