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向是一切成就的驱动力量

 虹72 2016-06-22


志向是一切成就的驱动力量

       要想干成大事就必须有远大志向。正是这一品质决定了一个人将会成为伟大而严谨的成功者,还是平庸且懦弱的人。一个人做什么事、成为何种人、取得多大的成就,这些大部分都要取决于你的志向。没有远大的志向,你的勇气和自信、创新精神和管理才能就可能很薄弱。
       试着在头脑中为自己构建一幅志向的连续走向图,你便会发现,它的曲线几乎一直呈下降趋势。当你担忧、沮丧、泄气或是思维消极时,志向就会进入低迷状态,志向的曲线就会大幅度下降。
       要想登上无人能及的顶端,就必须紧盯你的志向!把它看作象征名誉的无价之宝来精心呵护,因为它决定了你未来成就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只要坚定并合理规划你的志向,就可以去做值得你做的事。如果你的志向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中,前途就会渺茫,精神也会委靡,随之肉体便会恶化。这最终只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出现。
     当你看到那些衣衫褴褛四处游荡的中年人,看到邋邋遢遢躺在公园长椅上虚度光阴的人,看到失魂落魄一脸绝望表情的人时,不要忘了,他们或许曾经也和你一样有过远大志向,也曾自我欣赏并引以为傲。但他们却任凭自己的志向逐渐消沉、热情开始冷却、理想渐渐失色;就这样放任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失去原本的锐气,蜕变成另外的模样。而当他们意识到这些时,他们才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这样的人。这时候再追悔莫及也毫无用处,只能感慨自己的后知后觉而已。
     真正实现梦想的人多么寥寥无几啊!试着来把你目前的处境、你的家庭、你的成功与儿时憧憬的美好画面做一个对比吧。你会发现你的处境与设想的、应该取得的成就是多么相差甚远!你曾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将来必会大有作为,甚至在世界上拥有不可替代的显著地位,让你恨不得立即履行各种重要职责。但实际上,你发现自己和茫茫众生别无他样,只是个普通平凡的人,从来得不到任何强烈的重视,做不成任何你曾满怀大志想要去做的大事。
      为什么你对自己如此不满?为什么你对生活如此失望?为什么你没能拥有世界上伟大而不可替代的独特力量?为什么你碌碌无为地虚度光阴,当踌躇满志地觉得自己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时,却在做着微不足道的小事?曾经的志向和梦想哪儿去了?形成志气和决心的那股力量哪儿去了?为什么在燃起的火焰渐渐消逝以后,只留下了虚无缥缈的灰烬?
      伯朗宁说:“人生来就是要发展的,而不应原地踏步。”
     生活中最大的欣喜也许正是发展和进步的欣喜。自我突破和创新的过程所带来的发展意识和进步感,让我们得到了永恒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任何感觉都无法替代的。我们生来就不应原地踏步,我们的使命就是前进、再前进。 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就应该把“发展”作为座右铭。
     事实告诉我们,缺少合理的志向和目标,不愿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大的成功而努力拼搏付出代价,这造成了生活中的多数失败。大多数人所谓的阳光大道都只会通往“一事无成”。
     许多人都认为,将志向保持在最高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他们会说,志向不是刻意培养或扶持的,它是天生的品质,自会好自为之。因此他们很快便碌碌无为,丧失斗志。他们的这种品质愈来愈少,胸无大志也就理所当然了,难道不是么?
     放任志向黯淡、理想模糊、前景消逝,这实在太容易了。我们必须像渴望培养其他品质那样来培养志向,这不仅仅只靠梦想来实现,而是要有为更伟大的事业奋斗的决心,并身体力行。
     对于怀揣远大志向者来说,一个致命的要害便是取得一点成就之后就自我懈怠,止步不前。通常,只有我们正努力做着实现自己志向的事情,并向每个人证明自己能够做好它时,我们才最能干好工作。
     所以,对于我们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墨守成规。在面对更好的路、更辉煌的事业时,不要被悠闲舒适而诱惑,被成规旧矩所束缚,然后又绕回同一条无比艰辛的老路。我们的志向渐渐瓦解、信心日益击垮、未来日趋黯淡无光直至毁灭,这主要都归咎于因循守旧。一旦因循守旧,任何大脑都无法有所作为,意志力也会日渐消退,成功的距离也越来越遥远,未来就被扼杀在路上了。
     许多人都禁锢在因循守旧的枷锁里不得脱身。无数的员工抱怨自己的工作辛苦乏味,时常为此感到愤懑不平,虽然他们清楚地知道必须远离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而去发挥本色,他们也本可以很快改变状况取得更大进步,只要他们能跳出框住自己的规矩,并下决心打破这条枷锁。但他们却仍然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艰难地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丝毫不去做任何改变。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耳边连绵不绝的、充满遗憾的哀叹。这些人知道自己本应可以更好更强大,可实际上却只做着微不足道的小事。“唉,我多想跳出去啊,要是早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了!”
     我们总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却从来不去做。这多么的自欺欺人!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告诉自己,应该等再积累一点经验、再筹集一点资金,或者再改善一下业绩状况、孩子再大一点等等,就这样无休止地自我催眠。而事实上,这些理由都只不过是借口。我们大可以找出更多这样的理由来,只要你愿意。
     有一大批的人长期活在一种自我麻痹中。他们总是说服自己信这信那,希望一切与自己的心理期望达成一致。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十足的懒惰造成他们的畏手缩脚罢了。我们不想承认这一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我们不想全力以赴,不想去努力做点什么,不想承担额外的责任。为什么那么多人失败,就是因为志向在蛰伏,潜力没有被激发,而懒惰主导了一切。
     要唤醒潜伏的志向让人们为更好的未来而奋斗,这需要足够的激励和榜样进行诱导。那些不断激励我们前进、帮助我们找到自我的人,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有贡献的人。爱默生说,每个人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激励他去做能做到的事的人。今天,推动我们全力以赴去做事情、引领我们跨入理想河流的人,就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
     志向统领着每个人走向成功之路,而志向的外在表现便是激情。如果没有志向和激情,最有魅力的人格特性也会黯然失色。在每个激发智慧迸出火花的志向中,它们成为密切相关的孪生兄弟,缺一不可。
     要想得到一个可以激励你的环境,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必须要有所努力有所牺牲。因为这种环境尤为重要,它能不断激发你的热情和雄心,激励你在每一天都做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完善和进步。你要与那些走在成功道路上的人相处,尤其是与你所从事领域的成功人士密切交往;要与成功潮流共同前进,与那些怀有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人同行。这样,成功就有了最良好的开端。
     你要懂得控制那些可以左右环境的灵魂,正如一句古谚说的:“与狼为伍,不日能嚎。”与有抱负者为伍,与勇往直前的人同行,置身于一个能激发雄心的环境中,你将信心百倍、意气风发,而这时你离成功则更近了一步。

 

来源:(美)奥里森.马登《一生的资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