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GW必须采用专用的预绞式金具。耐张金具的额定破坏强度和握着力均大于95%RTS,在此张力下,金具与OPGW不允许有相对滑移。耐张金具预绞丝的内径与光缆外径是直接相关的,应重视光缆的外径公差,金具预绞丝的内径应尽量按OPGW外径负公差配置。悬垂(不包括悬垂耐张)金具对光缆的握着力(水平方向滑动负荷)一般为10~20%RTS。
在金具配置和选用中,终端杆塔选用1套/基耐张线夹,耐张塔选用2套/基耐张线夹,直线杆塔选用1套/基悬垂线夹。
金具的安全系数应符合送电线路相应设计规程的要求。对于一般线路,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数值(GB 50545-2010 6.03条):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 2.5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 1.5
对于大跨越线路,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下列数值(DL/T 5485-2013 8.0.2条):
运行情况 3.0
断线情况 2.0
验算情况 1.5
OPGW悬垂金具串用来将OPGW吊挂于直线杆塔上,应采用预绞丝型悬垂线夹,预绞丝型悬垂线它们分单悬垂线夹与双悬垂线夹。悬垂金具串必须满足荷载的要求和线路设计对短路电流的要求。

单悬垂线夹
单悬垂线夹技术特点是双层结构对于长时间不平衡负载运行光缆起到更大的保护作用,有较好的动态应力承受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握力。由于悬垂线夹接触面积大,应力分布均匀,无应力集中点,增强了线缆安装点的刚度,对光缆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所选用的材料有强的抗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老化性,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安装很方便,不需要专用工具,免维护。

双悬垂线夹
双悬垂线夹主要适合于大跨距的江河,高落差的山谷等特殊地方,OPGW和ADSS线路转角25°~60°的杆塔上。

OPGW耐张金具串用来承受OPGW张力,将OPGW连接至耐张杆塔上,一般采用预绞丝型耐张线夹。耐张金具串必须满足荷载的要求和线路设计对短路电流的要求。

OPGW耐张金具采用内、外绞丝之间加金钢砂结构,以增加摩擦力,对光缆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阻尼效果,减轻由于舞动对光缆的破坏。由于接触面积大,应力分布均匀,无应力集中点,对光缆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所选用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老化性。 结构简单,安装很方便,不需要专用工具,免维护。
OPGW防振锤用来控制由风引起的OPGW的微风振动。防振锤本身不得产生对OPGW造成损害的应力集中,在OPGW上的安装位置应使用护线条。

重冰区防振措施采用螺旋阻尼器(防震鞭)。螺旋阻尼器,工程上俗称防震鞭。是一种线路保护装置,它是为了消除或降低光缆在运行时在层流风的作用下产生的震动,以防止金具及光缆的损坏。螺旋阻尼器一般由高强度的PVC材料制成螺旋管状。其中孔径小的一段称为加紧段,孔径大的称为减震段。

引起光缆震动的因素有:档距的长短、张力的大小、风速、风向、地形地貌及光缆的结构尺寸等。
OPGW应可靠接地,有分流要求的另一根地线也应可靠接地。

OPGW悬垂串和耐张串均需有接地引线,接地引线与OPGW和杆塔均应有良好牢固的机械和电气联接。
OPGW接入变电站构架时,OPGW与变电站构架顶端的接地网连接点之间应用接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线截面积与OPGW截面积相同。另外,在OPGW接续盒与构架顶端的接地点之间适当位置间,将OPGW与变电站构架横向金属平台构件接地网连接点或变电站内陆面接地网连接点之间用接地线可靠连接,保证OPGW与变电站接地网有可靠的第二接地点,接地线截面与OPGW截面相同。
OPGW接头盒应便于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和维护,且易于熔接操作。

线路中的接头盒应安装在指定塔上,并安装在离地面7m以上的位置,防止兽类鸟类或人为的破坏。变电站构架侧的接头盒宜安装在构架支柱上,安装位置应宜于运行人员操作,其与站内带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铁塔OPGW光纤的引下线夹应装设在无脚钉的塔腿上;耐张塔两侧的光纤通过双槽引下线夹引下至接线盒联通;引下线夹的安装间隔距离为:对于横担部分约为1米,对于塔身部分约为1.5米;前后侧光纤引下线沿地线横担下斜面主材进入塔身内侧,引至离地面7~9 m的横隔面后,将余缆盘在余缆架里,余缆弯曲半径大于2 倍允许弯曲半径;光纤引下线无硬弯、折角,引下线、余缆架、接线盒安装牢固。OPGW引下线在弯曲处的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厂家提供的数值。
构架的OPGW光纤的引线抱箍应装设在构架上;光缆通过引下线夹引至离地2.5m处余缆架待熔接;引下线夹的安装间隔距离为1.5米,转弯处可适当调整安装距离;注意引下线夹应安装牢固,确保OPGW不碰触钢材;
OPGW余缆架要求便于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和维护。余缆架的最小盘绕直径不应小于OPGW厂家提供的数值。

光缆配线架用于光缆进局后光缆分纤与FC/PC单芯光纤的连接与分配,用适配器对光路进行配线及调度。其技术要求应符合YD/T 778-2011 《光纤配线架》相关规定。
引入光缆进入机架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5倍。光缆光纤穿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装保护套及衬垫。光纤、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3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