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 都说“秋风秋雨愁煞人”,我却独喜它们。 春风太暖,夏风太闷,冬风则太寒,只有秋风不愠不火,恰到好处,找准了风中的“黄金分割线”,摇弋生姿,令人沉醉。 “秋风万里芙蓉国”,是何等华美壮观的景象啊!芙蓉,自古被人们所爱,人们常说“芙蓉自天来,不向水中去”,我总认为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不向水中去的,就不是芙蓉了,该称作旱莲,芙蓉自天来,也属子虚乌有,芙蓉其实是从秋风中孕育得来的。 从芙蓉的事上看,秋风应是有魔力的,称它魔术师也不为过,它的法力高超,能将枫叶变红,将稻谷变黄,更将丰收的笑容变到了人们的脸上。 有时候它以树为道具,变出多样的戏法来,先是将树叶变黄,接着将树叶的水分变走,使树叶变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它又将树叶变没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指问着苍天,树叶到底哪里去了?它于是卷起地上的枯叶,故意展示似的,要你佩服它手段的高妙。 我爱秋风,更爱在秋风里徜徉,每次于东门埂上漫步,都能生发出几许概叹,学着古人的腔调念道:“秋风生碧水,落叶满郎川”。再回头望望,虽是平常无奇的景物,亦有种“回顾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惬意。 再说秋雨,不紧不慢的,秉性适中,算是四季的雨中最具情调的。淅淅沥沥的春雨,太过唠叨,瓢泼直泻的夏雨,也太嫌鲁莽,刺肤冻骨的冬雨,凉梆梆的,就更是“不解雨情”了。 秋雨是雨中的极品,它的美,文人墨客都竞相夸赞。“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是赞它日间的美,“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是赞它夜间的美。它的出现,真是无一时一刻不美,而且它的美,还美在高明,任何的景物,都能被它化用,与它完美的结合,生出万千的雅致来。例如檐角、梧桐、路人等,乃至虫声,都是它经常混搭的对象,它如若仙子,经常混搭的对象们就好似它的饰物,搭配起来,无论从哪个方向观看,都是赏心悦目的。 我很喜欢撑着雨伞,在秋雨下穿行,雨丝敲在伞上,像敲一面水鼓,力道均匀,节奏平稳,弹出来的声响,如同梵语,令伞下的我,内心一片澄明,一些想不通的世俗事,尽可此刻全抛,“偷得浮生半日闲”嘛。 行在秋雨下,我可以尽情的幻想着,例如我想撑着雨伞,秋雨下的时光逆流,载我进入到三十年代的那条雨巷中,遇见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发生一段刻骨的相恋,哪怕是我单恋,也憔悴的值得。或者载我进入康乾盛世,在民间的长街上,巧遇到快言快语的小燕子,或许我就能飘起来,与她比肩齐飞,让《还珠格格》的剧本改写。或者更远些时代,载我进入杭州的断桥,我也许会先许仙一步,遇着白素贞,我不敢奢望白娘子能将伞借给我,但只要她看我一眼,我就三生知足了,就算她不看我,我是能看到她的,我也二生知足了,这就是偶像的魅力,赵雅芝版的白娘子,已经深深的烙在我心了。或者载我到宋代,在桂子飘香的沈园中,与唐婉填一曲宋词。或者载我到唐代,于鹭飞猿啼的江舟上,同薛涛赋一首唐诗。 美女如云,恰似那数不清的雨丝,在秋的点染下,于我的心上,华呈开来,生发一种“只羡秋雨不羡仙”的感觉。 秋风秋雨,愁煞的是“不解其中味”的人,只要你不漠视它们,或者带有色眼镜去观望它们,你就肯定会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的美,美的甚至令你窒息,只消一袋烟的功夫,你对它们的爱就会泛滥,像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
|